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她创建于1907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 "同济 "意蕴合作共济。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3年被批准改名为大学,1927年正式定为国立同济大学。抗战期间曾内迁经浙、赣、滇入川,1946年回迁上海并发展为以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海内外的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她创建于1907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3年被批准改名为大学,1927年正式定为国立同济大学。抗战期间曾内迁经浙、赣、滇入川,1946年回迁上海并发展为以拥有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海内外的综合性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经中央批准恢复对德交流,在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国豪校长领导下实行“两个转变”,即由土木为主的理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由国内普通高校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窗口”之一的国际性大学转变,从而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各具特色的多科性大学。1995年实现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 ”,1996年并入了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被国务院领导赞为高校体制改革中的\\\"同济模式\\\"。2000年4月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目前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学校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作为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被列入国家财政立项资助的\\\"211工程\\\"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同济大学现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电子与信息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外国语、人文、法政、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医学、理学、交通运输、汽车、海洋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与力学、传播与艺术、女子学院及软件学院等学院,还建有继续教育、高等技术、职业技术教育、国际文化交流、网络教育、汽车营销及电影学院等,学校还设有经中德政府批准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中德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科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82个本科专业、218个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94个,16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学生近4万人,教学科研人员 4200多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6人,工程院院士7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者830多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者1470多人。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之一,学校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6个。学校还设有6个附属医院和3个附属学校。 同济大学在长期办学中形成了以“严谨、求实、团结、创新”为校训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逐步形成自身的五大办学优势:历史悠久、学风严谨、师资实力雄厚的传统优势;建筑、土木、海洋、环境、车辆、交通等水平居先的学科优势;博采众长,对德(欧)交往\\\"窗口\\\"的国际交流优势;立足上海、紧密结合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地域优势;直属中央、服务于全国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建制优势。 近年来同济大学正在探索并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四大办学功能协调发展,努力强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实现大学功能中心化。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促进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学科交叉集约化。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形成优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互融共进的学科链和学科群,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单项冠军”,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 同济大学校园占地面积4000多亩,分四个校区,四平路校区位于上海市四平路,沪西校区位于上海市真南路,沪北校区位于上海市共和新路,嘉定校区位于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内。
同济大学奖学金:
六、奖学金 同济大学对普通本科新生(重点本科批次录取的新生)设立新生奖学金,金额为3000元/人。上海地区新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文理科合一计算)名列同济大学在上海录取学生中前50名、除上海外其他省份新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文理科合一计算)名列同济大学在各省录取学生中前2%的均可获得新生奖学金。
同济大学就业情况:
2006年同济大学保持了较高的就业水平。就业率从2005年的95.95%提高到了96.78%,上升了近1个百分点。学生的就业去向包括升学、出国、派遣等不同类型。 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表示,在就业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企业用人单位在校内发布的信息量逐年增加,扩大了学生求职的选择范围,为就业成功提供了可靠保证;另一方面,同济大学连续多年开展职业指导和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学生顺利就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了解,去年,企业用人单位在同济发布的用人需求信息量为6.31:1,平均每名毕业生能获得6.31个用人单位信息。企业信息发布量的增加与该校就业信息网系统成熟,网络使用效率提高有关。在该校就业指导中心对签约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接近60%的学生签约单位的招聘信息来自校内,包括校内招聘会、同济就业网、就业信息栏,以及院系老师介绍等形式。学校已成为学生求职就业的主要平台。 毕业生就业分布国企多 根据2004年至2006年同济就业指导中心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显示,同济毕业生就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其中,国有企业在调查对象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占据首位。2006年数据显示,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同济大学应届毕业生占调查对象总数的36.9%。其次排名为外资企业14%,合资企业13.4%,股份制企业12.8%,私营企业占11.2%,其他占11.7%。 其次,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学历要求来看,对本科生的需求量仍为最大,占了总数的66.6%,其次是硕士生的需求量,达到了28.9%;专科为3.3%;博士仅为1.3%。 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多 同济大学作为一所教育部部属院校,承担着为全国各个地区培养人才的重任。同济的毕业生就业并不局限于在上海发展,而是依托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和全国寻求更广大的空间就业。 2006学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去年有超过70%的用人需求来自上海,加上来自东部地区的11%的需求,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就业需求占到了全年总需求的80%强,而来自全国其他广阔地区的需求到20%左右。 近年来,非上海生源毕业生在上海找工作因户口问题受到一定限制,到长三角地区其他东部沿海城市找工作成为很多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的首选。考虑到大学生对外省市企业缺乏了解,同济就业指导中心除了在网上发布用人单位的信息以外,中心每年都派遣专门教师前往长三角地区的用人单位考察,了解和搜集当地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发展空间,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长三角地区企业定向输送合格的毕业生。 理工科人才社会需求大 理工科是同济大学的优势学科。从对招聘信息的性质分析可以发现,对同济理工类学生的需求占到了所有被分析信息的信息需求的60.75%。对用人企业的调查也显示,54.6%的同济毕业生担任的是技术工作,也以理工类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校理工类学生最吃香的状况。 近年来,该校新兴、人文学科也取得了较大发展。除了建筑、汽车、工程类等传统的同济优势学科外,语言类、动画、艺术设计、管理等学科和专业去年都创下了就业率100%的佳绩。 工作集中在技术领域 总体来说,同济大学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占到了54.6%的绝对优势;紧接着的是从事管理的工作,占到总数的20.3%;随后是从事营销工作的人员占到了10%;行政、咨询、会计、其他类的比例基本持平。 校长观点:校长带头向企业推荐学生 近日万钢校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一直带头向企业推荐学生。 万钢校长表示,学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率取决于学生在入学时对学校的选择和学校对他的编制和规划。“同济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的时候有宽泛的知识面,40%以上的课程都是通识教育课程,理科学文,文科学理。另一方面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社会,学会创新。我们有16个创新基地,头一笔投资就是10亿。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每年5月份,同济搞一个小型校庆,请来各种各样的用人单位作嘉宾,不管他来自政府、研究机关还是国有企业、外国企业,征询他们的去年用人情况的反映,学生进步如何,同时我们会一起探讨公司对于未来的学生期望值是什么。到了每年就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校长、院长都会向企业推荐我们的学生,说说他们的特色。由于强调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所以很多企业会自动到我们学校来要人,近几年我们学生都超过了1:4、1:5的需求率,热门专业甚至达到1:10。 用人单位评价颇高 根据同济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同济毕业生的工作表现的“满意度”评价普遍较好,81.6%的用人单位评价为“比较好”,11.4%的评价为“非常好”,表现不好的评价仅在0.6%以内,没有出现单位认为同济学生表现“很不好”。 绿地集团与同济大学在各方领域合作已有多年,在这几年集团招收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名校学生,同济大学学生是绿地招生人数最多的学校之一,有20-30人。这些学生分别分布在建筑技术管理、工程管理、合约预算管理等不同专业领域工作。 绿地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孙瑾表示,从下属子公司每年对员工就业绩效评估的反馈来看,同济学生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沟通表达和实务操作方面都具有较为出色的表现,工作态度也特别的务实,领先于其他同类高校。值得肯定的是目前集团中层管理人员大约有15人左右来自于同济大学。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人力资源部表示,长期以来,上汽与同济大学不仅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每年上汽都从同济大学招募大量优秀的符合上汽价值观的应届毕业生。去年,近百余名同济大学应届毕业生加盟上汽集团,同济也因此成为上汽在全国招聘应届毕业生数量最多的高校之一。 同济学生可享受到的部分就业服务 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 从1999年到去年,同济学生就业网历经三次改版和年年升级,在就业服务功能上不断强化,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职业发展教育平台。去年就业网为毕业生提供了5160个单位提供的8300多个职位,共计需求人数达到49000多人。 学生除了在就业网上搜索职位信息,还可以进入免费的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评测,了解自身素质与职业要求的关系,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就业咨询,获得老师的一对一咨询辅导。 全校性的职业辅导课 同济就业指导中心在本市高校中较早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职业指导》课,通过课堂教学、座谈、讲座、团队训练等形式让学生对职业世界有更深的认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和能力。 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 同济就业指导中心于2004年开始“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把中低年级学生的暑期实习纳入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大系统之中。 中心依托同济学生就业网为在校学生提供有关就业实习的一系列服务。到目前为止,与中心签订实习协议的单位已经超过200家,2006年依托同济就业网共发布的实习岗位超过400个岗位,1000个人次。 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行动早在2004年初,同济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启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服务,受到教育部好评。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存在心理自卑、社交能力差等问题,同济就业指导中心为加强与落实在就业辅导方面对困难大学生的关心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