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现考研改分事件,又是湖北经济学院!
在哪儿跌倒,继续在哪儿跌下去——这话用来形容正焦头烂额的湖北经济学院怕是再恰当不过:2016年,该校考研拟录取名单公示后不久,名单中突然增加了6名未出现在复试名单中的人,其中4人未达复试分数线。媒体曝光后,学校灰溜溜取消了6人的录取资格。
时隔三年,“昨日重现”。考研成绩公示完成,10名进入“待录取状态”、坐等“被录取”消息的考生,等到的却是学校方面的“不好意思”和“成绩错了”……近日,湖北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两次公示出现大面积修改,200多名考生成绩出现0.5分至43分不等的加减变化,引发部分考生及家长的强烈不满。
自古未有事,竟出高校里:仅有一个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的湖北经济学院,竟然短短三年内两次在严肃的考研成绩上闹出大乌龙,如沸腾的舆论所问:这究竟是“低级错误”还是“高级操作”?
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抽象,为了理解舆情的惊诧与考生的愤怒,不妨将这个问题化为几个具体而微的追问:第一,总共也就200多个考生的成绩,堂堂一个高校,竟然在招考这个敏感的节骨眼上出现大面积错误,这是怎样的学风和作风?第二,翻车不久、殷鉴不远,2016年刚刚出过类似事故,短短几年过去,涉事学校不仅没有洗心革面、反而继续出现同类“低级错误”,何种说辞能掩饰其间的悖谬与荒唐?第三,不仅面试成绩“出错”,某考生复试笔试、面试分别增加40分、3分,排名上升102位被录取——面对这种悬疑,研究生处的解释竟然是“未考虑到需要解释”,请问该校研究生招考是独立于纪检监察和体制监管之外的吗?
这些年来,高校考研领域出现的“低端错误”并不鲜见:有发错试卷的,有给错答案的,有考题超纲的,有疑似泄题的……普通高校如此,“985”“222”类亦然。技术问题尚且可以纠偏,权力失范就非补考或致歉那么简单。今年初,有网友爆料称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院领导篡改研究生复试成绩。舆情发酵之后,广东省纪委监委会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经查,该院4位院领导确存在更改考生复试分数,影响录取结果的行为。最终,作奸犯科者皆依法依规处理。
湖北经济学院大面积成绩“低级错误”事件究竟是个什么性质?各方说法甚嚣尘上,而校方辩白略显苍白,这个时候,上级监管部门当在厘清事实的基础上给出定论。因为根据《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对本地区所有研究生招生单位的招生信息公开工作负有监管责任,对招生单位上报公开的信息要认真审核。遗憾的是,目前涉事考生尚未收到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或处理意见。这种迟滞,或堪称为另一重“低级错误”。
更叫人绝望的是:此般“低级错误”,并非来自校方的自查自纠,而是因为“有人在第一次成绩公示后提出复查申请”。这不免让人担心,重中之重的核分程序,究竟牛栏关猫到了什么地步?考生难免会追问:今年遇到了“低级错误”,过去有没有“低级错误”、再考一年会不会再遇到“低级错误”呢?
兹事体大,无可原谅!事关考研青年的前程命运,事关教育公平的规则底线,事关高校治理的法治水平——而习近平总书记刚刚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要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那么,在校方“未考虑到需要解释”的时候,地方教育监管乃至国家教育部门,地方纪检乃至上级政府部门,恐怕该出手时就要出手,须及时追溯真相并厘清权责。
小学期末考试都不会出现的“低级错误”,竟批量出现在一所“有前科”的高等院校面前。前因后果、枝枝蔓蔓,谁来解释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