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一片高考改革声中,北京市率先公布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在这个2016年开始实施的新方案中,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提高孩子的高考语文成绩,引发了更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近年来在北京高考中文科一直名列前茅,该校文科实验班连续多年平均分北京市第一,在每年有很多学生留学海外名校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近半数考生考入清华、北大的成绩。就语文单科成绩而言,有多名学生考取单科状元,平均分更是高居榜首。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孩子学好语文,北师大二附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师大二附中教学处主任、文科实验班语文老师李煜晖。
读书要读经典、读源头、读原著
“首先要让家长认识到,培养文学素养的根本途径是阅读。这里的阅读不是单纯指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更重要的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大量阅读。”李煜晖老师说,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观念问题。
当前的图书市场,种类繁多,内容庞杂,许多作品文风浮躁。如何给孩子选书,尤其重要,因为,青少年时期是阅读的黄金时代,可以说,这时候读什么品质的书,长大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好书才能从小给孩子打好阅读的底子,打好写作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当他(她)有一天自己面对图书市场时,才会具备鉴别和选择的能力,不至于迷失其中。
就此,李老师给出了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选择书目的三个原则。
一要读经典,即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这样的书肯定是在文学、历史、哲学、美学方面一致公认的好书。比如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就要读先秦诸子,这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而其中《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这四本书,更是影响最深远的儒道思想的经典。
二要读源头。中国人做什么事都讲究源流,源是源头,流是支流。对读书来说,源头就是历朝历代大家共同继承的东西。它是一个起源,也是一个制高点,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假如关注现代文学,那就一定要看鲁迅和胡适的作品;喜欢诗歌,一定要读一读《诗经》、《离骚》。《诗经》、《离骚》能读懂,传承于此的唐诗宋词就基本不成问题。因此,读源头能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的高度,一览众山小。反之,把传承的支流当做祖先,孩子就无法确立整体认知的高度。
三要读原著。当前市场上对名著做注疏的书太多了,且良莠不齐。以《红楼梦》为例,市场上评论解析原著的书多如牛毛。李老师认为,高质量的阅读应该让学生直面文本。先疑后求,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阅读原则,因为质疑的能力要远比获得答案重要。如果先看评析的书,“吃”别人“嚼”过的东西,就缺少了“疑”的过程,更何况这些东西也未必都有益。因此,读书一定要先去看原著,懂不懂并不重要,有时候恰好是看不懂,才给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阅读品质是一切阅读活动的核心 要培养有研究色彩的探究式阅读
孩子的阅读都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的,但最终走向不同。李煜晖以此将孩子的阅读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从兴趣出发,停留在消遣。
不少学生读书完全是被刺激好看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获得了很强烈的快感,他自己的感情也会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变化跌宕起伏,结果是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没思考,只留下一些零星的、趣味性强、噱头十足的碎片式“知识”,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样看书最终只是停留在消闲享受上,大多数人读书,都止步于此。虽然开卷有益,但是对于以培养青少年为目标的读书来说,明显是不够的。
第二种,从兴趣出发,落到应试。
一些孩子读书有非常鲜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应试水平。这类孩子从实用主义出发,喜欢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看到什么,都习惯性地跟考试联系起来,读书是为了积累作文素材。李煜晖老师承认,这样的方式对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确有帮助,而且往往立竿见影。因此,很多家长在指导孩子阅读时,也非常关注这一点。大量教辅类的配套读物的出现,就是迎合了学生和家长这种功利需求。这种阅读习惯的弊端在于,并没有让孩子沉浸在知识文化本身的乐趣中,很多好书从应试的角度一解构,也就韵味全无了。这种情况很难持之以恒地夯实孩子的文化底蕴,“高考结束了,这些书会在孩子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记?将来没有应试压力了,还会有这样强烈的阅读动力吗?”李老师反问。
第三种,从兴趣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合阅读材料进行探究钻研,最终形成成果。这也是李煜晖等北师大二附中的老师在阅读方面着力培养孩子的方向。这样的培养,主渠道在课堂教学。
这类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疑问,这些疑问的产生与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关系密切。很多学生开始不敢提问题,但是经过老师的鼓励和启发,他们渐渐体会到读书时发现问题是最大的快乐。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一节课提出几十个问题是常有的事。利用学生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和阅读活动,已经是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的常态。学生有了问题,他就会去琢磨、去探究,查阅文献,或者与别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在向自己的关注点和学科核心概念聚焦。这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是一种强化。这样的学生,久而久之,思维的深刻性就会得到加强。在学习中,他会把课文当做研究对象,沉浸其中,整合分析,形成观点,在观点的统领下综合运用各种材料,形成学习的成果,获得成就感。以此循环往复,就将阅读变成自由自主自力更生的过程。李老师班级的30名学生,平均每学期主动完成议论文、研究报告、小说、戏剧等作品50多万字,应试时写作文不感吃力。这样,不知不觉中就超越了高考。
16字形成好的阅读方法
李煜晖老师介绍,在北师大二附中,他们用16个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博观约取,熟读精思,手批目视,口咏心惟。
博观约取,熟读精思,即我们平常说的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要读100本书,更要有一本书读100遍”。
首先要不同领域的书都有所涉猎:包括文学学科的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美;文学学科的应用学科如新闻学出版学;社会学科的基础学科如经济学原理;社会学科的应用学科如会计学法学等。然后,再从中找到自己兴趣最浓厚的方向,进行精耕细作式的持久深挖阅读,即进入熟读精思。
李煜晖介绍,他们一学期要求学生精读3本书。这三本书满足上述提到的所有条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手在书上记录下产生的疑问,最后进行分类、筛选、聚焦,然后再想办法探究、解决。
手批目视,口咏心惟,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建话语系统。李老师说,学生在阅读中,特别是在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时,那些文字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环境,要和文字建立亲近感,就要自建一个文言文阅读的“场”。因此,北师大二附中特别重视诵读,并强调学生阅读时各种感官的综合作用。现在学生电脑用得多,“手批”强制他们自己书写,“目视”要求他们注意力集中,“口咏”时的吟诵声又传到耳中,刺激着大脑的思考,书的理解进一步得到强化,这样,慢慢地,学生就会沉浸其中,达到一种深思忘我的境界。
李煜晖说,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拖延症和注意力分散,也都可以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矫正过来。
阅读品质是一切阅读活动的核心 要培养有研究色彩的探究式阅读
孩子的阅读都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的,但最终走向不同。李煜晖以此将孩子的阅读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从兴趣出发,停留在消遣。
不少学生读书完全是被刺激好看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获得了很强烈的快感,他自己的感情也会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变化跌宕起伏,结果是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没思考,只留下一些零星的、趣味性强、噱头十足的碎片式“知识”,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样看书最终只是停留在消闲享受上,大多数人读书,都止步于此。虽然开卷有益,但是对于以培养青少年为目标的读书来说,明显是不够的。
第二种,从兴趣出发,落到应试。
一些孩子读书有非常鲜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应试水平。这类孩子从实用主义出发,喜欢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看到什么,都习惯性地跟考试联系起来,读书是为了积累作文素材。李煜晖老师承认,这样的方式对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确有帮助,而且往往立竿见影。因此,很多家长在指导孩子阅读时,也非常关注这一点。大量教辅类的配套读物的出现,就是迎合了学生和家长这种功利需求。这种阅读习惯的弊端在于,并没有让孩子沉浸在知识文化本身的乐趣中,很多好书从应试的角度一解构,也就韵味全无了。这种情况很难持之以恒地夯实孩子的文化底蕴,“高考结束了,这些书会在孩子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记?将来没有应试压力了,还会有这样强烈的阅读动力吗?”李老师反问。
第三种,从兴趣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合阅读材料进行探究钻研,最终形成成果。这也是李煜晖等北师大二附中的老师在阅读方面着力培养孩子的方向。这样的培养,主渠道在课堂教学。
这类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疑问,这些疑问的产生与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关系密切。很多学生开始不敢提问题,但是经过老师的鼓励和启发,他们渐渐体会到读书时发现问题是最大的快乐。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一节课提出几十个问题是常有的事。利用学生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和阅读活动,已经是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的常态。学生有了问题,他就会去琢磨、去探究,查阅文献,或者与别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在向自己的关注点和学科核心概念聚焦。这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都是一种强化。这样的学生,久而久之,思维的深刻性就会得到加强。在学习中,他会把课文当做研究对象,沉浸其中,整合分析,形成观点,在观点的统领下综合运用各种材料,形成学习的成果,获得成就感。以此循环往复,就将阅读变成自由自主自力更生的过程。李老师班级的30名学生,平均每学期主动完成议论文、研究报告、小说、戏剧等作品50多万字,应试时写作文不感吃力。这样,不知不觉中就超越了高考。
16字形成好的阅读方法
李煜晖老师介绍,在北师大二附中,他们用16个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博观约取,熟读精思,手批目视,口咏心惟。
博观约取,熟读精思,即我们平常说的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要读100本书,更要有一本书读100遍”。
首先要不同领域的书都有所涉猎:包括文学学科的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美;文学学科的应用学科如新闻学出版学;社会学科的基础学科如经济学原理;社会学科的应用学科如会计学法学等。然后,再从中找到自己兴趣最浓厚的方向,进行精耕细作式的持久深挖阅读,即进入熟读精思。
李煜晖介绍,他们一学期要求学生精读3本书。这三本书满足上述提到的所有条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手在书上记录下产生的疑问,最后进行分类、筛选、聚焦,然后再想办法探究、解决。
手批目视,口咏心惟,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建话语系统。李老师说,学生在阅读中,特别是在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时,那些文字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环境,要和文字建立亲近感,就要自建一个文言文阅读的“场”。因此,北师大二附中特别重视诵读,并强调学生阅读时各种感官的综合作用。现在学生电脑用得多,“手批”强制他们自己书写,“目视”要求他们注意力集中,“口咏”时的吟诵声又传到耳中,刺激着大脑的思考,书的理解进一步得到强化,这样,慢慢地,学生就会沉浸其中,达到一种深思忘我的境界。
李煜晖说,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拖延症和注意力分散,也都可以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矫正过来。
阅读是见缝插针的事情
在孩子的阅读问题上,很多家长和学生还有一个困惑:即如何平衡好课内课外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时间紧张与阅读需求量大的关系。
不少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阅读是一定需要整块时间来做的事情。一些学校也通过开设阅读课、搞读书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腾挪出整块时间。
李煜晖认为,这种观念亟须改变。阅读本应是一件从容、持久的事情,不要以做大事、搞运动的态度看待阅读。在李老师看来,当今时代几乎所有人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怎么“挤”时间,才是关键。
李老师认为,时间一分一秒就在我们身边,你怎么用是需要自制力的。古人读书讲究“三上”,枕上、厕上、马上,于我们今天依然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晚上睡前读一会儿,早上醒来读一会儿,等公车时读一会,上学路上读一会儿,积少自然成多。
而且,这种利用零碎时间见缝插针式的读书,还能帮助孩子养成迅速集中注意力,转换角色的能力,长期坚持,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老师说,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曾经有一个学生,高考前休学在家,结果依然在2003年的高考中成为北京市文科状元,就是因为阅读给这个孩子的底子打得太好了:这个孩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两样东西,一本书,一支笔,而且手中的书隔几天就换一本。
李煜晖老师曾做过调查,只要肯挤,学生一天最少能挤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按每分钟阅读最少200字计算,一个小时就是1.2万字。一本书平均十几万字,那么差不多10天左右就可以看完一本书,一年能看30本。如果从高一就开始,到高三毕业,三年就能看90本,总字数保守来讲为900多万字,这已经远远超越了高中课标规定的150万字的阅读量。如果能够这样坚持,再辅以教师课堂上的有效指导,不论高考语文怎么考,又有什么可怕的呢?记者 李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