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9日上午,青岛39中高中历史组全体教师历史学科教室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项目式教学历史研究组指导的高端备课。参加本次高端备课研讨的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侯桂红老师,北京市丰台区教研员吴波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黄蕊。
研讨开始后,首先由青岛39中历史组曲鹏老师发言,曲鹏老师就高中历史组在项目式教学推进过程中进行的尝试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曲鹏老师指出,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带动全国范围内的高中课堂改革探索。这对于各高中乃至是一线教师而言都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遇。随着本学期历史组对于项目化教学更进一步的深挖掘,最终形成了项目式教学应该是走出课堂训练历史能力的重要途径的认识,应该以一个课题的形式,确立一个研究对象,聚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意识与人文素养,通过项目化的探究形式,培养学生对时代和历史发展有脉络性的个体认知与总体把握。
之后由高一历史组的胡晓凡老师和曲鸿飞老师分别针对具体案例展开关于项目式教学的说课。胡晓凡老师的说课主题为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初探,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展开论述,并指出进行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探索的目的就在于基于课程课题化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提出个人所理解的课程课题化,就是对课本内容进行再整合,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点进行深入的探究,以求以小见大,这又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说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必须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不与时代脱节。
曲鸿飞老师选择的主题是 站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以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为例 ,从课题背景、教学立意、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曲鸿飞老师针对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引申出这样一个课题,并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四个方面,每个方面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提高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最后,曲鸿飞老师向专家提出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发现的几点问题,即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板块与板块的结合如何更为紧密;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材料搜集与释读能力如何有效突破。使专家的教学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
两位老师说课结束后,39中高中历史组老师向专家提出自己在推进课程课题化改革中所遇到的难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为 如何在高中阶段将实际教学与课程课题化改革较为完美的进行结合 ,北京市丰台区教研员吴波老师针对两位老师的说课以及该问题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吴波老师指出,一切的改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教学服务,课程课题化改革不得脱离实际教学的根本。因此在进行课程课题化改革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即针对这一学期的内容首先规划出适合进行课题研究的课程,在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程改革,这是行之有效的改革。此外,教师在进行课题化研究中不必太过强调学生收集史料的能力,因为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难题,要想培养学生的史料史证素养应当更关注学生阐述史料的能力。
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侯桂红老师针对具体的说课流程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指导意见,对说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侯桂红老师再次强调了改革不能脱离课堂教学的实际,并且针对两位教师说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导。侯桂红老师非常强调历史教学的严谨性,指出教师在课堂上的观点必须有依据,不得想当然,要将历史教学做到更加科学严密,做到论从史出。最后,侯桂红老师提出,进行课程课题化教学中,选择的点不宜过大,应当首先对学生应当掌握的整体知识脉络进行一个概括,使学生在有着宏观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微观探索。在学生探索之后,教师还必须进行有效的概括总结以及归纳升华,以此使学生对知识形成由线到点最后到面的整体认知。
与两位专家的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使39中历史组的全体老师受益匪浅,马国旗老师和任存娣老师表示,这是对青年教师的一个极好的指导,对于未来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次研讨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我们的难题,给我们未来的教学探索指明了一条道路,我们定会趁着改革的东风,实现历史教学的创新改革,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
撰稿人:胡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