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等人发明的 快递问题件分拣服务机器人
终于获奖了!5月13日那天,陈瑞和他的两个伙伴蹭地一下从观众台跳起,快步冲向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的领奖台。这一刻,三个小伙伴已经足足等了一个多学期。
去年刚进入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读大一,陈瑞和他的小团队便开始着手研发 快递问题件分拣服务机器人 。陈瑞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许多快递分拣厂的流水线上,一些工人的工作十分繁琐和劳累,而他的机器人,可以帮助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负担。
打暑假工
发现快递分拣工作有巨大 痛点
高考结束后的暑假,陈瑞为了体验社会,去了一家快递分拣厂做临时工。 快递问题件分拣服务机器人 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这份工作。
很多快件在物流过程中条形码受损,比如浸湿或者划伤,导致机器识别不出来。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将流水线上的这种 问题件 ,分拣到一个10多米外的处理点。 工作的过程中,陈瑞渐渐发现了分拣工作中的 痛点 :一两件还好,但问题件一多,来回取放的工作量就很大,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特别累!
于是,陈瑞就想,可不可以做一个机器人跟着我移动,并把问题件移走,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减少工人的负担。在曾经的中专课程中,陈瑞已经积累了 电子技术 方面的专业知识,他认为这个想法最终可以变为现实,便将灵感的火种一直保留在心中, 上了大学就去实现它 。
入学就开干
历时一个多学期完成产品雏形
等不及,陈瑞刚一入校便在寻找实现灵感的机会。 我加入了学校的 嵌入式智能设备协会 ,找到了李奇轩和廖玮两个伙伴,着手开始研发。 陈瑞说,研发之初,他们只是为了去实践一个作品,还没有想到会获奖。
协会的一间教室里,到处摆着外行看不懂的机械设备,这是三个小伙伴的实验室。整整一个多学期,他们总喜欢在课后泡在实验室里。 大部分零件,包括集成电路,都是我们DIY的,通过淘宝买了一些小零件,然后组装出雏形。 陈瑞说,因为专业特长的不同,他和李奇轩主要负责解决硬件问题,比如 自动寻迹 和 人体识别 的功能。廖玮则负责给机器人编程,并解决软件和硬件的兼容问题。
今年3月份,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研发,三个小伙伴终于做出了 快递问题件分拣服务机器人 的雏形。陈瑞特别提到了他的一个小创意: 因为夏天炎热,我们还在机器人身上装了一个风扇,这样比较人性化。
为完善功能
经常只睡三五个小时
4月初,三个小伙伴报名参加了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作为团队队长,陈瑞定下一个小目标:拿个二等奖吧!
为了这个奖,三个小伙伴开始着手完善机器人还存在的缺陷。 很多功能都不完善,达不到获奖的标准! 陈瑞介绍,一大堆功能还不精准,比如 自动寻迹 一直不完善,而且机器人行驶的速度也时快时慢。
三个小伙伴开始废寝忘食, 经常12点才出实验室,倒在寝室的床上还继续琢磨。 李奇轩说,从4月初到5月参赛前夕的这段时间,他们经常只睡三、五个小时,回了寝室还要花大量时间查资料,或者请教老师。而 自动寻迹 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就是通过指导老师的建议,将 识别探头 位置调低后才解决的。
还要开发最终版本
可替代分拣工人工作
经过一个多月的冲刺,在比赛过程中,三个小伙伴的作品被评委认为:灵感来源于生活,并非天马行空的想象,成品也实现了预想功能,相比其他作品具有实用性。最终,他们获得了大赛专科组一等奖。指导老师刘桄序说: 这个奖很有含金量,三个小伙子在大一就能获奖,对他们的未来也特别有帮助。
虽然得奖,但步履不停。陈瑞告诉记者,他们还将围绕这个机器人继续研发,让它实现更多的功能:自主识别问题件,并将问题件分拣到处理台。这样的功能实现后,可以将分拣工人的工作完全替代掉,对此陈瑞颇有信心,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此前的开发经验可以将这个想法变现。
发明很有意义
控制成本可有应用价值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与物流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剑表示,作为大一学生,能在社会实际应用领域进行尝试和实践,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但目前许多大型的分拣厂,已经有类似的、现有的分拣设备在运行。而大多数小的分拣点,考虑到成本问题,没有推广分拣设备。 马剑认为,如果这三个学生可以解决成本问题,或者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功能全部实现,他们的发明是有应用价值的。
成都商报记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