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每逢周一下午,厦大软件学院2016级本科生曹育娟早早来到海韵教学楼阶梯教室,准备上“思政课系列”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前排的位置早被先来的同学“捷足先登”了,曹育娟只能在教室后几排的位置坐下。
像这样需要抢位的“思政课”,在厦大并不少见。老师们将思政课上得“风生水起”,出勤率、抬头率通通不再是问题。
按需“备菜”:为学生量身定制思政课
“中国经济增速和大学生就业有何联系?中国梦得到实现的标准是什么?”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讲教师石红梅的讲义,记录了来自学生的上百个问题。这些年,开学第一堂课,收集、梳理、分类学生关注的问题,已成为石红梅的“固定动作”。
“必须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然后再根据思政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菜品’,只有这样菜才能合他们的胃口。”石红梅的做法是厦大思政课“问题导向式专题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4年,厦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正式启动实施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工程,在本科四门思政课中全面推行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新模式。每学期初,思政老师通过网络征集、课上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入剖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们“想听”的问题,经过分析提炼,形成既有针对性又系统化的教学专题。
改革后的专题式教学采用教学讨论、集体备课的方式,将思政教师队伍分成若干个教学团队,老中青教师聚在一起共同商议教学方式、教学专题。每个教师一个学期只讲授一两个自己“拿手”的专题,并在学校该年级各班进行循环。这样,教师对专题的内容就能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能对教学专题的案例等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做到专题内容既满足学生的关注点,又不脱离教材本身,真正实现了由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蜕变。
精心“上菜”:不只做知识的搬运者
周一曹育娟上的那节思政课,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教室里,同学们争辩不断,任课教师苗瑞丹却不急于给出结论。讨论、辩论甚至是争论,渐渐成了厦大思政课的一种学术常态。教材中的理论在老师的“演绎”下,转化成一个个现实问题,以辩论、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很多学生都觉得这样的思政课上得很过瘾。
为了提升思政课的“魅力”指数,厦大开创了“集体听课”制度。党政管理干部、各个教研室教师代表组成团队,深入课堂一线了解教学情况。听课后,再集中讨论,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相互听课学习中,老师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在互动中实现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
“思政老师不只是知识的搬运者,而是授业解惑者。同样,思政教育的重心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思辨过程。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多视角、多维度进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思考,然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思政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和山如是说。而这也是该院全体思政教师的追求和教学理念。
组合“配菜”:让理论指导实践
“半个月的社会实践,我们走过数个村镇,采访了几十位村民、村干部,实地感受了中国当代农村的历史巨变。我们发现思政课上的理论不再是我们试卷上的考题,而是真正为民造福的理论政策。”厦大2015级法学院本科生陈晓萍在该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优秀成果汇报会上这样说。
去年7月,陈晓萍选修了《社会调查方法论》课程,参与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叶兴建指导的思政课社会实践调研组,尝试以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来研究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实践队由来自8个学院的23名学生组成,共分为6支队伍,深入贵州、湖北、福建三省一市五县开展扶贫调研。这样的实践调研课程,是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厦大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下设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既有覆盖全校本科生、与长学期课堂教学同步推进的课题式社会调查,也有在短学期及暑期进行的,以全校选修课形式呈现的重点实践项目。5年来,学院先后设立实践教学调研基地10多个,实践教学站点达160多个,累计有2.7万多名学生组成了2400多个小组参与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他们的调研足迹横跨全国31个省份160多个县(市、区),形成了2377份调查报告,其中数十份以咨政报告的形式被省部级批示、采纳。同时,学院还结合自身科研发展主线特别是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重点培育了十多个长期研究的课题。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9日 04版)
[责任编辑: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