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中历史必修三:11.文学的繁荣
第11课 文学的繁荣
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⑴背景:
欧洲革命战争不断,政局动荡。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⑵特点:
①政治上反封建,不刻意突出理性。
②以夸张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③创作风格富于幻想,情节跌宕起伏
(3)代表人物及作品:
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⑴背景: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⑵特点: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代表人物及作品:
3.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以来
⑴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和席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环境动荡复杂,集中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⑵特点:
①强调表现自我;
②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
③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⑶代表: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
4、20C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
(1)苏联社会主义文学:20世纪上半期
背景: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建设使苏联社会取得巨大变革。
代表: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特点:
反映了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
(2)亚、非、拉美文学:
背景:
20C民族主义运动高涨,其主流都体现了反对殖民压迫、反对社会不公的爱国主义精神。
代表:
①印度:泰戈尔《戈拉》
②中国:鲁迅《呐喊》
③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
④尼日利亚:索卡因
特点:
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压迫思想
易混点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流派的特点:真实反映现实、表现现实,揭露和批判现实;
现代主义流派的特点:反传统、反理性,重视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
小结: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标签:必修三 文学的繁荣,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