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京内多所高校纷纷表示,已开始对接雄安新区。引入京城优质高校资源,将为雄安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雄安新区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而创新,不可能凭空臆造,必须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这些,都离不开优质教育的支持,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的投入。从世界范围看,依托高校资源弯道超车,实现城市建设与高校建设相得益彰,乃地区发展的常见路径。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以色列的“硅溪”等,背后都有大学城的支撑。相对来说,雄安新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教育结构层次低,缺少高端职业教育和高等学校,短板较为突出,亟待补齐。
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雄安地处京津冀腹地,背靠北京、天津等高校资源密集区。大约100公里的距离,能够有效保证雄安借到力、借好力。而反过来看,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本身也是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雄安建设过程中庞大的研发需求、人才缺口、教育瓶颈,有条件的高校理应担起历史和时代的使命,拿出切实有力的举措。退一步说,这些年许多高校一直就在积极谋求“转型”,特别是京内一些高校受制于拓展空间和资源环境天花板,早前已将目光投注到京城之外。这边有承接的需求,那边有疏解的意愿,再辅以国家层面的推动,相互走近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
不过,要实现“1+1>2”的效果,现实困难仍有不少。高校毕竟不同于其他性质的领域或产业,它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生源引入等均需要一定养成适应的过程。目前来看,高校怎么引入、引入什么、怎么发展,物理性互动要有,化学性融合更要有。最基本的原则是,必须和雄安新区的战略定位相一致,和雄安的产业布局相匹配。比如,上海同济大学汽车专业与嘉定区的合作,不仅为嘉定汽车厂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学科建设拓展了实践舞台,实现了产学研的良好结合,就是一个成功范例。从雄安的规划和实际出发,统筹安排、通盘考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才能更好地实现双赢、多赢。
雄安是一片广阔的空间。到那片热土去,推动教育建设水平“从凹地到平地再到高地”转型,成就的不仅是高校自己的远大前景,也是雄安新区的长远未来,更是京津冀实力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