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ESI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排名进入全球前1‰(千分之一),这是该校自“农业科学”之后,又一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据初步统计,中国大陆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达到2个的高校共有19所,江苏省有3所,分别是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农业类院校有2所,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
据了解,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是由世界著名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基于汤森路透引文索引数据库(SCI/SSCI)于2001年推出的一个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ESI针对22个专业领域,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6大指标,通过10年来的数据统计对国家或地区的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等进行全面衡量,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学术评价指标之一。
南农大人文社科处处长黄水清告诉记者,通常认为,某机构某学科ESI排名进入前1‰,相当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此次ESI统计是基于2007年至2017年十年的数据,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被收录论文3238篇,总引用次数27993次,全球排名第108位,进入世界前1‰行列。记者从该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获悉,目前,南京农业大学已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排名,分别为: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说,ESI主要统计的是学术论文,对于大学来说,开展学术研究与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是统一的。科学研究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基础研究取得突破,应用研究才能做得更好,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重大问题。他以该校重大科研成果做比,水稻育种团队的研究,在《自然》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同时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作物疫病团队发现了病原菌全新致病机制“诱饵模式”,在《科学》期刊以研究长文在线发表,为开发能诱导植物广谱抗病性的生物农药指明了方向。南农大科研院院长姜东告诉记者,“十二五”以来,南京农业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都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范例,既产出了高水平论文,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者:沈杨、许天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