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就上学> 备战考试 > 考公 > 文章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考前冲刺锦囊

更新: 2014-05-05 22:48:39 | 中公教育 

  2014江苏公务员考试的号角已经吹响,考生们已经正式进入冲锋阶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的你如果装备部精良,武器不够锐利,也会影响战绩,中公教育专家为了各位考生考前加足马力,特将江苏省考申论的基本特点结合应对方案进行考前急训,希望各位考生最终凯旋而归。

  一、原因分析要联系材料主旨来把握“全面、辩证”

  以前江苏涉及原因分析的题目只要求“准确、具体”,2013年提出了“全面、辩证”,还要求分析“深层次原因”,材料中与“群众将机关干部体验活动视为作秀”有关的原因内容也不多,对分析的要求变高了,难度也提高了。

  首先,“深层次原因”是指与事物有关的多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通俗地讲,深层次原因也就是主要原因;但与一般性的“主要原因”不同,深层次原因体现着人对事物起因更深刻、更进一步的认识,不能像一般的主要原因那样有3条5条,而只能是一条两条。分析时,先把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原因作为深层次原因,放在最前面说;随后,对深层次原因做出具体说明,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从几个不同角度去解释,为什么说这是深层次原因,从哪几个方面来看,能够全面地认识深层次原因,做到分析“全面”的要求。

  那么什么是“辩证”呢?从机关用语习惯上理解,所谓辩证的观点、辩证的分析就是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有主有次的。实际运用起来并没有字面上那么复杂,“辩证”还是要和“全面”联系在一起来理解,即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要片面;要相对理解、留有余地,不要绝对地断言是对是错,应该提倡还是应该反对。只要从实际出发,谈出符合事实而又不绝对化的观点就是辩证的、合乎要求的。

  明确了什么是深层次原因,怎样全面、辩证地分析,可材料中没有直接的原因信息怎么办呢?这是江苏分析题的主要变化,也是主要难点。难就难在不易找出原因要点,需要对材料原文有较大程度的引申,联系上下文,通观材料的全篇,抓住主旨来分析造成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题目问的是群众为什么不相信体验环卫工人一天工作的机关干部是办实事的,认为他们是作秀;相关材料虽然没有直接反映群众质疑的原因,但全部给定材料的主旨是干部作风有待改进,同时材料也提供了不少事例表明一些干部失去了群众的信任,比如由于环保执法的不作为,导致环保局长失去了群众信任,棚户区改造和修桥、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一些政府部门不作为、没有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导致这些部门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受到社会的质疑,所有的矛头都指向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表明机关干部长期以来作风不扎实、为民办事不得力,疏远了干群关系,失去了群众信任,以致他们再来上街为民服务的时候,就像总喊“狼来了”的放羊娃再呼叫众人的援助,也无人理睬。所以由此可以总结出,导致干部体验活动被群众视为作秀的深层次原因是一些机关干部长期工作作风不实,失去群众信任。

  只有这一点原因是不够的,这一原因需要从多个角度展开,做出具体说明,才能形成对问题成因的全面认识,使深层次原因有深度、有层次,能让人充分理解。

  这可以把“机关干部作风不实”分解成几个方面,分别来加以评判,联系材料中的事例,说明作风不实具体有哪些表现,例如:

  作风不实的第一个表现是不作为、不办事、不执法,有些政府部门没有履行应尽的职责;第二个是真承诺、假办事,答应群众要办的事,实际上没有办;第三个表现是重形式、轻效果,搞花架子、形式主义,群众没有从中得到实惠;第四个是干部体验环卫工一天活动本身缺乏实质意义,街头清洁服务无法解决群众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列举了这些原因之后,是不是分析过程就算大功告成了呢?还差一步,要做到全面和辩证,还应该给出原则、方向性的思路,即针对这种种原因,应该如何避免作秀,如何实现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群众与干部心连心的良好互动。

  原因分析的最后一句应该是对策性、前瞻性的,指出问题解决的办法与解决的前景,例如:扭转干部形象和群众误解,关键在于按照习总书记要求转变干部作风,坚持实践群众路线,求真务实,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好,形成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群众与干部心连心的互动,重塑干部形象和政府公信力。

  原因分析题可以按照以下结构来作答,以做到全面、辩证:

  原因的总体概括——具体阐释说明(1、2、3、4……)——解决问题的原则思路

  二、启示型分析实际是分析和对策的综合

  以往国考和部分省考出现过启示型的分析,要求分析某个地区、某个国家的某种做法对我国或本地有什么启示和意义,这类题目是先归纳做法,再提炼出启示,升华成更高层次的对策,也就是通过分析,将具体的经验做法升华成启示层次的对策。

  2012年江苏第3小题属于此类分析和对策综合题型,即根据乡村工作值得借鉴之处,给领导写简要汇报,并提出相关建议,指出乡村工作中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属于归纳并分析;提出推广和应用这些经验来加强本地乡村工作的建议,属于对策。凡是要求分析启示、经验、教训、借鉴等对象的,字数又达到或超过300字,无论其是否要求提出建议,均可按分析与对策综合的题型来处理,简明程序是:

  归纳做法并分类——指出这么做的意义——提出借鉴和运用其经验推进工作的建议。

  三、关系型分析包括3个步骤

  有的题目要求对一对或2个以上的概念、项目、方案等相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做出分析,有的作文题就采用概念并列式标题,如“管理与服务”、“执法与服务”、“精神失根与文化建设”,其潜在写作要求是一定要对标题中体现的概念做出分析,阐明两者或数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应当如何看待。

  出现在申论试题中的概念大多是机关常见用词,其关系并不复杂,不外乎并列关系、主次关系、从属关系、对立统一或辩证统一关系、相辅相成关系、矛盾关系、一分为二关系、互不偏废而又有所侧重的关系等。储备几种常见的关系表述——主要还是要理解这些概念的实际意义,能把握其区别,基本能应对试题中出现的关系分析。重要的是在认清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的基础上,用正确的程序来分析,不能只有判断没有分析,或者只有分析没有建议。

  全面的关系分析作答过程包括文章中的关系分析论述,均应包括3个步骤:

  一是判断关系性质,先明确概念、对象,再依据哲学理论和管理常识来比较这些对象,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出判断;

  二是分析具体关系,指出几个概念、对象之间关系的具体情况,它们是怎样相互联系、相互发生作用的,甲乙在一项工作中的作用各是什么,甲和乙又是怎么相互作用的,各有什么促进或制约;

  三是提出协调处理关系的原则,总体上对甲和乙的作用应该怎么看待,如何权衡其利弊,为了趋利避害或使它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应该怎么协调、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筹兼顾还是优先一方、抑制一方,提出简明的对策。

  结构为:定性关系——描述关系——提出对策。

  四、文章要重视灵感的触发,要有点睛之笔

  议论文的写作有三种模式:一种是预制模板,一般是由老师提供的,也有的是自己摸索的,标题怎么写,单标题还是双标题,正文分几段,4段还是6段,5段还是7段,开头结尾有哪些成分、论据和语言有哪些素材,论证方法有哪些,事先储备一些,根据几种不同的出题可能,设计几种对应的套路。虽然阅卷人在否定模板套路,但官样文章本来就是都按一定套路写的,只是发挥的水平不同,对于写作经验不足、写作时间紧张的考生,预先储备的模板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案。

  另一种是充分准备,大量搜集材料、对论题做出深入研究思考和分析,成熟了之后按照想好的论点、结构和搜集好的材料来写。所谓厚积薄发,在充分准备基础上写出的文章往往比较厚实,立论严谨,材料能支持观点,有充足的说服力。但在考场上往往只能做到“大体”地分析思考、“大体”地运用材料,能考虑到议论文应有的因素,不缺味少料就好。

  还有一种是即兴写作,受到灵感的触发,抓住自己灵感与材料、问题之间的联系点,顺势展开,以感悟到的想法为骨干,添枝加叶,一次成型。这种写作方式形成思路快、立论快、组织材料快,抓住了想法马上就从材料中去寻找依据,支持自己自圆其说,效率很高,但写作者要么悟心高,要么机遇巧,能够快速在材料和思想之间擦出火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对问题的感悟和写作敏感的培养,难以适用于多数考生。

  那么大多数考生还是采用就事论事、就材料做引申,在模板、准备与灵感之间寻找平衡的写作方法,在这种常规思路下,要使自己的文章不同凡响,有个一鸣惊人的效果,就要尽量设计好全篇的点睛之笔。

  所谓点睛之笔,不能简单视同一个漂亮的句子,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华丽语句,而应该是一个有爆炸性的观点,或是一个能给人深刻启发的论述,在文章中或者出现在过渡段,或者布置在结尾,正是承上启下、层次转换、总结收束,对文章作用最关键、阅卷者最注意的地方。一旦有爆炸性的观点或表述,哪怕全篇很平淡,就像晴空响起了炸雷,马上能吸引住眼球、聚集阅卷者的视线,使文章得分上一个档次。

  正如引用领导人言论不能只看文字好、贴金插花作点缀一样,文章中的点睛之笔应该表明对问题深刻、独到的认识,对主题的进一步揭示,观点上要有新意,语言最好也能震撼,然而后者毕竟是次要的,主要还是靠深刻理解材料,做出与众不同的点题论述。

  例如对于余额宝、打车软件支付车费这种金融创新的监管,全文的论述可以立足于政治正确,观点四平八稳,不管怎么说,先说对的,说对了就行,如管控风险是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维护消费者利益;但在需要转折过渡到其他内容,或者总结全文需要深化观点的时候,可以提出更进一步的、有一定挑战性的思想,比如引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管理部门做决策应以人民利益为重,应坚决把伸得过长、管得过宽的手拿下来;或者引用邓小平理论及党的相关思想指出,一项政策或管理措施应以“三个有利于”为检验标准,要看人民满不满意、答不答应,如果为抽象的“人民”着想的政策,具体到每个消费者的“人民”并不领情,那就要反思这个政策是否存在缺陷,是否有调整完善使之符合人民预期的必要。

  这样的言论表面看与一些部门的当前论调唱反调,实质上是符合更高层次的政策精神和理论原则的,表述上也比人云亦云的陈腔滥调更具有一新耳目的效果。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说“楼市调控政策如果造成夫妻离婚买房的人间悲喜剧,就说明政策是有缺陷的”,即属于此类论述。这种依据客观实际和理论正确性而非现实中眼下的、一时的政治正确性做出的论述,更能经得起时间检验,也能得到阅卷者会心的认同,成为全篇凝神聚气、闪闪发光的点睛之笔,给文章带来较高档次的评分。

  五、写文章时仿照领导和经典言论造句也能产生新意

  写文章时大家都想用领导言论和名言警句,但大家的素材储备有限,能记得住、用得上的警句不多,经常是你有我有全都有,如果你用我用全都用,可想而知,类似的引用只能让阅卷者嗤之以鼻,并不会为文章带来加分。那么大家背的素材一样,能不能写出来却不一样呢?也有办法,这就是对领导言论和经典语句进行仿文,仿照原文造出格式、体例相近而文字不同的语句。

  例如:

  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仿句1:

  让创新成为一池活水,不断浇灌社会主义文化之树,使人民的精神家园更加繁茂。

  ——不但水源和浇灌对象改了,还多出了浇灌的效果,使比喻的作用更进了一步。

  仿句2:

  人才就像那源头活水,在健全的机制中汩汩涌流,不仅将经济之树浇灌得更加茂盛,而且使我们古老民族的躯体清健如许。

  ——改造了总理原话,活用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句,使引文焕发出新意,为文章增添文采,阅卷者乐于为此给出加分。

关键词:2014考公 考前复习 公务员开考试答案
  • 2014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之文化知识

  • 2014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之数字人文

  • 2014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之水土资源

  • 2014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十宗最”

  • 2014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之古代科技成就

  • 四川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

  • 站外阅读

    热贴排行

    最新发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