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结束了,但与高考相关的话题,讨论的却非常火热。其关键原因是高考试题一改往年的出题风格,来了一个较大变脸,不再局限于知识掌握程度和解题技巧的考察,更注重文化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因此,许多考生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致使许多孩子“晕菜”,于是出现了“高考淘汰死读书的你,连声招呼都不打”“知识储备不够,连题都没法审” 的议论,更出现了“看完我笑的前仰后翻,也哭的撕心裂肺”“我们都以为数学还是换汤不换药,结果今年厉害了,换了个碗. ”“大家永远不会忘记2019年6月7号,因为这一天高考数学和端午节奇迹般重叠,这一天我们奇迹般的和屈原一起过节”“多少年后,2019届的高考生还是会想起,那年在考场上被维纳斯支配的恐惧。”的侃语。
分析今年高考试题致使考生“晕菜”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的高考试题出现了大量结合实际生活例子、历史文化、数学文化等试题,如计算“美神 维纳斯”的身高、算出印信有几个面等,涉及传统文化的题目也是频频出现, 其实这些试题本身用到的知识并不难,关键是融合很多课外知识,题型容量 变大,干扰信息增多,这给一部分考生的审清题意和解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仔细分析,许多题目并不是考查学生有关知识,而是对思维方式的考查,考查学生对一些材料所体现的原理、立意及后面蕴含哲理的理解,实际上也是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水平的考察。即思维方式不能死板、教条,要多 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同时在思维品质方面是否体现广阔性、深刻性、 灵活性、敏捷性、流畅性等优良品质,从而考察学生的真实的思维水平。
一、思维的广阔性
所谓思维的广阔性,就是思考问题时想得宽,想得远,能从多个方面、 多个角度、多种可能、多种原因、多种结果对问题进行全面细致地思考。它有两个要素,一是思路畅通,二是思维面广,具开放性。它表现在善于抓住问题的广泛的范围,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的领域中创造性地思考。
分析今年的高考题,设计了许多文化领域的内容,有的是美学领域,有 的是音乐领域,有的是传统文化领域,有的是社会生活与实践领域,但是无论哪个领域,都脱离不了为高中毕业生而设置的“高考”这一现实。实际上都是立足于高中生现有的水平,对现有能力水平的考察,更是对思维方式、思维水平的考察,其中思维的广阔性是一个重要方面。
比如,2019年的高考数学题,真的是在增加高考数学的难度吗?其实不然,只不过是很多人已经忘了数学最本质的功能和作用,即数学来源于生活, 同时又帮助我们去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目标和意义之一。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 这些问题难易程度不同,有大有小。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思路要开阔,要学会分析问题,抓住关键的条件和因素,弄清题意,这样才能最终顺利解决问题,因此,思维要具有广阔性。
如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 8 题考查对鲁迅《理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并不直接提问,而是借用教材中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话,引导考生在鲁迅的作品群中进行综合思考,因此也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在 19年高考数学中,无论是结合“嫦娥”四号实现人类历史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技术突破考查近似估算的能力,还是以我国古代典籍《周易》为知识背景,特别是描述事物变化的“卦”的排列组合等试题,摆在所有学生面前第一件事情就是思维要广阔,先看懂题目,理清题意,然后深挖条件, 这就是在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再如 19年的上海作文试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议论。高考第一天,中午刚过,就被上海卷的作文题刷屏,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此作文需要极其丰富的音乐常识,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族音乐及不同民族音乐的调式,这样的知识储备,一般是音乐学院本科二年级以上的程度。
请看“2019 上海卷作文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 “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 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在这个题目中,短暂的一段话,就折射出音乐文学中的三个知识大点, 分别是:不同国家的音乐到底是什么?不同的民族调式到底是哪些?究竟什么才是“中国味”的音乐?给予考生广阔的的应考空间,既可以写中国的音乐是怎样的,世界的音乐是怎样的,在思考中把学识、见识、知识比较好地融合在一起而成为一片美文佳作;也可以在对中国味的梳理中,表达中华的文化自信,在携手文字中周游世界,写出跨越边界的形式美文;也可以扩展到全球性的文化视野,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在这样的高度上认知,展现中国特有的文化价值。因此,思维具备广阔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总之,这则材料作文可写的角度非常宽泛,考生可以通过开放式思维进行个性化写作。但还应该注意到,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落在“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所以,写作考查的不单单是中国味音乐的理解,而应向更大空间阐述认知事物的思考发展。因此,在写作上思路不能过于狭窄,不能局限于“音乐知识”的表达,否则,就显得思路非常的狭窄啊!
二、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的深度。它集中表现在是否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 能否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揭示隐含的信息,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在看到“美神维纳斯”的时候,有的人认为这是“残缺”艺术品,离美 太远;而有的人会从黄金分割去看待这一雕塑的结构,发现里面的美,这就 是数学素养,这也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
中国悠久的金石文化中的印信,有的人在看到的时候,不但感受到视觉感官上的美,也能在脑中出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正多面体等数学结构,最后会用立体几何的知识去分析和研究其中的数学原理和文化,这也体现了思维的深刻性。
全国Ⅰ卷作文主题是“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是在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重提“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突出了“劳”的重要性。全国一卷作文题正是巧妙地回应了这个热点。这个题目容易理解,其拟题多为《劳动光荣》《吃苦就是吃补》《转嫁劳动可耻》《劳动者最光荣》等题目,可谓正中靶心。但是,多数考生都在泛泛谈劳动重要性,对劳动本身的深度解读、对劳动价值的全面考量、对劳动予人的精神抚慰等阐释得较少甚至没有,因此,思维非常缺乏深刻性。
无论是以“一带一路”相关知识为背景的高考试题,还是以我国高铁列车的发展成果作为知识背景的问题,以及《周易》中卦的排列组合,不仅仅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更从深层次的角度去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素养,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其实,今年的全国 8套语文高考试题, 都体现了“挖掘德育内涵 体现全面育人”这一深刻内涵,坚持立德树人导向, 厚植家国情怀,激励奋斗精神,都需要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
因此,思维的深刻性,就是要求在看到考试材料时,要善于分析,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 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指人们在短时间内当机立断地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定,迅速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敏捷性就要求人们在遇到思维障碍时,应马上根据情况绕开障碍,理清背后的信息,就会发现一些未知的信息与所要要解决问题的答案关系不大,更重要的是要考察的是什么原理。但是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思维的敏捷性,于是纠缠于“不明问题”的细枝末节,沉迷于“未知事物”中苦苦思考,浪费了有限的宝贵时间,以致彻底“晕菜”了。
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和阴爻“- -”,右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重卦中随机取一重卦,则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的概率是()。
在这个题目中“爻”字比较生僻,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许多学生就纠缠于什么是“爻”上苦苦思考,又由于真的不知道什么是“爻”,于是就陷入了恐慌,焦躁之中,既浪费了精力,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在高考考场中,许多学生遇到理解的问题干扰项时,往往陷入呆板、僵化的泥潭不能自拔,这也是导致“晕菜”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解题,不能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而应努力探索和提炼解题方法,反思总结,学会解一题会一类,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在平时学习过程,不能只为了一个正确答案而去做题,应是看成培养和锻炼自身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探索创新等能力的舞台。
四、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随机应变程度,能对外界刺激 迅速地做出反应,往往表现出极好的应变能力,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品质。思 维灵活性强的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地作综合的分析, 思维的结果往往是多种合理而灵活的结论,这种结果不仅仅有量的区别,而 且有质的区别。要求思考者尤其是方法行不通时,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要 善于审时度势,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尝试改换思路。
仔细分析那些“晕菜”的学生,面对突然出现的陌生的新事物,新信息, 不能迅速地“随机应变”地做出反应,被未知事物的“藤”与“须”苦苦缠 绕,不能自拔。实际上,可怕的不是对“未知事物”的分不清,更可怕的是 不知道如何迅速摆脱“未知事物”的缠绕,迅速找到继续探求的道路,于是 乎思维陷入了呆板、僵化的泥坑,这就是思维缺乏灵活性而造成的严重后果。
今年高考试题的“维纳斯”之问,其实并不是一个难的问题,关于“黄 金分割”的知识,初中就已经学习过了。其实高考结束后,一些小学生用小 学数学法就能及其简约的解出来。而我们的高中生竟然发出了“在考场上被 维纳斯支配的恐惧”的感慨,是不是有点贻笑大方啊。
因此思维的灵活性就要求学生大可不必在“爻”是何物上纠缠,甚至“阳 爻”和“阴爻”用“A”“B”代替,就是一个简单的排列组合计算了。这与 不要只看到“现象”纠缠,要看到本质道理是一样的。
理科III卷第 3 题,以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调查数据为背景设计, 情境贴近实际,为考生所熟悉。文、理科III卷第 17 题以离子在生物体内残 留情况为背景设计,反映了数学知识和方法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这些试 题,既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也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此外,真正的学习,还需要思维的严密性、流畅性、创造性......等诸多的思维品质,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学习最本质的活动就是“思维”,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在教学中教材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载体,课堂是激发学生智力思考的殿堂,教师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者,学校应成为学生享受思维成果的乐园。教师的教学应不拘泥于课堂、教材、习题集,而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加强思维方法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在放飞学生的思维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学会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方法,提高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的能力,将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入和立体,提升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发展学习能力。
教师要为“思维”而教,而不是让学生为枯燥的“分数”而学。
高考结束了,有的学生以为走进了天堂,实际上他们刚从天堂出来,接下来一切都只会比高考还难,而需要他们独自面对这些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