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留学生都有过这样的遭遇:父母一看到英文节目,就必定饶有兴致地问“是不是都能听懂?”亲戚带着小孩串门,立刻要让孩子试试英文对话,“听听从国外回来的发音”;老板在文件中碰到任何长且专业的词条,会要求你立刻准确、漂亮地翻译出来。
否则,就要被轻蔑地念上一句:
“嗬,英语就这水平……这么多年,白出国了?”
出国英语肯定好,这是大多数人的认知盲区。
若将语言比作一幢建筑,那么词汇量就是将其垒起的一块块砖石。
在国内,通常对于词汇量的要求是:四级四千个、六级六千个、托福八千左右、GRE一万二左右。
然而你可知道,英语为母语者中,4岁孩子的词汇量已达5,000字,8岁孩子的词汇量在10,000字左右,大多数英文为母语的成年人的词汇量在20,000-35,000之间?
换言之,即使有人骄傲宣称自己“斩词过万”,在真正以英语为母语的体系里,也不过是一个八岁孩子的水平。
2、为啥出国英文还不好?
留学生出国,并非每天都在与外国精英对话。
事实上,留学生在国外的生活圈仍以华人为主,无论饮食起居还是日常消遣,生活中需与外国人的直接沟通的事情屈指可数。
此外,由于国外对隐私的重视程度较高,即使有不错的外国朋友,也不方便出入其私人住所,因此交集十分有限。
有人会问,生活中不方便,那学习、工作中呢?
平心而论,留学生除了平时上课,真正大量使用英文的时间只有写论文和考试。但由于这两项均为书面表达,除非刻意额外训练,否则并不能切实提高人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新加坡留学的Jimmy(化名)称,新加坡的留学生主要来自欧美地区、澳洲、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印尼、马来西亚、缅甸等地。其中,欧美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追无可追不需赘言,连印度、巴基斯坦、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明显比中国学生好。
“我曾经和一些印度的朋友聊过,印度本国学校的教学语言是英语,所以他们有着明显的优势,大家在对话的时候,虽然印度口音式的英语比较难懂,但是他们说英语明显就是脱口而出,比我们流利很多”。
因此,即使留学之前都考过托福或者雅思,但是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国留学生刚到国外时,俨然是英语表达上的“赵括”。
3、留学背景反成劣势?
在大众对海归英文水平的普遍“苛求”下,许多英语不甚出色的留学生求职时有意淡化、甚至隐去自己的留学经历。
小侨认为,这样做法未免得不偿失。
1879年,十四岁的孙中山受长兄接济西渡,写下了“今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的句读。
出国游历,意在体验与祖(籍)国完全不同的生活观、价值观,从中得到启发,丰盈自己的世界观。
这种影响将渗透游历者一生,而绝非简单留于口语。
《职来职往》达人、智立方集团董事长杨石头曾表示,英文只是一个工具,核心还是要靠个人素质来决定。
在他看来,英文水平不能成为对海归的唯一考量,“竞争力来源于对专业的深度精通。如果单单只是英文好,那么适合的工作只是翻译文件,而非核心创造类或研究类工作。”
以此来看《欢乐颂》里的曲筱绡,上至整合资源、寻找商机,下至谈判、运输、监工、管理,她都做得头头是道,大气与细腻兼具。
这样的人才岂能仅因英语平平,就以“草包”论之?
(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作者:周欣嫒,ID:qiaowangzhong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