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希望工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会发起建立,是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公益基金,亿万青少年的命运自此发生改变。30年后,希望工程已成为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公益项目。
回首过去30周年,在党中央的关怀与指导下,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下,希望工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助学路线。虽然教育事业起步晚、底子薄、人口多,面临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却用短短十几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这靠的不仅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机遇,更是政府与企业协同努力的成果体现。
作为改革开放中的“排头兵”,平安早在26年前就开始投身于这项伟大事业。1993年,初创不久的平安就在董事长马明哲的倡导下成立了“希望工程”救助小组,次年又在当时淮河水患重灾区的安徽六安建起了第一所希望小学,解决受灾儿童无学可上的问题。自六安开始,过去的26年之中,平安陆续在全国30余个省份援建了114所希望小学,架起了城乡爱心传递的桥梁,帮助无数偏远地区的青少年走进学堂。
平安自初创至今一直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始终秉持着产业发展与社会责任并举的发展策略。在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之际,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集团扶贫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遥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介绍了平安参与希望工程的历史。他谈到,平安特色的教育扶贫模式注重“软硬结合”,除改善教学基础设施的“硬投入”以外,平安还持续加强村教培训与课程资源的“软投入”。伴随着希望工程实施30年的发展创新,平安在教育扶贫领域也随之转型升级:上世纪90年代初平安援建希望小学从校舍援建等硬件援建开始;2000年后逐渐侧重转向软件方面的提升,比如校长教师培训、奖学金及支教等;到第三个阶段2010年以后,平安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践行“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充分利用自身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优势,借助互联网远程平台开展智慧教育扶贫,进一步拉近城市及乡村的教育资源差距。
自2018年开始,平安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全面开展“三村工程”精准扶贫建设,面向村官工程、村医工程、村教工程三大领域进行专项帮扶。伴随着“三村工程”的开展,过去的教育公益已全面升级为 “村教工程”。为实现党中央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的关于“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平安联合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该计划着眼于目前我国科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乡村小学,联合教育部权威专家结合乡村青少年需求打造有趣且高质量的科学实践课,其内容覆盖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农业科学五大主题。截至目前,平安已向全国932所智慧小学推广了科技素养计划,组织培训了858名乡村校长,全面提升乡村学校的科技素养教育水平。与此同时,平安志愿者协会注册量突破180万,并成功加入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其中支教志愿者超8000人,总支教时长逾33万个小时,总教育扶贫投入达2.6亿元。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经过三十年来全社会的不懈努力下,教育扶贫的深远目标已从“要读书”变为“读好书”,已从义务教育普及变为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未来,将持续以科技赋能公益,连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建设未来中国的行动中去,帮助为广大青少年走近科技、学习科技,未来更好地投身科技、创造科技,成为助力实现科技强国梦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DF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