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0后。上世纪70年代末的。 记忆中的暑假,累并快乐着。 和小伙伴一起的时候,最喜欢抓鱼和抓知了。
那时候的小溪还很清,有着水草和鱼。在浅浅的小溪里追逐游鱼,逮到一只红肚皮的小乌龟的惊喜,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也去树上抓知了。抓了后用小绳子绑上一条腿,让它在屋子里乱飞……
乡村里长大的孩子,记忆中的暑假绕不开一个“双抢”。
现在的孩子估计不太清楚什么是“双抢”了——当年农村里都是种两季的稻谷,分早稻和晚稻。暑假里最热的时候,就是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时候。顶着三四十度的高温,割稻子、扮禾、收谷子,然后,隔天等田整好后又开始插田。头上是白花花的太阳,脚下是烫脚的烂泥和白水……对了,还有全程“陪伴”的各种虫子。割稻子的时候,各种绿色的黑色的小虫子小蜘蛛爬满一身;插田的时候,水里吸血的蚂蟥足足有手指粗。
搞完双抢,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帮家里晒谷子了。每天在烫人的晒谷坪里坐着守着,防止鸡鸭和麻雀偷吃谷子;再每隔半个小时将谷子翻动一次,确保晒得均匀。 除了这些,帮家里挑水也是一项重要工作。那时候我爸在外地工作,一个月才有4天探亲假。妈妈搞双抢很累了,家里挑水的事情就由当年不到10岁的我和姐姐承担。那时候没有自来水,每天早上和下午都要去一里外的水井里挑水。一桶挑不动,就挑半桶;半桶都挑不动,就两姐妹抬回去。
父母不会给零钱用来过暑假。都是自己赚。 女孩子们就去山上采细叶香、淡竹叶,捡蝉蜕,去茶园里采茶叶;男孩子就到冰棒厂里去贩冰棒,送到田间地头,赚三五分钱的差价。自己赚的钱就归自己支配。 出去旅游?从来没有这种时候。小时候筹划着到离家十里外的大山的“雷打石”玩一趟,就是“旅游”了。 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跟姐姐一起去小溪里抓鱼。在水里感知到逮鱼的鱼篓很重,以为抓了一条大鱼,提上来漏干了水一看,一条小孩子手臂粗的水蛇在鱼篓里扭动……吓得我们魂飞魄散,扔了鱼篓就往岸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