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就上学> 资讯 > 小学 > 文章

民办小学被拆迁也是在驱逐“低端人口”吗

更新: 2017-08-11 00:44:22 | 凤凰网 

把高学历的人才留下来,而将人力资本较低的人口疏解出去,城市真的就会越来越高大上吗?事实却并非如此。

文丨黄羊滩

据央广网8月9日报道,开学在即,北京市大兴区海迪学校近千名学生却面临 无学可上 的窘境。三天前,学生家长突然接到学校通知: 今年秋季学校将要被拆迁,孩子们需要办理转学手续并自行寻找就读学校。 据介绍,海迪小学属于民办学校,学生家长多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

若说小学拆迁是 突然发生 ,也不尽客观。据大兴区旧宫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拆迁早在计划之中,今年2月份政府已经贴出了拆除腾退的公告, 海迪学校所在区域属于城乡接合部,环境复杂,需要重新规划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既然年初就决定了的事情,为何要等到快开学了才告知学生家长?那张腾退公告又是贴在哪里,何以对子女上学高度敏感的家长居然没有看见?

并不是说海迪小学就一定不可以拆迁,也不是说家长也完全不愿意把孩子转学,而是说,像学校变动这样的重大决策,理应有一个充分告知的过程,并给学生家长预留足够的时间安排学业。在距离开学不足一个月的时间,急匆匆宣布让孩子们或转或自便,绝非常情常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如报道已经披露的,海迪小学的学生家长多属附近外地务工人员。他们没有户口,收入也不高,很难让孩子进入公立学校,也缺乏送孩子进入其他费用高昂私立学校的能力。对于他们而言,孩子有学可上、就近上学,本来就是最好的选择。事实上,也正因为孩子可以在海迪上学,他们才能够心无旁骛地在北京苦打苦拼。

如果海迪小学不存在了,一是孩子有可能失去上学机会,因为他们不可能有时间、精力和能力送孩子去更远的地方入学;再就是,家长们也很可能被迫离开旧宫镇,到别处就业。而如果在北京找不到这样一个可以接纳孩子的学校,结果无非是把孩子送回老家入学,成为留守儿童,或者家长也离开北京。

结合一段时间以来北京清理 低端人口 的做法,则后者的可能性显然大得多。据《人民日报》2016年8月1日报道,北京市提出,今年下半年,北京将推动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地区公共安全隐患问题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整治无证无照违规经营、打击违法建设专项行动,加大对直管公房转租转借清理力度;同时着力抓好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等新城建设,积极承接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等。

而海迪小学所在的旧宫镇,显然属于需要重新规划的 城乡接合部 ,腾笼换鸟,疏解与超大城市定位不符的批发市场、中低端产业从业与就业者,属于既定政策。所以接纳 中低端人口 子女入学为主的民办小学,其命运,实际上早已注定。只不过,区别在于这一天来得早一点还是晚一点而已。

每一个怀揣 北京梦 的外来务工人员,最大的满足是孩子可以带在身边,并接受基本的教育。如果连这一点也不可能实现,或者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恐怕只能选择离开。

当政策的壁垒每每将所谓的 低端人口 拦在外边,并总是为他们的进城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与麻烦时,显然值得商榷。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把高学历的人才留下来,而将人力资本较低的人口疏解出去,城市真的就会越来越高大上吗?事实却并非如此。人口结构畸形、城市服务业成本大幅增加等等,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困惑。比如,仅一个保姆问题,就足以让很多人头痛。前一段媒体热议引进 菲佣 ,客观上也表明,至少在提供家政服务的问题上,大城市欠账太多。

何况,用有色眼镜把人分成高端、中端、低端几等,也并不符合一个社会公平公正的理念。无论是高学历的海归,还是送快递的小哥;无论是 老北京 ,还是外地人,对于维系城市正常运转都具有不可或缺的责任。

一个友好型发展的城市,不仅要对本地户籍的人友好,还要对流动人口友好。剥离了一个个具体的人,而只是简单按照计划、规划治理城市,只能把城市逼向停滞化的极端。

关键词:民办小学 低端人口

站外阅读

热贴排行

最新发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