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各区一模考试的检验后,考生对自己的备考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平时忽略的一些知识薄弱点也随之暴露。针对高考最后阶段数学、英语和文综的复习,多位专家建议,考生备考应结合一模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回归课本,查漏补缺,构建起全面的知识网络。
京华时报记者张晓鸽张灵
数学【提分关键词】
回归课本不追求难度
避免千人一面的复习模式
最后阶段,数学的复习策略是什么?精锐教育数学教研部金牌教师金馨钰表示,最后一轮数学的复习策略因人而异,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个性的差异、心理特点的不同甚至体质的强弱,为学生制订不同的复习策略,要尽量避免“千人一面”、死板僵化的复习模式,因为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复习方法。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金馨钰认为,更要提倡用“脑子”复习、针对性复习和专题性复习,在知识的结点上狠下功夫。他认为,数学最后的复习应当以课本为本,考试说明为纲。在做练习时,要联想课本上的相关部分,找联系;在解题有困难时,要查课本,解题过程规范格式也要对照课本例题。对课本例题,可以改变设问角度,加减条件,延伸问题拓宽思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也要多留意课本上不太引起关注的知识点,思考这一知识点考的是什么,会怎么考等。他还认为,学生应该重点研究客观题,因为客观题分值约占卷面成绩的一半。客观题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学生应该力争不失分,少失分。
冲刺阶段无需追求难度
金馨钰认为,最后阶段的数学提分要抓住六个方面:第一,公式的记忆。学生可以使用一些辅导资料上的公式表,也可根据自己的做题习惯整理一份适合自己的公式表,记住并明白如何应用。
第二,运算的强化。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计算错误丢分,利用考前这段时间训练运算,提高计算速度,提炼运算技巧,都显得非常重要。
第三,基本应用。建议基础较差的学生在熟练记忆公式的基础上,再对照往年高考、一二模试卷上的基础题进行巩固。
第四,错误攻破。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虽然时间有限,不能完整地整理错题本,但也要对日常练习的试卷中的错题经常温习,将同类型的错误分类出来。
第五,不追求难度。一模之后,成绩在120分以下的学生,一定要摆正心态,只要把基础的能拿的分全拿到了,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数学成绩了。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要避免过于强化创新题的解题思维,而干扰到常规题的思路。
第六,注意考场技巧。一模之后,是集中训练考场技巧的最佳时间,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一定的答题技巧。
英语【提分关键词】
查漏补缺狠练听说读写
查漏补缺提升阅读能力
精锐教育英语教研部金牌教师申秀娟认为,最后阶段的英语学习重点应该放在查漏补缺、强化专题训练上。申秀娟建议,考生应整理做过的试卷,建立错题档案,弥补知识漏洞,然后进行强化记忆和训练。比如在建立错题档案时如果发现在非谓语动词、从句方面出错率比较高,就应该重点强化复习。
就提高英语成绩而言,申秀娟认为,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最关键的。提升阅读能力可通过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来实现,比如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此外,还要通过阅读科普知识、人物传记、历史文化、新闻报道等文章,从归纳文章主旨大意,查找具体细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理解作者意图和态度,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对文章的深层理解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判断推理、分析归纳、逻辑思维、概括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申秀娟建议考生,在冲刺阶段每天有意识地阅读两三篇文章,熟悉不同体裁、题材文章的写作思路,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减少失误。
按知识体系确定复习中心
申秀娟认为,进行英语系统复习之前,心中要有数。首先要按照知识的体系来确定系统英语复习的中心。比如将学科知识点以图表的方式呈现出来,将纷繁复杂的知识点图像化为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提前从整体上掌握某一学科中高考考点,及时找到薄弱环节并适时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高效率,提升学习力。
申秀娟建议,最后阶段,考生要认真研读高考考试说明,特别是所列的词汇表。对每一个词都要做到会念、会写、会译、会用。至少完成综合模拟试题10-20套,做听力练习题30套,每天阅读文章4篇左右(在半小时内完成),每天练习写作英语5-10句话,背诵6-7篇小短文。
“为什么把听、说、读、写训练放在首位呢?这是由高考试题的特点决定的。只有具备了很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才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申秀娟说,4月中旬到5月中旬前是英语复习的综合训练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及应试能力。5月中旬到高考前则是冲刺调整阶段,考生应逐日细化复习、回顾错题,选取有价值的高考模拟题来练习,以练速度、准确度、卷面整洁度和心态为主。
文综【提分关键词】
巩固基础不宜打“题海战”
>>政治
合理用好一模实现提升
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三十五中文综教研组组长佟长海介绍,对于政治学科的备考而言,绝不是简单地考背诵知识,而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近几天,各区一模考试成绩将陆续公布。佟老师认为,考生应学会理性看待一模成绩。一模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分析和诊断,通过考试查漏补缺,采取针对性的复习措施。目前考生在政治学科上暴露的问题多集中在:基础知识掌握、落实不到位;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观点原理和材料分析对不上号等。此外,答题中的规范准确性和逻辑表述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考生答题时都是简单堆砌知识点,缺乏逻辑性。
针对这些问题,佟老师建议,最后阶段的复习不宜采用“题海战”。他建议,考生可把各区的一模试题和近三年北京卷高考试题进行整合归类,将相同主题的试题整合在一起。如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不同区可能都会考到这一热点,但命题角度、试题材料、答案设置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可把这些相似的题进行整合,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
佟老师表示,一模之后的复习应注意落实基础知识,高考的得分点有50%-60%都属于教材原话,因此考生在写答案时,一定要写教材的原话。在强化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在理解和应用上多下功夫。比如考物价问题,就要马上想到教材中有关物价的知识点;看到资源环境问题,就能马上反应到教材中有哪些知识点与资源环境有关。
>>历史
最后冲刺注意三方面
西城区学科带头人、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三历史教师孙玲玲介绍,高三最后阶段历史复习应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要建构一张紧密的知识网络。一模之后,考生开始进行二模复习,应针对一模暴露出的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土地制度的变化、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把它梳理成一条大的线索,在梳理线索同时,一定要几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有中就要有外,有古就要有今”,这样才能把这个网络搭建得更加完善和充实。
第二,主观题复习多下功夫。孙老师介绍,主观题一直是考生的失分项,目前北京高考中出现的主观题主要有四类:分阶段题、解读题、论述题和主题题。考生在做分阶段题时一定要掌握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一定是前后一致,贯穿事物发展始终的。答解读题则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什么”,对现象归纳概括;第二步“为什么”,说清楚每个阶段和事物发展的原因;第三步“怎么看”,概括事物发展特点及影响。对于出题形式最多的论述题,学生应学会提取论据和观点,史论结合分层答题,最后再进行总结。考生还要学会化解主题,从题干中提取关键词,结合史实展开论述。
第三,训练考试答题节奏。孙老师表示,文综涵盖历史、政治、地理三科,150分钟的时间要做完这么多题,时间非常紧张,因此一定要掌握好答题的节奏,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影响到整个文综的成绩。她建议考生在平时答题训练中不要选择性地做题。
>>地理
重基础抓主干多看图
北京三十五中高三地理老师孔令惠介绍,一模考试结束后,各科老师都会以主干知识和学生考试暴露的问题作为依托,开始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
孔老师介绍,以这次西城区一模为例,学生反映出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地理事物分布的特点如何描述,学生得分率在50%左右。针对这一薄弱点,老师在后面复习中会将各种地理事物分布特点如何描述作为专题进行复习,进一步巩固练习。
而对于学生,最后冲刺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把备考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针对学生的地理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孔老师将学生大概分为几类,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备考复习。对优秀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某一个地理话题,总结和梳理同一类问题和答题思路。对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采取两人一组,以高考说明中地理考点为基础,相互讲解考点,巩固基础知识。课堂上,老师要改变原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采取学生说为主,鼓励学生提问,针对模考中出现问题互相研讨,然后一起归纳对某一类问题的答题方法。
孔老师介绍,相比文综其他两科,地理考查的内容比较灵活,地理的学科特点是每个地方都具有特殊性,学生学了很多普遍性规律,但高考中地理考查的多是差异性,就是每个地方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在平时复习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定位不准,不认识图形,记住的知识点不会用,因此考试中容易在区域地理知识上失分。她建议,学生复习时要注意区域地理位置的确定,学会认地方,要在高中系统地理比较扎实的基础上,还要复习好区域地理。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时,一定要借助地图来复习,最好自己会画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