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就上学> 资讯 > 高中 > 文章

缩短学制,小学变5年高中变2年,可行吗?

更新: 2018-03-22 16:46:54 | 腾讯网 
缩短学制,看上去有很多理由:降低婚育年龄、增加劳动力供给、给学生减负等等

政协委员张力提出缩短学时的理由,并不算新鲜。2014年广东省政协委员黄艳儒提交的提案就旗帜鲜明地认为,整体学制太长导致学生毕业太晚,造成“适应社会慢、婚育压力大等诸多不便”。他甚至建议将现行的12年学制缩短为9年,“这样19岁就可以大学毕业,可以更早地规划人生。”

考虑人口结构的趋势,这样的说法有一定合理性。正如今日话题这两年一直关注到的,生育形势越来越严峻,不要说二孩,年轻人连一孩都不想生,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初婚年龄不断推迟,甚至推迟得越来越快,如江苏省平均初婚年龄竟已达到34.2岁。而初婚年龄和生育年龄的推迟,又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结果,教育年限不断增加确实是其中一个原因。尤其对于女孩子来说,读书读到二十来岁,一出校园就面临激烈的职场竞争,往往回过神来想谈婚论嫁时,已经成为大龄“剩女”了。

对于职场女性而言,婚育尤为艰难,因此很多人把问题归咎到学太久、毕业太迟

对于职场女性而言,婚育尤为艰难,因此很多人把问题归咎到学太久、毕业太迟

缩短学制的第二个理由,是应对老龄化以及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压力。这同样是人口结构恶化造成的。按刘远举的说法,到2040年,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中国9000万劳动人口的净损失。这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都会有严重的影响。而在他看来,“如果延迟退休两年,同时再缩短学制两到三年,这可以增加五年的劳动时间。劳动人口的数量就会显著增加,可以改善中国的劳动人口结构。”

少子化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短缺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少子化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短缺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除了上述跟全社会都有关的考量外,一些人认为,缩短学时本身对孩子就有好处。的确,以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中国孩子的学习负担在世界上都算是首屈一指的。像莫言就认为,现行的学制和升学考试制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和心理压力,还衍生了重点班、校外补课等困扰民生的社会问题——“为了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的考试,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要提前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结束课程,进行强化复习,累积起来12年中有一年半在复习应试,而长期的复习让孩子们筋疲力尽,厌学情绪普遍。”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2016年提出,应该把12年学制改为10年一贯制,取消小升初和中考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2016年提出,应该把12年学制改为10年一贯制,取消小升初和中考

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仅糟糕,而且还是一种资源浪费——很多学生虚耗光阴在毕业后一辈子可能都用不上的解析几何和数列题中,还不如早点打工获得收入,增长见识呢。

但反对缩短学制,依据同样非常充足——发达国家几乎没有这么干的

基础教育的时限到底可不可以缩短?教育界的人士普遍都是持反对意见,认为指望缩短学制来为学生减负是一厢情愿。的确如此,之所以有小升初、中考、高考等选拔性考试,理由其实在于,现有的教育资源是短缺的,且分配是不均衡的,只能通过选拔性考试来让合适的人去合适的学校念书,这也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竞争促进孩子水平提高的需要。所以,只要教育资源还存在短缺,还存在“双一流”、“985”等概念,强化性的复习就必不可少。12年学制要2年用来专门复习,10年学制可能也会分配出2年来强化复习,其强度反而可能更高。再说了,强化复习也不纯粹只有应试的意义,中国的基础教育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不少认可,说明现有的一套做法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在刘远举看来,这种为强化复习浪费时间辩护的说辞难以成立,因为“教育除了应试功能,还有普及知识的功能”,“那些不打算上高中的初中生,那些不打算上大学的高中生,是不是就变为了陪太子读书,浪费了两年时间呢?”但这个看法同样也忽略了,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注定是“陪太子读书”的,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和学生应该被纠正过来。国家尽力创造公平的选拔性考试,目的就是让人人都有机会“鲤鱼跃龙门”,通过中考、高考来改变人生命运,尽管这种做法也有争议,但大体上来说还是成立的。把这些时间简单称之为被浪费掉了,是值得商榷的。

之所以反对缩短学制,更重要的一点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几乎没有这么做的。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教育是三个大指标中的一个,而评估教育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平均受教育年限。据最新的2016年版HDI排名,排名前列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25岁之前受教育的时间)都在12年上下,这是因为很多年纪大的人受教育年限比较短,中国的这一指标只有7.6年(数据有争议);更重要的是看预期受教育年限,可以理解为如今的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排名前列的国家或地区这一指标达到了17年、18年上下,澳大利甚至达到了20.4年——相当于5岁不到就开始上学,一直上到25岁,而中国的这一指标也只有13.5年,跟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而看HDI这张表,其实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发达程度与受教育年限有密切的联系。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2015年排名,排名前列的国家和地区人均期望受教育年限都很高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2015年排名,排名前列的国家和地区人均期望受教育年限都很高

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太长,没有必要,可以增加高等教育的年限。但事实上,发达国家也基本都是12年的基础教育,也都是18、19岁才上大学。而在国内的教育界,呼声也是延长义务教育,把义务教育覆盖到整个基础教育的12年,向发达国家看齐。经合组织(OECD)关于教育的报告中,也都把教育扩张视为成就,视为数十年来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而且延长教育年限的好处也是经过科学论证的。根据2009年的调查,经合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最新证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65个国家中,58个国家至少接受了一年学前教育的15岁学生比从未接受学前教育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即使考虑了经济社会背景。

发达国家的年轻人不仅跟我们差不多年纪上大学,而且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往往有Gap Year,就业时间比中国人往往更晚

发达国家的年轻人不仅跟我们差不多年纪上大学,而且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往往有Gap Year,就业时间比中国人往往更晚

在这样的情况下,呼吁缩短学时可以说是与国际先进经验背道而驰,真这么做,恐怕会损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不过,按照一些人的看法,虽然欧美是发达国家,但对教育不像中国人那么重视。认为欧美人需要12年完成基础教育,中国人只要10年就够了。的确,很多小学老师都反映,在小学低年级教授的拼音、汉字乃至外语,孩子往往已经在家里就学会了。而高年级的学生也存在课本知识吃不饱的现象,所以才会寻求学奥数、乃至更高年级课程的现象。因此不少人认为提高课程的知识密度,缩短教育年限完全可行。

但有没有想过,中国人对教育的这种重视,是否本身就是一种“揠苗助长”呢?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应试有关的课程,是否对“教育”两字理解得太狭隘呢?认为缩短学制可以覆盖现有课程的内容,是否可以反向思考,在现有课程中添加应试以外的东西,比如更多的社会实践,更多的第二课堂,来填满这12年呢?

社会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未必都有捷径可走

肯定会有读者有疑问,刚才列举的反对缩短学制的理由,并不涉及“婚育年龄推迟”、“劳动力供给短缺”等问题。是的,因为这些都是衍生的问题,与教育本身没有关系。人应该接受多少年的教育,来更好地全面发展,来应对复杂社会的挑战,在教育学领域是有人去研究其中的规律的,至少目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长比短好。而且不妨进行个简单的推理——人们的寿命在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对艺术、体育的欣赏需求在增加,科技在向前发展,社会的自动化程度在增加,为什么人却反而应当缩短教育年限,苦哈哈地提早进入社会累死累活地工作呢?这是违反直觉的。

只能说,社会的其他方面出了问题,使一些人认为需要通过缩短学制来解决。这个思路是有问题的。比如,婚育年龄推迟,是与读书读太久有关,但有没有可能通过别的方式来解决呢?比如给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婚育条件(降房价、降房租),尤其给女性兼顾工作和婚育创作条件(禁止孕妇歧视),以及改变社会观念(婚育不要与房子、工作绑定)等等。又比如劳动力供给的问题,相比起延迟退休、缩短学制等对劳动者本身不利的做法,提高劳动者技能、引入外劳、投资人工智能等等,可能更应该是优先考虑的选择。

对于教育本身,改善现有的诸多弊端,也能让现有的教育年限不会显得太长。

比如,相比起缩短基础教育年限,可以考虑让高等教育年限更加灵活,像英国的一年制硕士,也能培养很好的人才,国内的一些学校和专业可以参考,不用非得三年。

又比如,在课程大纲指导下,让学校和老师有更大的教学自由度,以此满足“吃不饱”的学生,或者进行一些艺术、体育领域的特色培养。当然,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增加教育资源供应,尽量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让教学有更多自由度,用特色教育填满这12年,可能是比缩短学制更好的选择

让教学有更多自由度,用特色教育填满这12年,可能是比缩短学制更好的选择

缩短学时的想法,反映人们对教育和社会诸多问题的现状很不满,但有时候,捷径未必能解决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与教育有关的建议更是要慎之又慎。

关键词:高中 高中生 教育
  • 高中生守护老人直到急救车赶来

  • 普职融通 职业体验 高中生北交院里“开地铁”

  • 百万扩招高职如何面对

  • IP Man(科创侠)汇桔网助力弘耀照明搭上人工智能“高速列车”

  • 高新区实验中学迎来新学期首批参观团

  • 毕节梁才学校再次跻身全国中学500强 排位跃居261

  • 站外阅读

    热贴排行

    最新发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