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种族主义运动持续升级,继示威游行、“倒像运动”后,“正名运动”又掀起风波。目前新一轮指控指向了具有300年历史的耶鲁大学,认为其校名涉嫌种族歧视而要求校方改名。该话题一度冲上美国社交平台热搜榜首,包括乔治城大学、布朗大学在内的多所大学随后也被列入名单。当前耶鲁并未做出回应,而这种沉默又被一些人视作是对白人特权的默认。
这部“美式灾难片”的剧情已经越来越荒诞,“黑人”成为禁词,谷歌将“blacklist(黑名单)”改为“blocklist”,高露洁公司不得不重新评估“黑人牙膏”,就连大张伟的《阳光彩虹小白马》也差点因歌词中的国际谐音被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反种族主义运动本应是帮助少数族裔争取平等权利并消灭歧视,可如今却发展为致力于抹掉一切可联想至种族主义的语言和文化象征,追求政治正确变成了一场又一场掩耳盗铃式的虚幻狂欢,生活处处胆战心惊、说话须得小心翼翼,俨然已走入某种“死胡同”。
如此在名字上大做文章,更多是情绪宣泄,并未追及种族主义的根源,也便偏离了解决问题的正轨。美国的种族歧视一直根深蒂固,本身也塑造了美国的历史。经历了南北战争、民权运动,以及不同时期和背景下的肤色战争,这一问题早已深深融入美国的文化内核,难以剥离。同时党派之争的煽风点火和政治操纵也使得反种族主义运动屡屡成为政治作秀和笼络选票的枪杆,逐渐变了味儿、走向极端化。正如前总统奥巴马所言:“美国长达400年的种族歧视,不是简单的抗议就能改变和解决的。”只要非洲裔或坚定的平权支持者始终难以走入美国政治与文化权威的中心,无法掌握对利益与价值观的发言权,体制机制的漏洞一直得不到修补,如今的这一幕恐怕还将反复上演。
反观当下,反种族主义在文化领域畸形延伸,不仅美国的历史与文化正在被清算,全世界的语言仿佛都被套上了莫须有的枷锁,可谓旧痛未消,又添新伤。随着抗议活动愈演愈烈,不同肤色人们之间的隔阂反而更加明显,美国社会的撕裂危机极有可能会更加严重。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三代黑人在街头抗议时那段绝望的怒吼:“十年之后又十年!”“什么都不会改变!”
“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时代何时能够到来?首先要做的是走出历史局限性的阴霾,正视过去与当下,停止无厘头的断章取义,从法律与体制机制上探究种族主义的原罪,让反种族主义的观点逐渐成为人们的思维共识和生活常识。当肤色差异不再令人感到绝对的异常,这一天也许就将不再遥远。
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中写到:“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非洲裔及少数族裔已为此斗争了200余年,现在更需看清谁才是真实的敌人,否则便只能是“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