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就上学> 资讯 > 高中 > 文章

高中生美文三则

更新: 2017-11-24 16:29:33 | 中国江苏网 

黑白之路生万物

余秋雨在书中写道,曾有外国人对他说中国的颜色总是崇尚大红大紫,他却正色答道,只黑白二色就撑起了中国千年的文脉,铺展一条孕生万物、横贯历史的黑白之路。

余秋雨说的是书法,其实岂止书法?棋盘上,黑白子落盘无声,进退攻守间却是杀伐决断、睥睨天下的汹涌气象,宣纸上,或焦墨皴石,或淡扫出眉黛般的远山,只黑白二色,妙不可言。在中华文化里,横贯千年而依然坚韧的缆索很多,黑白便是其一。黑白之路浮载无数文化奇迹的长河,而它本身必是最大的奇迹。

苏子在壁上画竹时曾戏谑语,“空肠得酒芒角出”,心中峥嵘不平之气“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这黑白二色岂止是“写取一枝清瘦竹”,写的是胸中的意气。水墨层层泅染开来,人生境界也一层层推远,在黑白之路上回落一团浩然之气。

是了,中国智慧中最高远澄明的境界只堪在黑白之路上展开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黑白生万物。大道至简,这种繁华后的洗炼正是风骨所在,是拈花微笑的莫遂于心, 是“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的悠然心境。尤为高妙的是黑白虽简却包含着无穷可能,如维纳斯的断擘,在意义的分岔路口延伸出无穷的去向,而后唯有感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种妙处,相隔黑白之路的千里遥望,古今异曲而同工。相传仓颉造字时:“天雨栗,鬼夜哭”,正道出了文字的魔力——横竖点捺的黑白之简却有道破世间机锋的力量。只是古人运用黑白多取其意而已,大抵崇尚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神韵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泼墨写意的山水,张旭怀素的狂草,皆是如此。

然而,当今社会却不再完全沿袭古人把世界越看越模糊的旧路。同是取黑白之路中的包蕴万象,但求其精确求其实在。黑白不再是烟笼雾罩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再是高蹈远出世外,而走近生活,更真实可感: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微信支付;斑马线的警示安全;黑白照片、黑白电视机的定格瞬间、留驻时光……黑白之路沾了更多的烟火气,正是古代黑白智慧传承中的丰富与发展。

时代在更迭,黑白之路依旧绵延不止而坚韧非常,成为中国文化融于血肉的筋骨脉络。就实质而言,精神寄托与贴近生活异曲同工。正如,西方科学家致力于探索统一四大物理理论,这种将繁包孕于简,纷繁融为统一的黑白之路,无论是科技,还是人文都闪耀着璀璨的中华文化之光。

黑白之路,孕生万物。

黄 昏

傍晚放学,夕阳西下,金光总会洒透那条小巷。

小巷的两旁,一旁是整齐干净的现代化小区,而另一旁,则是低矮昏暗的老房子。

老房子里住的几乎全是老人,一个个瘦如干柴,面部都揉杂在一起。每当黄昏,他们便静静地搬把小凳子坐在一起,面如水一般平静,颤抖得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方言。他们用深邃的目光扫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包括我。每当我瞥见他们空洞淡然的目光,心里总不禁泛起阵阵心酸,处在生命的黄昏,生活也无聊得令人发指。

有一天,我注意到了一位老人,他坐在门口,与其他有不同,手里拿着一把剪刀。走近,他居然在剪纸。用颤颤的手拿着颤颤的剪刀,红红的剪纸抖动得更厉害,我甚至都在担心他是否会剪到手。他忽然停住了,抬头看了看我。那深凹下去的眼球竟发出了如此清澄的光芒,像这夕阳,灿烂得令人睁不开眼。

我不自然地笑笑,转身直走向夕阳,只留下一串长长的影子。

他每天都在低头剪着,像其他坐着谈天的人一样平静。我不愿再打扰他,每天总是匆匆走过,留下一瞥。

那天的夕阳格外刺眼,半边天空都呈现着金光,我只得眯着眼睛走路,前方围了一群人,咦?我好奇地走过去——

是那位剪纸的老人,他竟然在摆摊卖剪纸!那厚厚的一层剪纸,每一张都是他一刀刀剪出来的,每一张都精巧无比,充满了人工的痕迹,每一张火红的剪纸,在阳光的铺洒加底下,都如血液在流淌,都如火焰在燃烧。

偶然听见周围的大妈议论,这老头儿卖剪纸,说是要筹钱陪他老伴儿去北京玩。顿时,周围一片笑声,只见那老头并不生气,用那清湿的目光充满笑意地看着围拥过来的人群,看也不看地将收来钱塞进破口袋。

我买了一张,他只许每个人买一张,他要把更多的精品传递给更多更好的人,从他颤抖的方言中我是这样推测的。

黄昏并不昏,也不黄,它是万丈金光,像天堂的光茫照向世间。无论是朝阳还是下午的炎日,都没有黄昏的夕阳带来的温暖而又夺目的生命旺盛的感觉。

所以,本该是生命中黄昏的他,将黄昏的特点表现了出来,本该是生活末尾的他,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依然有他自己的追求,依然像青壮年一样,有灿烂的生活。

曾无数次可怜过老人,可怜他们浑浑噩噩的生命,可怜他们平淡无味的生活,可从他身上,我才发现,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像那太阳,燃烧热量,所以,生活正如太阳体内的核聚变,无论何时,永远存在巨大的能量。

让我们永远满怀对生活的激情直到黄昏也不结束……

竹 心

当你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你远去了。——题词

屋子里的光线是黯淡的,唯有桌上亮着一盏工作灯,老师傅在灯下专注地雕刻着,一双布满皱纹的苍老的手,看似无力,握起刻刀来却是毫不生疏,刀刀精准,不愧是雕竹老手,外面泾竹堂中摆放着他的制品,件件栩栩如生。

灯下,他捏着一根竹片,细细地打磨着竹片边缘,碧绿的竹子,在他手中更是莹润无比,由他操作,变为玲珑的竹制品。他削得极为仔细,一丝毛糙也不容许,将竹片打磨得光亮照人。

长久的注视使他眼睛疲劳,他停下手中的活儿,揉了揉干涩而苍老的眼,道:“先做这么多。”我惊讶于他的速度,如斯慢,如何经营得了他的生活呢?

他仿佛看出了我的疑虑,嘿嘿一笑,说:“贵精不贵多。”走到外面大堂中,光线一下亮堂了许多,两边的大木架子上,陈列的尽是各种竹制品。有笔筒,竹扇,书签,墙上还挂着竹制的小梯子,十分小巧,可拿于手中把玩。

老师傅看着自己的成果,甚为开心道:“年轻时做得可比现在快多了,一天就能赶出好几件,同行中谁不赞我的手艺好,那时候真是名利双收啊!”

我笑道:“您一定想回到年轻的时候吧?”他却突然收住笑容,摇头喟叹道:“还是现在好,和竹子打了一辈子交道,老了才悟出了一点竹子的真意。你若视它为器物,做出的也只是器物,竹子也有心啊!”

我怔住望着他,想象他年轻时,一双有力的手,高效地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享受赞誉,却渗不透竹心。

“若我多去了解竹子本身,而非外在俗物,想必当时的成就会更高吧。工于技巧而忽略情感,这是疏忽。你瞧,卖得最好的就是那墙上的竹梯子,买的人都想盼着竹子节节高升的彩头,却不懂竹的高洁挺拔,象我当年一样,只顾汲于名利。”

眼前这位老师傅,过尽生命的千帆,却发出类似于苏轼“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概叹。”也许是吧,一味争名逐利,又何尝真正快乐?唯与竹为友,才是对自我最大的肯定。

朴树散花,不知去向。赏花人察觉时,花已散尽。因而,在花未落,月未沉,鸟未喑音的时候,停驻,静听生命的脉息。

作者:赵乔乔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8)班学生

关键词:高中 高中生 教育
  • 高中生守护老人直到急救车赶来

  • 普职融通 职业体验 高中生北交院里“开地铁”

  • 百万扩招高职如何面对

  • IP Man(科创侠)汇桔网助力弘耀照明搭上人工智能“高速列车”

  • 高新区实验中学迎来新学期首批参观团

  • 毕节梁才学校再次跻身全国中学500强 排位跃居261

  • 站外阅读

    热贴排行

    最新发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