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老人当着大学生的面展示剪纸技艺。
本报6月19日讯(记者 田小丽)“这是喜鹊登梅,寓意为喜事临门。”“这是农村嫁闺女贴在碗上的,叫‘蟾攀桂,女婿爱’。”“真好看,有意思!”今日上午11时左右,在山西传媒学院图书馆一层展厅内,6位来自汾阳农村的老人操着一口汾阳话,指着桌上的剪纸作品这样介绍,大学生们赞叹不已,并拍照留念。大学里请来农村剪纸艺术家办展览,这种情形不多见。活动的主要负责人王蕾老师介绍,这次活动是广告学创意策划专业学生的一项课题——剪纸非遗传承活动。山西剪纸是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飞剪走纸之间,包含了特有的地域习俗和人文心态,值得重视和推广传承。这个课题是学生们想到的点子,学校也很支持,目前他们计划把剪纸艺术进高校做成一个文化传承公益项目,以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为跳板,将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在更广泛的区域内传播下去。
据了解,从定内容、选作品、走访老艺人到拉赞助、布展等一系列流程都是学生们自己组织协调的。6位老人是今天一大早从汾阳坐车赶过来的。活动开始后,老人们围坐在一张长桌旁,拿起面前的红纸、自带的剪刀,各显身手,各展才艺:你剪一个“寿”字,他剪一个“喜”字,你剪一个“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他剪一个“虎登山,生了儿子做大官”……一上午的时间里,展厅里人声鼎沸,惊叹声连连。
68岁的张虎英是6位老人里年纪最大的。虽然她耳朵有点背,但边剪纸边唱民间小调,很有特色。老人们出手很快,每幅作品都惟妙惟肖、浑厚古朴,作品背后的寓意是和美富贵,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受到老人们的感染,参加活动的老师、学生们也拿起剪刀,试着发挥,或对着自己的作品哈哈大笑,或请教老人们修改一番。
说起在大学校园展示的感受,老人们都说很紧张,一直在农村待着,遇上节庆日或有人家婚嫁,帮帮忙或者自己娱乐,从没想过能靠着这项手艺出了汾阳来到省城剪给大学生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