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创建于1958年10月,经过40多年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体育学为主体,融教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教学、科研、训练成绩显著的体育院校。建校至今,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体育人才两万多名,其中包括容国团、陈肖霞、梁丽珍、梁伟芬等老一辈著名运动员及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冼东妹、
广州体育学院创建于1958年10月,经过40多年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体育学为主体,融教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教学、科研、训练成绩显著的体育院校。建校至今,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体育人才两万多名,其中包括容国团、陈肖霞、梁丽珍、梁伟芬等老一辈著名运动员及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冼东妹、杨维、张洁雯等新一代体育精英。
我院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5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及下属全部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医学门类运动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培养单位。学校现有教授49人,副教授110人,博士生导师多名,硕士生导师近百名,在校研究生400余名(包括港澳台研究生)。原游泳世界冠军贺慈红2004年毕业于我院并获得硕士学位,著名运动员冼东妹、董兆致、白洁、高峰等目前正在我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行政管理及科研工作,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中心、图书馆等公共服务机构;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各类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配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训练设备。
学院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名牌专业,1个省高校教学重点实验室,设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健美操训练基地、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广东省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社会体育项目研究中心,并与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体育局共建“研究生培养与科技服务基地”。学院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若干运动项目的高、中、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单位,并具有一级裁判员、一级运动员审批权。
“十五”以来,共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研究课题50余项,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获省部级奖项13项。
学院具有广泛紧密的国际联系,学术交流活动较为活跃,与美国、澳大利亚、芬兰、英国、法国、葡萄牙、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聘请30余名中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我院从200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十一五”期间,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革与发展,求真务实,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层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努力把我院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的体育学院,成为高层次体育与健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广州体育学院奖学金:
十四、 奖贷助学金设置
1、详情于入学后见我院《学生手册》及相关规定;
2、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也可参加学院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
3、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良、思想表现好,运动成绩突出者,可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或运动竞赛成绩奖励奖金或“黎伟权”奖励基金;
4、在校学生原则上每年可享受10个月的专业奖学金;被选入学院代表队的队员,视其运动等级及训练、比赛情况给予伙食补助、训练经费补助和运动竞赛奖励。
广州体育学院就业情况: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