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上学> 资讯 > 考研 > 考研资讯 > 文章

2014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更新: 2014-04-30 01:01:21 | 新浪教育 | 关注: 

  2014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卷及标准答案

  (注意:2014年思想政治理论的试卷选择题部分,采用的是“梅花试卷”,也就是选择题采用多套试卷,同样的试题,同样的答案,但是选项之间之间相互错位。)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   )

  A. 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 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 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答案】B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中认识过程中反复性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客观世界是复杂的,物质世界又是不断地运动和发展的。这就决定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任何正确的认识都表现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运动过程。实践和认识每一次循环的过程,都使人类的认识进入到更高的程度,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在题干中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一部分。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

  陷阱应对不选ACD的理由是:选项A,真理都是在认识中主观符合客观,是正确的认识,相对真理是和绝对真理相对应的。该题干中不是分析真理的理论。选项C,认识中的失败是谬论,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的认识,每一次的实践只能认识到事物的某个方面。选项D,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不确定趋势。任何科学的实践既要注重必然性,也要注重对偶然性的研究。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

  A. 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 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 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 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答案】  C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中社会规律发展作用原理的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规律是社会生活过程中现象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要通过有一定目的人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的。如价值规律是一定要通过从事商品经济活动的人来实现的。题干中所说的,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因为月蚀的发生是自然的规律起作用。题干中所说“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就是说,社会规律起作用,一定要有人的参与。根据题意,该题的正确选项是C。

  陷阱应对不选ABD的理由是:选项A,任何规律都是具有重复性,是不断地出现的。选项B,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选项D,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相对容易些,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相当困难的。

  3.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

  A. 劳动补偿               B. 价值补偿

  C. 实物补尝               D. 增殖补偿

  【答案】B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中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原理的知识点。

  马克思认为,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中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销售,得到货币。在经济危机爆发时,许多企业的产品无法实现价值补偿,也就是产品卖不出去。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

  陷阱应对不选ACD的理由是:选项A,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没有劳动补偿的概念。

  选项C,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整个社会的货币所有者,要用货币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资本主义社会是市场经济,商品的实物补偿是很容易实现的。选项D,没有增殖补偿的概念,只有生产过程中增殖过程的概念,也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A. 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B.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C.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D.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答案】 C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中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知识点。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是很深刻的,正确认识新变化的原因、态势和实质,对于科学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批判和扬弃其消极和落后的因素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必须注意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的“推动力量、“重要力量”、“一定的影响”和“重要作用”的区别。提干中问的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发生根本的推动力量,选项只能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该题正确选项是C。

  陷阱应对不选ABD的理由是:选项A,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选项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选项D,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都不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的推动力量。

  5.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

  A辅助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基础性作用                D补充性作用

  【答案】 B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理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

  陷阱应对不选ACD的理由是:选项AD,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在改造开放中认识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起辅助性的作用和补充性作用。选项C,这是2007年11月27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强调,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6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

  A. 实行差额选举            B. 按党派分配名额

  C. 按单位分配名额          D. 实行等额选举

  【答案】  A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毛中特》第九章中人大代表选举产生方法的知识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将第三十条修改为:“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 “由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因此,我国人大代表实行的是差额选举。综上所述,该题的选项是A。

  陷阱应对不选BCD的理由是:选项B,党派是参加政治协商制度。选项C、D,不是人大代表的选举方法。

  7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  )

  A. 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B. 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C.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D. 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答案】 B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毛中特》第八章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理。

  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凭借资本所有权得到的收入,如将自有的货币借给他人经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物形态房租得到的租金收入。因此这里的安生产要素分配产生的原因有: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因此该题的选项B是正确的。

  陷阱应对不选ACD的理由是:选项A,这是生产要素的作用,而没有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选项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能说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选项D,有些生产要素是没有价值的,如天然的土地,阳关和空气等等。

  8.文化强则中国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其关键是( )

  A.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B.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C. 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答案】  A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文化建设内容的知识点。

  我国已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我国经济、科技和政治的崛起,这也要求文化崛起,党的十八大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陷阱应对不选BCD的理由是:这些选项是文化建设的内容,但不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建设的关键。

  9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原因是( )

  A. 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B. 他对资本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

  B. 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

  D. 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答案】  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概论》第四章中有关新文化内容考试的知识点。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这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D。

  陷阱应对不选ABC的理由是:选项A,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他们对社会是持批判性的态度的。选项B,1915年十月革命还没有爆发,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在中国传播,因为还不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持怀疑态度。 选项C ,新文化运动就是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政治运动,这本身就是对政治感兴趣。

  10.1924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义的政纲()

  A. 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B. 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

  C. 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D. 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

  【答案】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概论》第四章中有关国共合作政治基础的知识点。

  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一致的,都是要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的独立,因而这成为共同合作的政治基础。同时国民党提出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的政策。这样,国民党1924年一大的成功召开,这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A。

  陷阱应对不选BCD的理由是:选项B,1924年1月国共合作,后来到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的的北伐战争开始。选项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没有说明革命的对象是反对帝国主义。选项D,在民生主义中提出了“平均地权” 和“节制资本”的两大原则,这是解决民众的生活问题,而没有说明国共为什么可以合作。

  11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写道:“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段话是针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存在的( )

  A。“在全国范围内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

  B。“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主张

  C。“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D。“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设想

  【答案】 C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概论》第五章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知识点。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的因素。这篇文章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肯定地回答了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因此,该题正确的选项是C。

  陷阱应对】【陷阱应对不选ABD的理由是:选项A,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批判李立三“左倾”机会主义的观点,“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选项B,这是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观点的错误,他们主张打阵地战,御敌于国门之外”。选项D,“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这是李立三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观点。

  12中共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这段话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历形成的(  )

  A.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B. 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C. 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D.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答案】  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的知识点。

  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全党统一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通过题干中“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这就决定选项D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正确的。

  陷阱应对不选ABC的理由是:选项A 、C ,这是党的三大作风的其中两项内容。 选项 B,这也是党的优良作风,但不是党的三大作风的内容。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公平正义是 ( )

  A. 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B. 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C.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D. 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答案】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知识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因此本题选择A是正确的。

  陷阱应对不选BCD的理由是:选项B,“执政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选项C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选项D,“服务大局”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14近年来,从“彭宇案”掀起的轩然大波,到“扶老被诬伤老,好人败诉赔钱”等事件的一再发生,使历来推崇“助人为乐”的国人遭遇了严重的道德考验。2013年8月1日,《深圳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的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公民救助行为立法的空白。为此,有媒体撰文《“好人法”释放道德正能量》,认为该规定无疑会释放出挺好人、做好人的正能量,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不无益处。法律之所以能释放道德正能量,是因为(  )

  A. 法律是道德的归宿        B. 法律是道德的基础

  C. 法律是道德的前提        D. 法律是道德的支撑

  【答案】 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中维护公共秩序中道德和法律调节手段关系的知识点。

  道德调节是非强制性的,主要借助于传统习惯、教育宣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调节人们的行为规范。法律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规范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虽然道德和法律调节作用的方式是有所不同,但二者是可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发挥道德的调节作用,需要法律的支撑;而法律作用更好地实现,又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是要靠道德调节,也要靠法律调节。因此,该题的正确的选项是D。

  陷阱应对不选ABC的理由是:这几个选项应该改成“法律作用更好的发挥,需要以道德为重要条件”,这样的提法才是正确的。

  15党群关系,关乎党和国家的存亡大计。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

  部署并在全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

  A. 建设学习型党组识      B.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C.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D. 为民务实清廉

  【答案】  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2013年国内时事党的群众路线的知识点。

  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 。

  陷阱应对不选ABC的理由是:选项A ,这是在实践中,要不断地学习解决新问题,党要不断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 选项B、C,这是在开展群众路线中,对党员的要求,但不是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16.2013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概括为(  )

  A. 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友好伙伴、相互尊重

  B. 加强对话、增加互信、发展合作、管控分歧

  C. 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D.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密切协作、相互支持

  【答案】 C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2013年国际中美关系的重大时事,中国政府的立场。2013年6月习近平向奥巴马阐明钓鱼岛和南海问题立场,同时提出中美关系是: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7长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廷而下到达下游,这就表明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以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

  A.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B. 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C. 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D.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答案】  B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中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 

  选项B,马克思认为,不同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的特性所制约的,物质的具体运动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也是可以变动的。选项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一定是运动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设想不运动的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载体和承担者。设想无物质的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陷阱应对不选AC的理由是:选项A,由于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所以物质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如果说某一个具体物质的运动,其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项的。选项C,时间和空间是任何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的运动没有时间和空间,物质本身是不可能存在了。观念的东西就是精神的。如果认为精神决定了物质时间和空间的运动,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18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的作用的启示有 (   )

  A. 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B. 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

  C. 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D. 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答案】 A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中历史唯物主义个人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基本原理。

  选项A,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前提条件出发,科学地说明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指由无数个人构成的一个群体。个人和群众的作用是一致的,他们都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选项D,唯物史观在考察个人的历史作用时认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存在差别的,有的人作用大些,可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作用小些,可称为“普通个人”。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

  陷阱应对不选BC的理由是:选项B,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不是由杰出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选项C,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错误在于,个人中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反面人物是阻碍历史发展的。

  19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

  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答案】 ABC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有关货币职能的知识点。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这里马初货币在“书生”和“店主”,“店主”和“米店”,“米店”和“屠夫”… …。选项A,

  支付手段,就是先用商品后付款,也可以说原来是赊帐买卖商品,而现在是偿还债务。选项B,十两白银在这里也起流通手段的作用。选项C,十两白银不断地流通,又起着价值尺度,等价交换的作用。因此选项ABC是正确的。

  陷阱应对不选D的理由是:金银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在家中贮藏起来,这时的货币就是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因此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是不流通的。

  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明显加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

  A. 经济危机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B. 经济危机通常由国家间的贸易失衡直接引发

  C. 经济危机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十分明显

  D. 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只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  AC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中有关经济危机的基本原理。

  选项A,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即由于资本主义的剥削,劳动人民没有钱买不起。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主要是通过金融危机爆发的。选项C,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包含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再到危机。但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经济危机转变成金融危机,这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力加强。

  陷阱应对不选BD的理由是:选项B,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经济贸易失衡的原因不是产生经济危机的原因。选项D,发达国家和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可能产生经济危机。

  211926~1927年初,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一年。此时正值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莫斯科和整个苏联燎原般发展,国家经济全面开花,市场上商品丰富、品类繁多,商店、饭馆、咖啡馆随处可见。邓小平到中山大学第一天就收到了一大堆日用品,一日三餐也非常丰富。在此期间,邓小平还认真阅读和摘抄了苏联领导人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许多论述。这一段经历对邓小平后来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启示。邓小平与列宁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有许多相通之处,主要有(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B.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D.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答案】 BC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中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原理。

  从1918年夏天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

  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根据题意以及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正确的选项是BCD。

  陷阱应对不选A的理由是:这是斯大林在三十年代提出的经济观点,不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理论。

  2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  )   A.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答案】  AB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毛中特》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内容的知识点。

  党的十八届三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因此该题的正确选项是AB。

  陷阱应对不选CD的理由是: 选项C,社会主义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制的成分,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选项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包括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23.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  )

  A.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B. 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C.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D. 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答案】 AB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毛中特》第八章有关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关系的原理。

  本题是运用《毛中特》的原理,分析理解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选项A,2007年党的十七大后,我们特别生态环境文明建设。我们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特别强调生态环境建设,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选项B,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是协同发展的,相互促进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的中国”,这都是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选项D,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好,生态的优势就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陷阱应对不选C的理由是:生态文明建设是不能够取代经济建设的,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对立的统一的关系。

  24.2013年6月6日,《财富》全球论坛首次在中国西部内陆城市成都举行。这次论坛以“中国的新未来”为主题,集中讨论了中国西部发展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是因为西部发展有利于()

  A. 扩大国有资本在西部地区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B. 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C.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D. 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有序的区域发展格局

  【答案】 BC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毛中特》第八章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原理的知识点。

  该题属于运用相关原理,分析题目,选出正确的答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包括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分工合理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从这些基本原理出发,选项BCD是正确的。

  陷阱应对不选A的理由是:在改革开放中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但并不要求国有企业在某些行业和某些地区在数量上占统治地位。

  2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可以(   )

  A. 增强公民对社会的认同感

  B. 降低政府治理成本

  C. 扩大政府管理权限

  D.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答案】 AB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内容的有关知识点。

  本题考试的难度较大要在背诵原理的基础上,再深刻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指出: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根据题干的要求,选项ABD是正确的。

  陷阱应对不选C的理由是: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是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社会管理的权限是减少,而不是增加的。

  26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的248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772亿美元,年均增长25.5%,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是(    )

  A. 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B. 增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C. 培育我国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D. 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

  【答案】 ABC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毛中特》和党的十八大有关对外开放论述的有关知识点。

  党的十八政治报告指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根据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的论述,选择题ABCD符合题目的要求。

  27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毛泽东曾称赞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革命性、民主性”主要体现在(  )  

  A. 它不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B. 它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C. 它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 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BC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知识点。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选项B,《临时约法》还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选项C,《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选项D,《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陷阱应对不选A的理由是: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它的局限性。例如,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中,就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因此南京政府没有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28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利用和管辖钓鱼岛。1895年,请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钓鱼岛等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一并被割让给日本。1941年12月,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宣布废除中日之间的一切条约。日本投降后,依据有关国际文件规定,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应与台湾一并归还中国。这些国际文件是(  )

  A。《日本投降书》            B。《波茨坦公告》

  C。《开罗宣言》              D。《德黑兰宣言》

  【答案】  ABC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抗战胜利的有关的知识点。

  1943年12月《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中明确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对日受降典礼在台北举行,中国政府正式收复台湾。

  陷阱应对不选D的理由是:为尽快打败德日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首次会晤,史称“德黑兰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开辟第二战场问题。“德黑兰会议”没有讨论对日本处理的问题。

  29.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为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 参加政协会议并维护政协协议

  B. 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C. 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条战线

  D. 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答案】 AB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国共谈判内容的知识点。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选项A,1945年10月10日,通过重庆谈判,国共两党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选择B,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

  陷阱应对不选CD的理由是:选项C,在解放战争中,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选项 D,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两件大事都是在解放战争中出现的。

  30.柏拉图说:“法律有一部分是为有美德的人制定的,如果他们愿意和平善良地生活,那么法律可以教会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要遵循的准则;法律也有一部分是为那些不接受教诲的人制定的,这些人顽固不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他们摆脱罪恶。”这段话所凸显的法律的规范作用是(  )

  A. 教育作用           B. 保障作用

  C. 预测作用           D. 强制作用

  【答案】A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中在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作用的知识点。

  在公共生活中,由于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因此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它既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束力。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选项A,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选项D,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没有强制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就会降低,预测作用就会被怀疑,评价作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教育作用的效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陷阱应对不选BC的理由是:选项B,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只有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没有保障作用的提法。选项C,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如法律条文,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该题没有讲到具体的法律条文所以不选。

  3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内涵极为丰富。下列诗句中反映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  )

  A。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B。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答案】 ABCD   

  【答案解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的知识点。

  选项A,宋代陆游的诗,阖棺的意思就是盖上棺材,意思是死亡了,比喻彻底下了结论。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选项B,“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是清末政治家,参与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事败后拒绝出逃,从容就义。此诗作于1896年春,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廷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谭嗣同目睹祖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机,心急如焚。正是对祖国危亡的担忧焦虑,转化为谭嗣同日后不惜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心理动力。

  选项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鲁迅《自题小像》中的后两句,轩辕:黄帝。这里象征着古老的中华大地和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怎希望寄托于民众,但民众还没有觉醒,他们对我的希望还不能理解,我把我的鲜血敬献给祖国,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牺牲。

  选项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一八四二年八月,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写下的诗句。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32.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运作,36家中外企业和金融机构获颁证照,首批入驻试验区,建设该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   )

  A。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

  B。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

  C。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D。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ABC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2013年国内重大时事政治。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的挂牌,标志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运作,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选项A,我国的经济可以通过自贸区和世界经济接轨,这有利于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选项B,自由贸易区完全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做,这有利于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选项C,自由贸易区完全实行新的经济政策,我们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这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陷阱应对】不选D的理由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经济要在我国起根本性的调节作用,就是没有自贸区我们也要在全国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体制。

  33应中国总理李克强的邀请,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和蒙古国总理阿勒坦呼亚格于2013年10月22日开始分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来自中国三个陆上邻国的领导人,在同一天开启中国之行,这样密集的双边访问在中国外交史上实属罕见。这一外交动向( )

  A。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吸引力

  B。深化了中国与俄印蒙三国间的盟友关系

  C。反映了中国周边外交行动的延续和加速

  D。顺应了互利共赢的时代潮流

  【答案】 AC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2013年国际重大时事政治。

  人民日报社论“三国总理齐访华说明什么?”指出:俄、印、蒙都与中国有着漫长的边界,三国总理来华都将聚焦经济议题。从时间上看,三国总理齐访华,只是外交日程协调上的结果。三国领导人在华期间也不会有活动上的交集。但巧合背后有必然。第一,反映了中国周边外交行动的延续和加速。“邻居好,无价宝”。第二,体现了中国经济光明论的吸引力。第三,顺应了互利共赢的时代潮流。三国总理齐访华,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好兆头。根据社论的提法,选择题ACD是正确的。

  陷阱应对不选B的理由是:人民日报社论中没有提关于中国与俄印蒙三国之间的关系是盟友关系。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科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

  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秸秆种蘑菇

  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60万亩,按亩产500公斤秸秆计算,每年产生30万吨秸秆。虽然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青储养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秆,但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禁烧压力很大。

  2009年,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从当地收到小麦秸秆不够用,还在周边100公里范围的县市区收集,鸡粪则由当地一家大型养鸡场提供。自蘑菇厂建起来后,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不仅成了香饽饽,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

  二、延长产业链

  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的6万吨菌渣,四处堆积,臭气难闻,也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由此,该蘑菇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开展产业链条的招商引资。

  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并把厂子建在该蘑菇厂旁边,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这不仅解决了菌渣问题,而且也附带解决了让周边养猪户头痛的猪粪问题,该公司将生产出来的有机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果农等,由于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价格合理,而很受欢迎。该公司也因之而获利颇丰。

  三、“链接”到山林

  秸秆经过种植蘑菇,变成了有机复合肥,最后拿到市场上销售,算是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循环利用过程,然后,如果将有机复合肥集中用于生态修复工程。再次推动一个新的生态产业发展,岂不是更好?

  该地又动起脑筋,将秸秆利用产业与退耕还林工程对接,该地的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3,其中宜林荒山地有6万多亩,这些山地土壤贫瘠、含沙量大,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地从2011年开始,由市财政投入数亿元,实施为期5年的“自主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算将这些山地改造成高产的大枣、大樱桃等经济果林,大力推进农林业转型。

  而要发展高产高效的有机果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有机肥从何而来?这时,秸秆等有机肥料又成了人们惦记的宝贝。为了种植出优质林果,当地农民在山地种植果林时,都开始垫秸秆、放菌渣有机复合肥等。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不仅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大循环,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6月22日)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  (6)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4)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3分)本试题中,秸秆养菇——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巧”就巧在人们能够敏锐地发现事物固有的联系,并能动地建立新的联系,进而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3分)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要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要敢于面对困难,要解决问题。(4分)(注;如果考生能围绕上述材料的主题,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以分析论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考试运用的原理有:(1)联系的观点。(2)联系和发展的关系。(3)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研究矛盾和解决矛盾。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78年我国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时,美国《时代》杂志曾质疑说:“他们的目标几乎不可能按期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均已达到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提升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平均超过20%。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在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提高之后,人民群众对未来期待更高,过去施工建厂,首先考虎的是经济利益,今天引进项目,担心的却是环境污染;过去期盼吃饱穿暖,今天却追求吃的健康、安全;过去梦想有车有房,现在则忧虑PM2.5排放,城乡居民收入整体都有提高,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近10年来中国基尼系数始终处于0.4以上,超出国际公认“警戒线”……这个经济飞速发展、财富不断积累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创造着“中国式奇迹”的同时,仍有一些“中国式难题”丞待破解。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首次到地方调研就选择了广东,并向深圳莲花山顶的邓小平铜像敬献了花篮。习近平表示,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3月22日)、新华网(2012年12月11日)

  材料2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正是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摘自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1)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式奇迹”与“中国式难题”?(4分)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6分)

  答案要点:

  (1)改革开放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式奇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整个社会的活力,显示了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中国式难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很多,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4分)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不断地运动中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改革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旧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产生不断交替,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国的改革开放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6分)

  考试运用的原理有:(1)改革开放35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2)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开放。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80年8月,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法拉奇问:“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邓小平回答说:“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邓小平又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应该说,在六十年代以前或五十年代后期以前,他的许多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胜利,他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确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

  材料2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上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1)1980年,邓小平为什么强调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永远要保留下去”?(5分)

  (2)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不能否定”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5分)

  答案要点: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思潮,正确评价毛泽东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政治问题。否定毛泽东必须导致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5分)

  (2)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两个时期都应该肯定。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两个时期不能互相否定。我们坚持“两个不能否定”有助于统一历史认识,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分)

  考试运用的原理有:(1)如果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2)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者的辩证关系。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鹦哥岭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着完整的垂直带谱,在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上独占鳌头。这里山高路远,条件艰苦,一直难以招聘到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

  一、鹦哥岭来了大学生

  自2007年起,先后有27名大学毕业生(2名博士、4名硕士、21名本科生)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陆续从全国各地来到鹦哥岭保护区工作,山脚下一排破旧平房中的两间就是他们的家。“孩子们,这里的黎苗兄弟说是以种田为生,实际上就是种些橡胶,靠山吃山……你们来任务重啊!在关爱森林的同时,还要想法帮这里的百姓致富!”老站长的一席话,像重锤一样敲击着大家。“我们不会让鹦哥岭失望的!”大家不约而同地喊出声。

  二、 鹦哥岭有了"档案馆"

  到底鹦哥岭有多少种动植物?这是摆在大学生们面前最直接的课题、也是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要完成的首要工作。大学生们背着睡袋、锅碗瓢盆和监测仪上山了,他们聚精会神地做着记录,天黑了,架起锅,煮成米饭,和着辣酱吃;实在太困了,支起帐蓬,钻进去睡一觉……经过4年多的艰辛努力,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终于有了自己的“档案馆”;记录到维管束植物2197种、脊椎动物431种;鹦哥岭树蛙等14种科学新种以及26个中国新记录种等。

  三、鹦哥岭有了护林员

  鹦哥岭周边有103个自然村,近2万村民。看到村民大片砍伐雨林种山芝、香蕉,作为环境保护者,大学生们痛心疾首。但习惯靠山吃山的当地百姓说。“让我们放下砍刀、放下猎枪绝对不行!”大学生们克服阻力,用真诚和智慧动员招募了270名护林员,并与他们一起,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了209公里长的界线,埋下了近400根桩和50多块界碑,为鹦哥岭保护区筑起了一道看得见的保护网。

  四、鹦哥岭有了农业示范田

  鹦哥岭是海南的贫困山区,为帮助当地黎苗族百姓脱贫致富,大学生们特地去外地取经,在鹦哥岭通过试点而大面积推广“稻鸭共育”的方法,带动当地人致富,农户们在稻田里骄傲地插上了“农业示范田”的牌子。接着大学生们又推广林下经济,在橡胶树下种菜、种瓜、养鸡;并帮助当地人建起了环保厕所,盖起了猪圈,改善了居住的环境。当地百姓手里有了钱,靠上山砍树卖钱的人越来越少了。看到这一切,大学生们说,“我们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也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5年过去了,27名大学生一直坚守在鹦哥岭,他们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发现新物种,是敬业的科研工作者;引来环保理念,是先进理念的传播者;心系百姓喜忧,是黎苗族兄弟的贴心人!一份职业,背负三份责任。三个角色的完美融合,让我们看到了甘于寂寞的坚守力量和不甘于寂寞的奋斗精神,也让我们懂得了自已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心中的秤要靠什么来指引,他们选择了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每到毕业季,总有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发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慨。究竟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鹦哥岭的大学生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2年4月9日、2013年6月7日)

  (1)为什么说鹦哥岭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6分)

  (2)怎样看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说法?  (4分)

  答案要点: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它们选择了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生活方式。他们不畏坚辛,淡泊名利,坚持个人与国家相结合,个人与群众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份职业,背负三份责任,他们从而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找到了人生的远大目标。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6分)

  (2)任何事物在运动中都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样,理想的实现也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执著的追求,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理想很丰富,现实很骨感”的这一说法,反映了人生选择中所遇到的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困惑。理想与现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想是圆满的,现实则是复杂的,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不经过努力地实践,理想是无法实现的。(4分)

  考试运用的原理有:(1)理想、以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2)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3)实践是实现理想的途径。

  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航海家哥伦布完成了他的前无古人的探险活动后、向支持他探险的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汇报他的发现时说:“地球是圆的。”他因为这一伟大的发现而名垂后世。但是,时隔500多年后,美国《纽约时报》中东事务专栏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沿着哥伦布的航程,从美国乘飞机出发,经由法兰克福一直向东飞行,来到了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有一个破天荒的发现。他回到美国后,悄悄地对他的太太说了一句话:“亲爱的,我发现这个世界是平的。”

  “世界是平的”,并不是说地球已改变了它的物理形态,但这个论点的提出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揭示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的一个变化——全球化的趋势。它以高科技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势不可挡,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

  “世界是平的”,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因信息技术而紧密、方便的互联世界中,全球市场、劳动力和产品都可以被整个世界共享,一切都有可能以最有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

  “世界是平的”,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乃至一个人的生存方式。因此,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平坦的世界这样巨大的变化,我们将如何自处?看来,在这个世界里,要想脱疑而出,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断强化自己的竞争力,首先要培养“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和教会自己处理旧事物和新事物的新方式。

  摘编自《人民日报》(2007年7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1月1日)

  材料2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其中一段话颇令人回味:“小时候父母常常说,儿子阿,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没饭吃。现在,父母会对孩子说,女儿啊,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在等着抢你的饭碗。”

  摘编自《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1)在“世界变平”的时代,为什么每个人“要培养‘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

  (2)从“抢饭”到“抢饭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

  (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加快、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加深,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全球化时代,世界正发生深刻变化,现代科技加速发展,国际分工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人类的各种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开放。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既相互竞争又密不可分。每个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世界的急剧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不断学习和教会自己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5分)

  (2)发展中国家所起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既是新兴经济体谋求建立更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迫切需要,也是“金砖国家”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不断发展的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化时代的劳动力市场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担心自身优势地位丧失,竭力维护其经济、科技的主导地位,人才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促进了各国在竞争中共同发展。(5分)

  考试运用的原理有:(1)经济全球化的理论;(2)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的作用:(3)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开展竞争。发展中国家要在竞争中取胜靠的是科技和人才。

  文章来源:孟范昆教授编写

关键词:2014考研 考前复习 考研答案
  •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近5年考试点分布

  • 2015年考研:透过高中数学看管综初数

  • 2015考研数学常识:卷种及考试内容

  • 数学高分经验谈:从数学挂科逆袭考研132分

  • 2015年考研经济类联考数学基础复习攻略

  • 2015考研高数考纲知识点及复习之“三重”

  • 站外阅读

    热贴排行

    最新发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