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阶层流动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收入的流动、职业的流动、代际流动等诸多方面,一般认为,收入流动是阶层流动最为核心的指标。很多研究从教育、年龄、人口结构、社会保障、机会公平等多方面讨论了收入流动的影响因素。蓝皮书将影响收入流动的因素分为四个维度:政府补贴、家庭禀赋(包括劳动和土地)、教育(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社会资本(包括党员身份和干部身份),发现教育对于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最大。蓝皮书进一步将教育分为两类,受教育程度和专业技能,受教育程度主要是指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限,重点是知识型教育;专业技能主要是指劳动力的学习能力以及掌握的谋生技能,重点是能力型教育。图12是两种不同类型教育对于阶层跃迁的影响,值越大表示教育对阶层跃迁的影响越大。从图12可以看到,知识型教育的回报率从1980年代开始逐渐上升,大约在2002年左右达到顶峰,此后开始下降,而能力型教育的回报率一直在上升。这种现象其实也是很好理解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条战线的人才非常缺乏,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又使得教育成为奢侈品,受教育人数非常少,教育的回报率非常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接受正规教育的人口也越来越多,教育的稀缺性下降,从而回报率也开始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知识型教育的普及使得能力型教育成为可能,而能力型教育的回报率在不断上升,这也提示了我们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方向,即如何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过渡。
与阶层流动另一个密切相关的问题是代际流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的日益显现,代际流动性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代际流动包含代际收入流动、代际职业流动、代际社会阶层流动等多方面的内容。代际收入流动是代际流动的最直接的体现,也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一个度量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的动态指标,主要通过考察父代收入与子代收入之间的相关性,来反映子代在多大程度上能通过自身能力而非家庭因素实现收入的向上流动,代际收入弹性是用来测度代际收入流动的主要方法。代际收入弹性越大说明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越强,代际收入流动越差,反之,代际收入流动越强。其后大量研究试图通过测度代际收入弹性来了解一国的收入流动程度,以及社会公平状况。主流研究认为,比较来看,美国的代际流动性较弱,除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代际流动性较强,尤其是一些北欧国家社会流动程度较高,而发展中国家普遍阶层固化比较严重。在关于中国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代际流动的弹性系数值约为0.34,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不强,存在一定的阶层固化现象。而教育是提高代际流动性、提高代际阶层跃迁概率的最核心因素。
蓝皮书指出,第一,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缓解长期不平等。第二,随着教育的稀缺性程度下降,知识型教育的回报在下降,从而教育在促进阶层流动、缓解长期不平等方面的作用在不断下降。第三,能力型教育的回报在上升,这也提示出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发展。
此次发布会还同时发布了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包括《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系列)、《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系列)等。其中,《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核心专家团队编写,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标准,首次对2019年各科高考试题进行详尽解读,分别从题眼、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情境设计、解题思路等方面展开全面、系统的分析,让广大师生清晰、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高考命题的标准、意图和未来趋势,真正做到了紧扣最新命题政策、把握最新命题动向。《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标准,准确把握未来高考命题方向,从试题开放性、思维过程考察、现实情境要求等方面设计样卷,同时充分体现核心价值“金线”和思维能力“银线”两条主线,围绕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等方面来进行试题开发,本套丛书是高考评价体系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权威性特点。
(参见《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