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号“冰川思享库”(ID: ibingchuansxk)
当有一个姑娘在他们的面前说出对于真实世界的感受时,这些活在真空世界里的人就会变得浑身上下不好受。
“为什么来到马里兰大学?”——一位年轻姑娘作为学生代表在学校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自问自答了这个问题。
态度并没什么过激,表述也没什么不妥,只不过说的内容伤害了部分人脆弱的情感,最终引来了网络踩踏。姑娘顶不住压力,不得不在社交媒体上公开道歉,向“民意”屈服。
姑娘是毕业了,姑娘的美国同学和中国同学也都毕业了。从各种报道和舆论看来,她和美国同学更加志同道合,和中国同学则不相为谋。
从绩效考核的角度看,大家都是成功的,毕竟120-130个学分的毕业门槛是实打实的。但从教育的角度看,这些学分却衡量不出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包括观念的宽容度、行为的独立性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才是教育的核心或本质。
▲家长们都在指望什么?
不知道那些在场的中国父母们听到演讲时——如果他们听得懂的话——会作何感想,也不知道他们在退场后与子女对此是否有所交谈,不过我最好奇的是:他们所希望子女接受的教育是否如己所愿,帮助他们实现了对于子女的期望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1978年谈起。
改革开放后的公派留学
1978年,中国政府决定结束将近三十年的闭关锁国政策,启动改革开放。为了迅速缩短自身与世界的差距,当时的领导人邓小平决定采取积极的人才政策,正式向美国派出留学生——第一波派出的人数为52人。
1979年1月,邓小平正式访美。无论从中方还是美方来看,访美之旅都是成功的,因为在此之后,中美双方加大了各种合作往来,尤其是人才交流方面,双方都接受了更多的留学生。
从中国的角度看,派留学生出去是件好事,因为一旦回来,他们就能凭借自身的学识与才华更好地“报效祖国”。从美国的角度看,接受中国留学生也是好事,因为他们还会带回对于美国的认同,更何况这些人都是精英分子,一旦回国必定占据主流。
不难看出,当时的邓小平对于西方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是有切身体会的,所以我们可以猜到,他对于美国是充满善意甚至敬意的。至于那些留学生,面对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更会怀着一种无比虔诚的心态前往。
然而,四十年过去了,今非昔比。如今的留学生不再以公派生为主,也不背负历史使命,同时,留学心态也已经发生了各种或剧烈或微妙的变化。而这一切,其实都与国民财富的变化有关。
自费留学及其背后的经济账
90年代初的时候,大部分人仍隶属于国有企业或政府部门等公家单位。因为公家单位天然缺乏竞争性,所以效益不高,大部分人的收入也不高。
为了改变这一环境,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国有企业的下岗,政府部门的停薪留职等,希望能借此将一部分人赶到体制外,逼迫他们去另谋出路。显然,改革起了效果,在“市场化”的推进下,国民财富在九十年代迅速积累,一波新贵阶层崛起。
▲中国人真的重视教育吗?
中国人向来重视教育,或者说,重视教育的变现能力。古人有言,“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所以,当这波新贵阶层有钱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多花点钱在子女教育上,比如考试培训、出国留学——事实上,不少留学机构,比如杭州新通等,正是在那段时间开始创办的。
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大约在2001-2004年期间,周边同学对于留学的认识还比较浅薄,没有太多人会觉得出国留学有多大必要。
在当时,我们对于外国大学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印象,心里并不觉得那些传说中的西方名校真比中国大学好多少——当然,这主要是资讯的匮乏所致。我们无知,老师也无知,父母更无知。所以,大家只要考得上本科,也就不会想着去国外读书。
▲不少人把出国留学当作高考的候选
关于高中出国准备读大学的人,我们当时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他们都是买出去的”,意思是说,这是一波没本事通过高考的人,因为无能才会想着“超弯道”。现在想来,这话有点刻薄甚至狭隘,但当初确实是挺瞧不起这些人的。
没过几年,自费留学的观念快速蔓延,大约在2006年前后,我周围有不少同学已经开始准备雅思、托福,希望大学毕业之后能出国读个研究生。2006年,国内从事留学培训服务的最大机构新东方在纽交所上市,比阿里巴巴香港上市还早一年。仅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猜出留学的意识在当时有多普及。
不过那时候,大多数人想的还只是出去镀层金。出国拿个洋文凭,不管学什么,至少英语会好,而且也能出去见识下世面,如果能幸运地找到工作实习,回来顶着海归研究生的头衔,年薪二十万元总有吧?
▲海归贬值早已不是新鲜事
然而,一切并没有这么乐观,因为仅隔几年,海归的抬头已经不鲜了。大概在2010年左右,留学群体迅速年轻化,主体也逐渐从以研究生为主变成了以本科生为主。众所周知,出去读本科的费用要比读研究生要多得多,去英美,基本上是100万元起。
值得关注的是,也正是在2010年前后开始,中国大陆学生在申请海外顶级研究所——尤其是文科和社科——的竞争力在迅速降低,即便是北大清华的学子依然如此
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他们竞争不过那些已经在美国接受了本科教育的中国人。无论是推荐信还是学术背景来看,各大研究所更愿意招收那些来自与自己“契合度”较高的学校的学生。在这些顶级研究所眼里,北大清华的学子抵不过美国本土高校的毕业生。正如邹恒甫所指,在我们眼里一流的北大清华学生,跑到美国那里,顶多算个三流。
▲通过卖房来投资教育成功率似乎不高
事实上,也正因为感觉到国内教育无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极端”,开始勒紧裤腰带把子女往外送。近年来,尤其是2014年以后,随着中产阶级的焦虑开始升级,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父母不惜卖掉自家唯一房产也要把子女送出国读书的例子,希望能“搏一搏”,借子女的留学翻身。
他们的算盘打得比较精,有些甚至会以移民为目标。在他们看来,反正国内房子买不起,如果搏出位,还有机会在国外安家。比如,有些人手中有一套北京或上海的房子,哪怕只有70平米,也能套现个四五百万,拿一百万供孩子读书,剩下的就在美国买房,如果顺利,届时就能移民。
留学生的真空生活
从头到尾,其实大部分家长把子女送出国,算的都只不过是一笔经济账。父母们把子女送出国,并不是因为相信西方的教育理念有多先进、有多好,而是因为西方大学文凭的变现值高。
他们起初想的是让子女通过留学来逃避高考,接着是想通过留学来镀金,后来想的是通过留学占据某种先发优势,再后来想的就是移民。在这番算计之后,唯一没有算到的就是“教育”二字。
▲留学生们应该多去看看外部真实的世界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大多数出国念书的人就跟没出国一样。他们之间互相依赖,建立起了一个真空世界,有意无意地将其与外部更广阔的真实世界相隔绝,并且带着真空世界里的生活经验去理解那个被自己隔离开来的更广阔的真实世界。
出去多年,却一直活在华人圈,英语不会说,基本的英文报纸也看不懂。他们没有多大的好奇心去接触外部世界,每天都在弱智地刷着“北美吐槽君”“北美留学生快报”等之类的公众号,仍旧只会通过微博、微信的豆腐干文章来认识另一个世界。
当有一个姑娘在他们的面前说出对于真实世界的感受时,这些活在真空世界里的人就会变得浑身上下不好受。
他们与那个真实世界的唯一联系,恐怕就是那几个可怜的学分和绩点。只要学分满,绩点足,也就不要指望他们会和外部世界有任何再进一步的联系,因为学分和绩点都是能算出来的,但是“通过接受教育获取理解世界的能力”是算不出来的。
▲留学生们需要学会观念上的宽容、行为上的独立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
既然如此,那么“观念的宽容、行为的独立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这些中国学生心里自然也是不用指望的。而对于他们的父母而言,这更加是不重要的,因为他们的子女已如他们所愿,成为了苏格拉底意义上那头快乐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