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实施“3+3”新高考方案的第一年,也是上海考生在考后填志愿的第一年。
高考考分公布在即,专业志愿填什么、怎么填?昨天,上海本科院校联合招生咨询会在临港地区的上海建桥学院举行,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30多所高校纷纷现场设摊,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昨今两天,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也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在校园内为考生提供相关信息服务。不少高校招生办主任告诉记者,按照新高考的制度设计,更鼓励考生以兴趣为导向,遵循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而考后志愿填报,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考生和高校之间的相互选择。为吸引优秀考生,今年不少高校都加大了“吆喝”的力度。
每个批次都是机会,不要轻易错过
谁都想抓住上名校的机会,但是机会怎么抓?昨天,在临港地区的上海本科院校联合招生咨询会现场,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办主任王斌华不时提醒考生和家长,考生除了本科普通批的专业志愿要认真填以外,还可以考虑一些高校的提前批,符合条件的考生更应该积极填报综合评价批志愿,提高自己的录取率。
以上外为例,按照相关录取规则,提前批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可以照样参加普通本科批的录取,完全不受影响。这也意味着,多填一个批次的志愿,就是多一次机会。
复旦大学招生办也给出了类似的建议。因为综合评价批、提前批均在第一批前完成录取。考生即便未上线,也不影响之后一批次的录取,从而实现“双保险”甚至“三保险”。
根据同济大学公布的2017年本科招生计划,今年上海地区招生计划484人,包括综合评价录取240人、普通本科179人、提前批20人以及艺术类本科45人。不难发现,今年同济在综合评价批投放到上海的招生计划较去年有明显的增加,对上海考生来说是“利好”。
好专业一改挑剔的“习惯”
曾几何时,备受考生追捧的金融类、经济类、IT类专业对考生的学科背景都很“挑剔”,大多数高校的这类专业非理科生不取。但今年,行情已然改变。
从上海财经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可以发现,该校的金融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甚至是数学类等92%的专业,对学生考试的选科都不设限制。也就是说,不管考生的小三门科目是什么,这些专业均敞开了大门。
上海电机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孙利钢告诉记者,今年上海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新的变化是:沪上高校本科招生以“院校专业组”作为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根据他的观察,不少理工科院校在“院校专业组”的设置上其实有点规律可寻:一般情况下,学校把特色专业设为一个“院校专业组”,且对考生选课科目通常有指定选考科目的要求;同时,再把学校其他的理科或工科专业,还有偏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各自打包形成另外的“院校专业组”,而后两者对考生的选考要求通常比较宽泛,甚至不限选考科目。另外,部分财经类、政法类等在人文社科领域有办学优势的院校,则对考生选科不设要求,提供了更宽泛的专业选择。
“不难发现,学校将特色专业打包,专门设置院校专业组,是为了吸引好生源。”孙利钢说,这实际上相当于已经告诉部分考生,在遵循个人兴趣、志向的前提,综合自己的实力,尽可能选择这些高校力推的“好专业”。
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上海大学首次推出填志愿“神器”
为了帮助考生填好志愿,今天上海大学举行的招生咨询活动上,学校将推出一款“神器”———“上海大学:高中生志愿填报与职业发展服务系统(zyfzfw.shu.edu.cn)”将正式开通。据悉,该系统为我国高校首创,可为高考生填报志愿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
高教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分析课题组负责人叶志明教授介绍,长久以来,高校招生官面对家长和考生咨询,哪个专业最好、今后希望到某行业工作该填报哪个专业这类问题,提供的指导通常都是基于经验。而这套系统导入了上海大学从2008年到2016年的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精确提供考生志愿填报和今后职业发展的信息。从上大各学院毕业生的流向,到就业单位领域,再到排名靠前的雇主,都可以通过系统查询知晓。
叶志明也坦言,专业孰优孰劣现在一目了然,这会给一些“数据不太好看”的专业难堪。但是,数据“不漂亮”恰恰可以倒逼学科改革,这对考生精准填报志愿、对专业学科发展都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