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就上学> 资讯 > 高职 > 文章

东北女孩创造翼装飞行新纪录 她想证明华人也会玩

更新: 2017-11-04 00:09:23 | 新浪体育 

于音乘着直升机再一次上天了。

2.8万英尺的高空,舱外温度逼近零下40摄氏度。戴着氧气面罩的于音冲着跟拍的摄像师笑了笑,10公斤重的翼装和飞行设备压在这位85后姑娘身上。她面色凝重,不停转动氧气管,调整吸入量。

美国时间9月24日,加州北部的戴维斯跳伞基地。天气晴好,适宜飞行。身穿红黑相间“战服”的于音正在挑战2.8万英尺无氧环境下中国翼装飞行新纪录。今年5月,她刚把中国女性跳伞高度纪录刷新到3万英尺。

于音平时跳伞训练时在高空从飞机上跃下。

训练10年,其中辛苦自己知

跳伞和翼装飞行这两项极限运动在欧美国家很流行。后者要求运动员穿戴拥有双翼的飞行服展开四肢,如鸟儿一样飞翔,这比跳伞更考验掌控力。

在过去几年中,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于音打破了多项跳伞和翼装飞行的华人世界纪录。她戴着印有五星红旗标识的帽子,穿着印有“China”字样的赛服,频频亮相于各大比赛现场,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美国全球广播公司等多家媒体的镜头中。

美国跳伞协会成立于1946年。迄今为止,于音是这个协会里最高级别的华人跳伞运动员(D级)和高级教练。在美国,她是年纪最小、也是唯一一位在册的华裔裁判。

舱门开启,冷空气进来,她打了个冷颤。调整到最佳状态后,于音没有丝毫犹豫,侧身一跃而下。

“自旋了!”气流扑面而来,冲击着于音的身体,绑在腿部的氧气设备使她失去平衡旋转起来。她迅速扭动身体调整方向,最终趋于平稳。

即便现代化的装备可以将跳伞和翼装飞行危险系数降低,但对于音这样想要突破纪录的选手来说,飞行高度往往挑战着人体极限,低温、无氧的环境以及过大的气流都会产生较大风险。

通过近10年的训练,已经能让她比较轻松地应对这些问题。现在,她在高空能娴熟地在跟拍设备前“比心”“点赞”“后空翻”。如果与她一起飞行,甚至可以听到这个女孩发出与平日里一样的爽朗笑声。每一跳,她都会竖起大拇指,给自己加油打气。

少有人知道,厚厚的飞行服和棉质手套掩盖下的伤痕。今年6月,于音的学生在飞行中操作失误撞到她,导致她左手手骨断裂,右手食指骨裂,现在关节处还略微凸起。

伤痕见证了高强度的训练。初学跳伞,更适合欧美人的大伞包在她身上松松垮垮,下落时,惯性让伞包与她的身体产生间隙,胳膊、大腿被勒出紫红色的印子。因为受伤,她在轮椅上坐了3个多月。学习跳伞第二年,她有一次在不足200英尺的低空大转弯,这是大忌,结果狠狠摔落,手掌血肉模糊,3根手指骨折。

美国教练曾想劝退她

2008年,于音来到美国亚特兰大南方理工学院读书,学习金融专业。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跳伞——这是小时候埋在心底的梦。她与教练绑在一起,完成了双人飞行。落地后,她抓着教练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像你一样独自跳伞?”

那时,队伍里没有一张华人面孔,一些人用“Chick”(小妞)称呼她;因为身材娇小,跳得不好,教练还想劝退她,倔强的她回应“我就是想学习跳伞,偏偏跟你学!”

初到美国,她的英文听力并不好,想找中国跳伞教练,但当地的相关机构人员向她比了个“NO”的手势——跳伞教练中没有一位华人。

于音自感拥有两面性格,既有男性的坚韧,也有小女生柔弱的一面。遇到压力,她会偷偷躲进衣橱解闷或是找人撒娇。平日里,她喜欢露出那颗标志性的虎牙,用大笑面对压力。长期风吹日晒,让她皮肤黑了。一袭长发也被她剪掉,看起来多了几分霸气。

接受地面、心理、身体素质训练,学习紧急事故处理,航空法律法规等训练课程。白天,她在学校上课,业余时间学跳伞,几乎每个周末都是在跳伞基地度过的。只要挤出时间,她就去大大小小的店铺中打工,为自己积攒每次练习跳伞需要的几十美元开销。

第1跳,第2跳,200跳,500跳……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她逐一考取了ABCD四个等级证书。

跳伞第三个年头,于音打破了2.6万英尺华人跳伞的最高纪录。

起步于跳伞运动员,层层进阶,参加口试、笔试、跳伞测试和规定的天空项目,到成为教练,最终她受国家队主裁判邀请参加国家裁判选拔,执导中国、美国国家冠军赛。不少人评价于音能坚持,但她自己更喜欢用“自然而然的热爱”去形容,对她而言,坚持带着某种痛苦感,跳伞是发自骨子里的热爱。

在戴维斯跳伞基地上空,穿着翼装的于音展开四肢。她把这身装备视为人生伴侣,“这是我的战服”,几乎每天都要检查和抚摸几遍。

原想进入商界,却爱上极限运动

于音挑战纪录时,正是北京时间晚上10点左右,母亲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她报平安。

因为怕家人担心,起初她骗母亲说自己在学习成为跳伞裁判,不用真的跳伞。家人信了。当母亲在QQ动态上发现她做的事后,直接飞去美国。于音兴奋地在母亲面前展示服装、讲训练的故事,看着女儿深沉的热爱,母亲逐渐妥协,抱着一顶黄色头盔,写下4个字:一路平安。

一直以来,夫妻俩努力把女儿往乖乖女的路线上培养,但女儿天性不安分:她写文章、写歌、搞乐队。觉得大学英语专业太平淡,就选择退学去留学,准备叱咤商界。于音曾在4家世界500强企业打拼,这与父母期盼的当教师的愿望完全不搭边。最终,于音玩起了让家人震惊的跳伞,一飞就是10年。

这个自认拥有极强好奇心的女孩喜欢挑战,并定下目标。前段时间她看《最强大脑》,迷上了魔方王子贾立平,她捣鼓了些时日,现在已经能够在几分钟内复原魔方。她冒出一个新的挑战目标,一边跳伞一边在空中复原魔方。

今年11月,于音将挑战心中的“女神”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地区群山多,时常遭遇气流,温度很低,气象也不稳定。于音说,这次挑战的高难度在于要适应极地环境中的身体感受,也是为了检验整个夏天的训练成果。

专业运动员一年需要完成400跳,她用一个夏天完成了一半。每次,她都利用落地的10分钟休息时间,回看摄像机中自己的动作。她列出了训练计划、饮食计划,任务以日为单位细分,“如果你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就没有十足的把握成功。”于音很坚定。

希望在极限圈展示华人名片

“华人在极限运动圈一样优秀,甚至做得更好!”于音希望展示这样一张国人名片。

10年前,她刚学习跳伞时,队伍里没有其他华人面孔,一些人喊她“Asian chick”(亚洲小妞);当她拿到越来越多的证书,人们开始叫她的名字“音”,现在她有了新的称呼“Rock star”(摇滚明星),美国媒体甚至把“国际最出名的中国跳伞大师”几个字放进新闻标题。去年,于音创业了。她在美国开办了一所只招收华人的跳伞学校,现在她被亲切地称为于校长。

为此,她离职,不再穿着黑白职业装、踩着12厘米高的高跟鞋穿行华尔街和商界大佬碰面,她希望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跳伞事业中。

海拔高度一点点下降,于音看了眼高度表,打开翼装上的降落伞,随后减速,她摘下面罩,喊着“Yes!”摆出了“爱你”的手势。

于音的学生单可羽感触非常深。今年年初,他拿到了A级跳伞证,每一次的完美着陆,不同肤色和国籍的人齐喊“China”为他加油鼓劲儿,“华人多了,女性也多了”。

“国外女孩学跳伞的不少,她们也会像中国女孩一样害怕。”于音说,“环境不同,让国外女孩更容易接触到极限运动。”在她眼中,中国女孩勇敢程度并不低。

这些年,于音为了跳伞已经投入了几十万元。平日教学的学费、比赛的奖金一点点见底,为了挑战喜马拉雅山脉,她尝试联系很多商家寻求赞助,还跟母亲借了不少钱。

现在即便再忙,她也坚持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每天推送自己的状态,每条内容下都有一个小贴士“跳伞安全吗”“学习跳伞第一步是什么”。她希望把在美国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带回中国,与跳伞运动爱好者分享。

但她也明白,随着挑战难度的增加,危险系数越来越高。于音在今年生日当天公布了遗体捐献决定,附加的一项是:把骨灰在高空抛撒。

“新的中国翼装飞行纪录产生了!”平稳落地后,于音大喊出来。

她把这句话发到了朋友圈,后面加了一个五星红旗的表情符号。文字下方配着照片——于音自信地微笑,露出一颗虎牙,背景是绿油油的田地,阳光很耀眼。

关键词:华人 移民 生活 资讯
  • 2018中华小姐环球大赛三甲诞生

  • 日本或将扩大接纳外劳:自民党拟要求完善社保制度

  • 首届米兰杏仁音乐节11月4日强势登陆 打造华人青年文化

  • 第一届“中国文化(澳门)论坛圆满结束

  • 郎云燕参加2018海外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建设研讨会

  • 俄向4万多中国公民发放电子签证 可前往远东

  • 站外阅读

    热贴排行

    最新发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