导航
就上学> 留学移民 > 美国 > 文章

移民故事:硅谷飘出了中国味 中餐馆成著名景点

更新: 2017-06-25 23:01:17 | 新浪 

朱镇中站在餐厅门廊迎客。

执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玥

文稿编辑:蒋韡薇

从美国旧金山沿101公路一路南下,苹果、谷歌、推特、脸书等上千家高科技公司依次登场。这片长约48公里的狭长谷地中,1%的人口创造着美国5%的GDP。

在被互联网创业者视为圣地的美国硅谷,有一家店与互联网完全无关。这间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斯阿图斯市的中国餐馆里,英特尔前总裁贝瑞特有自己的专座;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是这里的常客;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会为了一口中国味道排队40多分钟;脸书的首创者扎克伯格常穿着标志性的灰色T恤,挽着妻子来这里享受周末。这里的招牌菜北京烤鸭是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非常迷恋的中国特色。

在美国媒体票选的硅谷16个著名景点中,这家名为喜福居的中国餐馆和脸书、谷歌、斯坦福大学等一道上榜。美国媒体评价,所有怀疑靠个人努力就能实现梦想的人,都应该来和喜福居老板朱镇中聊聊。

上午11点半,73岁的朱镇中身穿白色西餐主厨装,立在喜福居的门廊迎客。在以T恤加牛仔裤的乔布斯式着装为标配的硅谷,他这身每天都要熨烫的行头格外扎眼。他身后一样显眼的,是喜福居亭子状的中式红色门头、5个大红灯笼,以及每扇门上镶嵌的碗口大的铜钱。

他能一口叫出客人的名字,伸出掌勺的大手用力握住客人的手,嘴里跟出一溜对方常点的菜和饮食习惯。看着客人惊讶地张大嘴,他得意地大笑。“Personaltouch(人情味)是我的独门秘籍。”他眨着眼睛,假装捂嘴,露出神秘的表情。

对每一位来用餐的客人,他都微微鞠躬、微笑,无论对方开跑车还是坐轮椅。从喜福居营业的第一天,他就决定,“把每一天都当成是开业的第一天。”

20岁时,朱镇中第一次站在旧金山望向茫茫太平洋。他出生在四川,1963年跟随建筑师父亲移民美国。这一年,《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从东海岸的华盛顿传出,不同种族、肤色的人被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激励。随父亲辗转四川、上海、台湾、香港,这个肚子里的记忆全是中国味道的年轻人,梦想着开一家中国快餐店,让美国人爱上中国味道。7年后,他在美国的厨房里烹出中国的宫保鸡丁,“朱大厨”(ChefChu’s)快餐店初创。

在它第一次升腾起中国味儿的炊烟时,这片狭长谷地还未被称作“硅谷”。8个辞职创业的“叛逆年轻人”成立仙童半导体公司,随后,Intel、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AMD(超微科技)先后诞生。

朱镇中在门口迎客不久,挂着大红灯笼和中国山水画的餐厅里,英语、中文、西班牙语、法语此起彼伏,服务员切换着英语、粤语和普通话接听外卖电话。每天,这里要为1300多位客人提供200公斤鸡肉、45公斤牛肉、45公斤虾、100只手撕鸡和近1000个锅贴。蕴含着中国味道的餐食,被端上不同肤色食客的餐桌。朱镇中常常会亲自主厨,硅谷集聚着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科技公司,但没有一家公司能简化这间厨房对“火候”的要求。

喜福居的就餐高峰通常从中午12点半开始,为了吃上中国味道,花上30分钟等待一个座位是常事。但在46年前,人们甚至不愿拿出3分钟点一个这里的外卖,开业半年顾客寥寥。

窝在后厨跟大师傅学掌勺的朱镇中经常向顾客取经,总结出“菜色单一、没有座位、无法聚餐”三个原因。半年后,他摆了30把椅子,把快餐店改成了餐厅,在12道菜基础上增加麻婆豆腐、干烧明虾、葱爆牛肉等特色菜品。一年半后,餐厅开始排队。朱镇中的餐厅里,渐渐出现喜欢穿T恤、牛仔裤的年轻创业者。1971年《商业周刊》首次称这一地区为“硅谷”,蜂拥的人将半导体和计算机硬件视为新的金矿。

“美国胃”渐渐认可了朱镇中餐馆里的中国味道。1972年,当尼克松推开中国的大门时,北京烤鸭征服了这位新学会使用筷子的美国时任总统。中美建交后,朱镇中回到中国取经,“一刻不停地吃和学”。他带回张口就来的“京腔”和北京烤鸭的制作工艺,打破传统中餐上菜手法,改成西餐按位上菜,开创“中菜西吃”。做外国人也能欣赏的中国菜,是他给自己的任务。

朱镇中捏着两只勺子,随服务员把一道北京烤鸭端上餐桌。“鸭子的脂肪都剔掉了,你看它的皮,香脆,再看它的肉,鲜嫩。”勺子在指尖发出清脆撞击声,他像说快板一般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着北京烤鸭。等客人咀嚼着食物发出“非常美味”的赞叹后,他得意地连续碰响勺子,抬起两只手臂比划出鸭子扇动翅膀的造型。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就好这一口”。1987年,他邀请朱大厨去白宫做客,不仅向到访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称赞朱镇中是“美国最好的中餐厨师”,还力荐前总统里根去喜福居品尝中国味道。

“我毫不意外。”回忆起20多年前的场景,这位老板环抱着双臂,挺直了腰板,“这片土地给了创业者成功的机会,前提是你得足够努力。”喜福居也见证了许多全力以赴实现梦想的年轻人的成长。餐馆里的常客贝瑞特被任命为英特尔公司副总裁,乔布斯创办苹果6年后,身价一夜暴涨,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此时,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一位叫陈春先的科学家访美后,大胆提出要在中关村建立“中国的硅谷”。1988年,中关村成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在经营餐馆的过程中朱镇中发现,美国人对华人的态度也在转变。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70%的美国人对中国有好感或极有好感,并对中国文化感到好奇。朱镇中在餐馆聚拢着他的“中国菜的粉丝”,将这间餐厅打造成文化交流的场所,他辟出一个小房间做教室,每个星期六花3小时现场教学4道中国菜,“哪怕学会几句中文都让美国人很新鲜”。

有一次,他开车超速被拦下,常吃喜福居的警察是这位老板的“粉丝”,原本要开出的罚单换成了一纸警告。他还把“教案”出书,起名《APassporttoChineseDining》(中餐宝典),像中国护照一样,红色封皮上烫着金字。帮助他出书的美国朋友评价他“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不断尝试,和硅谷创业的价值观完全契合”。

“那我也算是Ph.D(美国博士学位)毕业了。”他常常这样自嘲,“poor,hungry,determined(饥饿、贫穷、上进)”。他把菜谱当做自己的“博士论文”。

排队的客人徘徊在门廊,与厨房仅隔着一道透明玻璃,煎炒烹炸的过程尽收眼底。朱镇中一边把一勺红烧牛肉浇头码在拉面上,一边与进出的客人高声打招呼。在这碗面的制作过程里,有20多人喊着“加油”、“棒极了”,与老板隔着玻璃对话。有时候,推门进来的客人会因为看见了镇店之宝北京烤鸭,高高举起大拇指。

中午一点半,喜福居250个座位几乎全部坐满。朱镇中穿梭在就餐区,不时端起茶壶为客人添茶,抬手做出“请”的手势。遇到点北京烤鸭、麻婆豆腐的客人,他俯下身,对着这些西方面孔讲解中国美食的典故。“我最乐意为客人效劳。”他一直关注着餐厅的各种细节,不停地调整着空桌子上餐具的位置,就连没有对齐的筷子也不放过。

这些桌子周围,聚集着来自苹果、谷歌、英特尔以及大大小小的初创企业的食客。他们站在浪潮之巅,掌控着当今世界最前沿的互联网技术。乔布斯会在高峰期为了一张桌子等待40多分钟,贝瑞特在餐后甜点里发现了一张写着“世界总是张开双臂接受有才能的人”的纸条。在朱镇中的印象里,硅谷有90%的CEO都来喜福居品尝过中国味道。

来来往往的食客里,朱镇中发现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身影增多了。相比洗衣店、杂货店、餐馆这些老一代华人谋生的主要方式,新生代华人更多在经济、科技、艺术等领域崭露头角。

在硅谷,1996年华人人口比例就超过10%,中国味儿也丰富起来。道路两侧,商家的最新广告语里出现“震撼登场”等中文字样。谷歌所在地山景城中心一条不足1公里的街上,与中国有关的商店就有14家。分散在硅谷各县市的苹果公司,每发布一款新产品之前,周边的中国餐馆都将收到因加班而产生的大笔外卖订单。在这片拥有着大量“中国制造”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中国头脑”参与创造世界高科技的新高度。

每年,苹果、谷歌、脸书等公司吸纳着从斯坦福、南加大等知名学府毕业的中国毕业生。企业也为这些世界上最具创造性的头脑营造了独特的企业文化,比如工作时间累了可以睡觉,饿了可以去吃免费餐、甚至可以带自己的宠物上班。朱镇中也与时俱进向硅谷学习,为了方便员工上下班,他把员工宿舍安在了餐厅附近的社区。他一笔一划用中文写下“勤能补拙、学无止境”,贴在厨房里,鼓舞士气。

一些华人已经成为喜福居的常客,他们讲着流利的英文,用麻婆豆腐、酸辣汤安抚着思乡的胃。老板朱镇中不厌其烦地和这些“中国头脑”分享着他的创业历程。而来自故乡的年轻人,则向他传递着大洋彼岸的“中国速度”。

和这里相隔上万公里、被中国互联网创业者视作圣城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上,人们谈论着投资、融资这些经常出现在硅谷的名词。他们把乔布斯、扎克伯格视为偶像,喜欢模仿硅谷成功人士“永远T恤加牛仔裤的扮相”。

这两年,朱镇中也接待过许多穿越太平洋取经的中国考察团。而在喜福居,一些外国客人渐渐能用简单的中文对话,指着菜单流利地念出中文菜名。他们和华人朋友讨论着中国的互联网动态,还有网红、直播这些新概念。

下午2点半,朱镇中终于能坐下来享受他的午餐。在吃饭的30分钟里,他的话题始终没有离开过对菜的评价。邻桌的客人凑过来与这位大厨探讨中国菜的“火候”,他干脆把工作餐推到一边,一口气讲了10多分钟。

他也给食客讲北京的故事。当朱镇中第一次去中国时,大董烤鸭还叫北京烤鸭店。近10年,这只北京鸭子频繁向欧美取经,中西合璧,一路杀进国际秀场,成为朱镇中最佩服的中国餐厅。

再过几个小时,朱镇中将迎来一天里的下半场战斗。这片长约48公里的狭长谷地上,公司里的灯光一盏一盏熄灭。在每天都在加速创新的硅谷,许多食客将沿着101号公路,奔向这个点亮中国灯笼的地方,享用“中国味道”。

责任编辑:漠白

关键词:美国教育生活
  • 美国教育不断改革,为什么这几门课程却一直被保留?

  • 内含重磅讯息!全美中文大会精彩内容尽在其中

  • 美国生活学习与中国的12个大不同,看过的人都说有用!

  • 美国研究生申请大三一年要做什么!

  • 女学霸放弃美国5名校offer 去宁波商务委做选调生

  • 名校恩怨大盘点!美国大学之间也有“塑料姐妹花”

  • 站外阅读

    热贴排行

    最新发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