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就上学> 资讯 > 高职 > 文章

“华侨华人研究”成为热词(侨界关注)

更新: 2017-12-12 14:16:03 | 网易 

中国侨联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海外文献收集联络点……近年来,全国涌现出一批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专业机构。这些专业机构结合自身的特点,就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某一分支进行深耕,收获了新的研究成果。

燎原之势

近日,福建侨批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侨联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在福建省档案馆举行。近年来,福建省档案馆以侨批档案为载体,设立了福建侨批文化研究中心。

11月25日,中国侨乡文化(黑龙江)研究中心落户黑河学院。黑河学院此前依靠旅俄华侨华人重要通道——黑河为有利资源,积极开展旅俄华侨研究。

11月18日,暨南大学图书馆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与海外16家校友会举行签约仪式,授牌成立16家“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海外文献收集联络点”。签订协议后,暨南大学图书馆将委托校友会收集有关华侨华人、华文文学、华文教育、华语传媒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近些年来,华侨华人研究领域涌现出不少新的研究机构和研究成果。这一领域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整体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说,近年来华侨华人研究领域蓬勃发展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研究成果的数量增多,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在中国知网上以“华侨华人”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可以看出自2010年以来,每年都有600篇以上与华侨华人相关的文献得到了发表;另一方面,研究成果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除了论文和专著以外,大型的工具书、皮书、丛书频繁出现,比如近年来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推出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中心推出的的《侨情综览》等。几本大型的华侨史也已经开始编纂,比如《广东华侨史》、《福建华侨史》等;

其次是多学科研究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以前华侨华人研究的视角以历史学为主,现在已经扩展到了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等;

此外,相关的研究机构越来越多,分布得越来越广泛。例如在2015年,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与位于侨乡广东江门的五邑大学合作,共同成立了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此后,这两所单位积极推动这一项目在各大重点侨乡的发展。目前云南、福建、浙江、黑龙江等省份都建设有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日益强大

“华侨华人研究工作是华侨华人群体所发挥的作用的一个折射”,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特聘教授李明欢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称,“他们自身规模的壮大、影响的增强,推动着更多学者来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华侨华人为中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被不断地肯定和强调。《2017世界华商发展报告》一书中指出,华商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华商经济圈被称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的第二种力量。《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4)》也显示,根据统计,华侨华人在中国投资的企业数量占中国外资企业的70%以上,投资资金数量占中国引进外资的60%以上,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对新时期华侨华人地位和作用的一个重要肯定。

张秀明分析称,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华侨华人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目前,在实施 一带一路 重要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华侨华人是一个重要的依托力量。他们了解中国和国外两种文化社会情况,有融通中外的优势,是中国进行中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桥梁和载体。”张秀明说。

助侨解忧

此前,华侨华人研究领域更多地专注于华侨华人历史方面的研究,但近几年来,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华侨华人的生存现状。

李明欢认为,华侨华人研究主要有几方面的作用。首先是帮助华侨华人群体认识一些现实的问题。面对改革开放以后走向海外的新移民,研究者可以探讨他们所面对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怎样认识这些问题。

另一方面,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可望为我国侨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提供实证基础。最后,通过国内华侨华人学者跟移入国的学界、政界的沟通,可以使移入国对于当地的华侨华人有更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华人 移民 生活 资讯
  • 2018中华小姐环球大赛三甲诞生

  • 日本或将扩大接纳外劳:自民党拟要求完善社保制度

  • 首届米兰杏仁音乐节11月4日强势登陆 打造华人青年文化

  • 第一届“中国文化(澳门)论坛圆满结束

  • 郎云燕参加2018海外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建设研讨会

  • 俄向4万多中国公民发放电子签证 可前往远东

  • 站外阅读

    热贴排行

    最新发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