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子墨
高考刚结束,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测试开始了,其中有一些“烧脑题”是这样的——山东大学考题:黑板和厕所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井盖都是圆的?南京大学考题:“梁祝化蝶”为何不化比翼鸟?为什么屈原的画像是瘦高的?华南理工大学考题:用物理知识解释“狮吼功”……
相比至少从省一级范围统一命题、依照标准答案统一批改的高考题,自主招生的题目无疑赋予了学校更大的自主性。学校也大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气质相投、思维对路的学生。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题看似“烧脑”,但没有标准答案,而且脑细胞的奔涌方向是正确的:调动常识与经验,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兴趣所在,以任何逻辑连贯、自圆其说具有思考深度的答案作答即可,而不是将脑细胞用于迎合出题人的心思,打磨出圆滑成熟的“套路”。
其实“烧脑神题”并非新鲜事物。陈寅恪先生就曾在文科考试中,出过一个对对子的“烧脑题”,题目是“孙行者”,要求学生对出下联。陈寅恪自己说这题主要考查词性、平仄声调、语汇和思想内涵,而他理想的答案有“祖冲之”“王引之”“胡适之”。细细品味这些“烧脑题”,它们的可贵之处在于有一股书卷味儿,展现了知识的包容性与多义性。同时,让“启发思索”代替了“给予知识”,让“发现价值”取代了“赋予意义”。高校老师和学生跨过了“标准答案”这一中间屏障,直接达致了思维的对话。
从某种程度说,自主招生的“烧脑题”也可成为展现大学精神的一个切入口,是大学求知求真所应呈现的样子。甚至,大学入学的“烧脑题”,也传达出一个信号:它们可视作人生阶段区分的界标。中学以前的人生,评价机制是相对单一的,规则也是清楚明晰的;在进入大学之后,无论是求学抑或是将来步入社会,面临的多是一个多义性、开放性的广阔世界,将不复存在一个确定无疑、权威可靠的答案,人生的方向将从“接纳”转向“寻找”。知识也好,意义也罢,重要的是在过程中细心寻找与自我建构。
这是大学的魅力所在。如今颇为流行大一和大四的对比照:从整齐划一、“灰头土脸”的高中模样,变为各具特色、自我欣赏的大学样貌。往小了说,是学生们爱“捯饬”了;从另一层面看,何尝不是对知识的涵养、人格的养成、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大学,也是一个启迪人认识自我的过程,起点就从思考问题的思维转换开始:梁祝化蝶,“我”怎么看,而不是答案怎么说。
当然,这些“烧脑题”是否足够科学,是否还有改进空间,也是可以讨论的。但众多高校不约而同地亮出了“烧脑题”,至少可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大学精神的共识:真正的知识,是需要打开“脑洞”,展开想象的。德国诗人布莱希特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之一。”希望“烧脑题”所展现的精神舒展的态度,也能广泛辐射,愿全社会都能品尝思考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