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暑假到,中小学家访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有的是由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文件要求,有的则是出于学校的相关规定,其余则是教师自身出于对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服务需要……总之,开展家访的原因有很多,效果则各不相同。
众所周知,通过良好的家访活动,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可以增进了解与沟通,多方齐心协力更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在活动中,可以提高党员教师党性修养和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提升学校党组织建设和教书育人水平;此外,还可以促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利于建设幸福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实践证明,良好的家访活动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教育精准扶贫,促进家校教育的融合和树立教师良好形象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一些学校和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家访的重要意义,而把家访当作了一项上级派发的“任务”来对付。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一些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倾向于“走过场”:走进家门先合影,拍照结束就填表格,填完表格即走人。原本有意义的家访,抛弃了“访”的本质要求,演变成了一场合影秀和数据收集秀。
实际上,家访绝不只是为了拍张合影、填份表格,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实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情况。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深入的交心,哪有形成共鸣的交流”。教师通过与家长面对面地就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促膝长谈,其效果远比电话、微信等“远程家访”的效果好得多。
在这一前提下,教师要强化认识,增强对家访活动的责任感,要带着“建议”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开展家访活动前充分准备,搜集制约某名学生成长的突出问题,结合教育的规律、学校的实情提出一系列合理的建议。在家访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家庭现状,针对现实突出的问题,进一步调整、优化此前已然初步形成的建议,与家长商讨“建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些建议不只是针对学生,也要包括对家庭和家长的建议。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或者与家长、学生共同开展研讨,就目前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问题,就目前学生具备的优势或潜在能力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形成合作育人的共识和举措。
此外,教师的家访还要带着“答案”回。在以往的家访过程中,教师的确会搜集到许许多多来自家庭的建议和意见,但却往往习惯面上的整理和总结,即提出一些普遍性的对策。然而,这些普遍性的对策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却不一定适用。因此,就需要教师们能够在家访后,针对每一名学生找到助其成长成才的“个人答案”:譬如,对于家庭贫困生和学业贫困生,其成长的制约点显然不可能完全一样。
家访主要在于摸实情,关键在于做细、做实。因此,各地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家访活动的过程化监管与指导,同时各中小学要强化对教师家访的监督与考核。在这一基础上,需要广大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能够做到准备充分,带着问题和建议去;深入沟通交流,使学校与家庭形成合作育人的基本共识和常规举措;带着答案回到学校,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因材施教,以此真正帮助、教育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沈林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