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招生基本是以高考成绩决定的,假如一个学生的高考成绩达到或者接近满分,又想进清华或北大的话,基本是十拿九稳的。
然而,没有一个美国学生敢在提交了大学申请以后说自己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进哈佛耶鲁麻省理工之类的顶尖名校。
有人会质疑,美国学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不知道?中国学生在高考前也“不知道”!我的回答:因为美国没有“高考”这样的东西,而且,大学招生也不是根据“高考成绩”来决定的,所以,才无法知道自己能不能进一流名校。
决定你能否进一流名校的条件:
1. SAT或者ACT成绩
2. AP考试的科目和成绩
3. GPA
4. 大学申请作文
5. 面试结果
6. 课外活动
7. 领导才能
8. 是否校友子女
9. 体育或者其它科目的特长
10. 国际视野
可以看到,1到3是“硬性指标”,因为全是成绩,跟“高考”一样。可是,从4开始,就是非常主观的标准。什么样的“课外活动”能得到青睐?什么叫“国际视野”?自己成立一个社团当主席,跟在学校当学生会主席,哪一样的“领导才能”更强?这些标准从来没有面向社会的量化标准。顶尖大学参与招生的人员,除了招生主任之外,几乎年年改变。这样,基本就杜绝了贿赂招生人员或者全社会都跟随某顶尖大学的招生指挥棒来准备的情形。
这里,备考菌为大家补充一下2017年申请到TOP10大学的部分中国学生的申请数据,这些学生统计自啄木鸟教育,不代表全国考生,但能体现一个整体的水平和趋势。
中国学生得优秀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美国顶级大学(Top10)录取?
单从成绩上,他们是这样的(数据来源于《2017美国大学(本科)录取白皮书》):
2017 年排名前十的美国大学所录取的部分中国申请者,TOEFL 最低成绩为108, 最高成绩为116, 平均成绩为111,近5 年的录取平均分数基本持平。
2017 年,排名前十的美国大学所录取的部分中国申请者,老版SATI 最低成绩为2030, 最高成绩为2240, 平均成绩为2140,录取分数降低不少是因为有部分的学员提交了新版SATI;2017 年,排名前十的美国大学所录取的部分中国申请者,新版SATI 最低成绩为1480, 最高成绩为1570, 平均成绩为1510。
单独通过2017年录取申请者的TOEFL 平均分数看几乎和往年没有本质变化,但最低TOEFL 分已经连续四年呈上涨态势了。TOEFL 在名校申请评分机制中并不算标化考试中的硬性内容,但数据证明,有竞争力的TOEFL分数一直是中国本土申请者在申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关于SATI,我们分析过今年的申请对于申请者和大学都是一次适应与调整,但无论学校的申请规则有何改变,亦或标化考试的改革如何,申请者首先从自我做起,提早为申请美国大学做准备,求真务实,努力发展自身才是硬道理。
当然了,如本文开头已经说明的,图表中的数据分析的是成绩水平,成绩背后的是,每一位被美国前TOP10 录取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活动背景及优秀有深度的文书视角。
2009年,笔者第一年教AP中文。这一届生是我在学校任教这么多年最强大的一届。他们百分之百都在AP中文考试中考了5分满分,而且,百分之百都进入了名校,最差的也进入了加州大学四强之一的UCSD(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我跟随着这些学生走过了一段美国顶尖大学申请之路,深深地体会到:没到发录取通知的那天,谁都不敢说自己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希望进入某个名校。
第一个例子
A学生:SAT和ACT都满分,10门AP课,门门5分,GPA4.18,排球队队长,钢琴八级,学校学生会副主席,当地红十字会少年团团长。
B学生:ACT满分,SAT差200分才满分,6门AP课,5门5分,1门4分,GPA4.0,自己成立了一个“缅甸民主促进会”的学生社团,自任主席。
俩人都申请了常春藤大学的布朗大学同一个专业。在中国按照他们的条件,我们会感觉A学生被录取的可能性要大一点,因为他的“硬指标”分数比较高一点。然而,结果是B学生被录取了。为什么?我猜原因可能是她成立的“缅甸民主促进会”社团,一直致力在美国筹款,然后把钱送到缅甸帮助当地的学生成立自己的学生管理机构。这样的经历非常独特,从而得到招生人员的青睐,以“国际视野”影响较大而得到录取。
第二个例子
C学生:ACT满分,5门AP课满分,SAT考了两次,第二次满分;GPA4.0,跳远比赛的全市冠军,全州亚军;学生会主席;教育局教育董事会的学生会员,州参议员的学生助理。
D学生:SAT和ACT都考得不算高,比平均高一点而已;GPA4.02;4门AP课满分,当地航空模型爱好者组织“飞行的荷兰人”的副主席。当地周末中文学校董事会的学生董事。
他们都申请了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D学生因为是女生,还申请了卫斯理女子学院。最后,D学生被普林斯顿和卫斯理录取,C学生没有被任何一家录取,最后去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因为卫斯理提供全额奖学金,所以D学生最后选择了卫斯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顶尖大学录取学生的一些特点:
1. “硬性指标”,比如SAT,ACT,AP的成绩,即使是满分,完全无法保证一定进入顶尖名校。这在中国,就等于说高考满分的学生不能进入北大一样,完全是不可思议的。
2. 怎样的“软性指标”能得到青睐?比如C学生和D学生,究竟D学生是因为GPA高一点被名校录取,还是因为她在航空模型运动方面的独特经历而被录取?
像这种“自己感觉不错”,可是完全不知道能否被顶尖大学青睐的情形,是普遍现象。比如,有一位学生因为曾经发表了一首诗歌,即使SAT成绩很低,都被斯坦福大学录取了。可是,在同一年,一位出版了一本诗集,并被列为“桂冠诗人”候选人的一位学生,SAT成绩接近满分,GPA也很高,却被斯坦福拒绝。究竟原因是什么?谁也不知道!(这或许和多样性有关。大学想挑选各种特色的学生组成一个大集体,如果满足某一特色的学生已经有人了,那在招生时,同样是这一特色的学生可能就没机会了。)
为什么美国学生在“高考”完了以后,完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进顶尖名校?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全美国有三万五千多家高中,常春藤盟校只不过有八家。即使每家常春藤大学每年招两千名新生,都无法把全美国所有高中最顶尖的第一名的学生招进去的!
所以,假如有任何留学中介告诉你:我们保证让你进入哈佛,或者任何一家常春藤大学,你必须问:你怎么保证?你怎么知道你能保证?
优秀的申请者如同一块璞玉,即使质地再好,但是隐藏了价值不被人挖掘也是令人扼腕叹息。在我们指导众多申请者时即使是最终录取到排名前10 的大学的申请者,也经常发生这种状况。例如申请者在写作文书的时候,囿于思想高度和深度不够,只抓住自己认为重要的一件小事,写出了比较普通的申请文书。但招生官最直观的了解申请者的申请材料,就是通过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文书和其他材料,所以文书的重量性不言而喻。录取到排名前10 的申请者,非一朝一夕的“投机取巧”,而是成年累月的不断突破。
美国大学招生时一门艺术,招生官的主观判断会影响录取。斯坦福大学本科招生官估计,80%的申请者有能力处理好在斯坦福的学业强度。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中国的高考制度,录取只看成绩,那么八成申请学生是有资格进斯坦福的。
尽管如此,美国大学招生又是一门科学,虽然没有固定的公式,但确实招到了顶尖人才,比国内高考更合理。曾担任Wesleyan大学招生官的Figueroa说,“他们并不是在录取数字。他们在录取人格和才能,是对学校的未来可能贡献——虽然第一眼看去可能并不那么明显。我从我自己辅导申请斯坦福的学生中能够最直接地看到——谁被录取,谁不被录取。”
部分内容来自:旧金山公立林肯高中双语部主任 方帆老师,有删改。备考菌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