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就上学> 资讯 > 大学 > 文章

扩大人才朋友圈 天津高校这么做

更新: 2018-08-02 16:40:59 | 中国日报 
今年暑期,天津各大高校也铆足劲头,掀起了新一轮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热潮。与以往仅注重物质“刺激”,给予高额科研经费、安家费,解决子女入学和户口等“硬件”不同,新一轮的“寻人”计划变得理性而务实:更重视政策软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建设;更加注重科研生产一线“风吹雨打”对人才的锻炼培养。

南开大学:“双聘”吸引更多“外援”

日前,南开大学统计学科建设研讨会暨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马志明被聘请为首任院长。与以往二级学院院长非“自己人”不可,首任“掌门”马志明人事关系等并没有转隶南开大学。这得益于南开刚开始推行的包括“双聘院士”等新一轮人才引进新政策。马志明也是南开实施这一人才新政后的首位受聘者。不求人才所有,但求人才为我所用,南开人形象地把这一制度比作足球市场上的“球员租借”。

为了持续增强人才吸引力,7月13日,南开大学正式推出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改革新举措: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达国家国家级院士和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的学校高端人才岗位申报者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无需经学院(单位)教授会议审议、校外同行专家评审环节,可直接报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鼓励支持各学院自主引进学科顶尖人才,对于学科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的引进,可直接走学校的“绿色通道”,采取“一事一策”灵活方式,经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就可制定系统的聘任和待遇支持方案。

“追求卓越是我们人才工作终极目标。”7月23日,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加快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和学科领军人物,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推进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实施非常重要。”

“通过设置‘双聘院士’岗位,引进更多两院院士来学校工作。我们希望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优化引进环节,提高人才引进效率。”南开大学人事处处长张伯伟介绍说:“推行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举措,使得引进人才的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在引进高端人才时,简化了相关引进程序与环节,适当减少了外审环节,在避免信息外露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们引进人才的速度,提升了人才引进工作的竞争优势。”

在张伯伟看来,南开这一轮人才新政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简单,可操作”。对此,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红文深有感触,他说:“以前人才引进和评定工作时间拖得长,其中有人才就耽误流失掉了,这次新的政策举措,对于二级学院,尤其是相对偏僻冷门的专业快速引进人才非常有利。”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记者了解到,人才引进政策推出后,南开大学还将围绕定岗定编、新聘期岗位聘任、绩效考核体系和绩效奖励办法等陆续推出更多改革办法。

天津大学:借力培养青年才俊

7月16日下午,天津迎宾馆,一场名为“推动工程科技区域智库建设的”研讨会在此举行。会后,一个名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天津研究院”的全新科研学术机构也因时而生。研究院将以建设国家高端科技智库作为核心任务,吸引聚集高端工程科技人才,形成中国工程科技新高地。而这一研究院挂靠单位正是百年老校天津大学。

“天津研究院的挂牌成立,是学校‘请进来’人才培育政策的最新体现。依托中国工程院的人才智库资源,也将加速学校工程技术相关学科青年人才培育和成长。”7月23日,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对记者介绍说。

与一墙之隔的南开大学不同,为了扩大学校人才“朋友圈”,天津大学不断加大与包括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在内的一大批海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合作,并借他们的力量加速学校的青年人才梯队培育和建设。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天津大学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探索各种人才引进新模式。如今,为了引进培育更多学科带头人和未来储备人才,学校又明确把“走出去”“请进来”作为“招贤纳士”的重要手段。

“请进来”即学校每年举办两次“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邀请海内外青年人才来学校进行参观和交流。并借助论坛,积极宣传学校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的“北洋学者英才计划”;“走出去”是指拓展海外招聘渠道,与海外知名高校学联CSSA,招聘举办国大使馆、当地校友会以及优秀自费留学生评选机构等密切合作,从多渠道吸引和延揽优秀人才加盟。

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天津大学就先后举办了9场海外直聘会,范围覆盖美洲、欧洲、亚洲、澳洲,共10个国家,青年人才引进同比增加了34%,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就达到5人。

天津工大:面向一线培养“土专家”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化学学院老师严峰特别看重自己“科技特派员”这一头衔。他带领科研团队到大港油田采油一线考察调研,反复试验,最终发明了“石油采出乳状液综合处理技术”,实现了原油脱水和污水净化一体化。采用这项新技术后,大港油田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还能节约25%的成本……

和严峰一样,如今许多天津工业大学的老师都特别看重自己一线的经历,这得益于学校推出的“借助科研成果转化反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计划。作为一所市属高校,如何在新一轮人才队伍建设中不“掉队”?天津工业大学把眼光聚焦到了校园内,围绕着学校的优势学科和院系,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新需求,激励科研人员到生产第一线“栉风沐雨”,借此走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新路。

“工程电磁场与磁技术”创新团队的科研成果“基于风光互补智能微电网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已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无线充电产品,使企业新增收入2000余万元;“新型纤维及非织造材料”创新团队研发的“实维编织复合材料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嫦娥”“神舟”等航天飞行器上……在新的人才政策指引下,天津工大的336名教师先后走出实验室和课堂,累计为300多家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经过生产一线的“淬火”,各类学科带头人才脱颖而出。截至今年7月,天津工业大学累计获得13项国家科技奖,形成了与行业、产业密切相关的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等9大特色优势学科,申请到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00余项,获批到位科研经费2.5亿元,工程、化学、材料和数学4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前1%。
关键词:天津 高校
  • 天津大学实现反射式手性全息成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准大学生的夏季学期:提前体验大学专业课程

  •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北赛区预决赛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

  • 考研择校:31个省市自治区的排名前5的实力大学

  • 天津本科批次录取结束 高职分数线确定

  • 天津应届大学生求职 平均期望薪资5327元/月

  • 站外阅读

    热贴排行

    最新发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