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清末民初,女子教育兴起,各地陆续出现女子学堂,如果把这些寥若晨星的女子学堂的校长的姓名做个统计,会发现有好几人姓吕:
南京江南女子公学校长吕惠如奉天女子学堂名誉校长吕美荪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校长吕碧城厦门女子师范有位女教员吕坤秀这四位女子教育界的先驱都姓吕,不是巧合,而是,她们本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
四姐妹之中,名气最大的是吕碧城。
她二十岁时,成为中国第一位女编辑,二十五岁成为女子师范校长。民国成立以后,她经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推荐成为总统府顾问。虽然她在政界没什么作为,这个履历足以让她藐视后来的一干名媛才女。
袁世凯之子袁克文
清末民初,风气还很保守,很多有才华的女子埋没在闺阁之中,为什么吕家四姐妹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这要从她们的家庭说起。
吕家姐妹出生在一个诗书氛围的家庭中,她们的父亲吕凤歧是光绪丁丑年进士,做过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山西学政。吕凤歧酷爱读书,工诗善文,家中藏书三万卷,著有《静然斋杂著》《石柱山农行年录》等诗文专著。
吕凤歧《静然斋杂著》
吕家是安徽旌德的名门望族,家族里出过很多科举成功人士。吕凤歧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监生,家中还做着生意,吕家既是书香门第,又是徽商之家。
吕凤歧因为太平天国战乱,年近不惑才考上进士。他当了几年学政,已经年过五旬,他认为自己并非出生于富贵之家,能够做到学政,也算得遂所愿,自己性情耿直,不太适合官场氛围,于是辞官还乡,到安徽六安居住。
吕凤歧本想颐养天年,没想到家中屡遭变故。他前妻生的二儿子逃学,受到他斥责,这孩子想不开,自缢身亡,没过几年,他的长子又病故。吕凤歧精神上深受打击,健康恶化,没几年去世了。
吕凤歧去世以后,由于家中无男丁,不肖族人变着法子来侵占他的财产。严氏母女孤女寡母,被他们软禁在宅院内,不能与外界通消息。严氏想方设法给娘家写了封密信求救,母女才重获自由。
吕家与旌德汪家世代通婚,吕凤歧生前把三女儿吕碧城许配给汪家的一个儿子。汪家见吕家败落,不顾多年交情,强行与吕家退了婚。
那年月,一个女孩子被人退婚是奇耻大辱,小小年纪的吕碧城领略了什么是世态炎凉,人情如纸。
严氏只好放弃财产,把长女吕惠如嫁给哥哥严朗轩的儿子,自己带着三个女儿回娘家居住。
吕碧城
2、好母亲是一所学校
吕家姐妹成为人中侪楚,跟她们的母亲严士瑜有很大关系。
有句话“好女人是一所学校”,这个好,不仅指品格好,还指有才能,有毅力。对女儿们来说,严士瑜就是一所学校。
严士瑜出生于一个非同寻常的家庭中,她是来安举人严琴堂之次女,母亲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女诗人沈善宝之次女。
她的外婆沈善宝不仅诗写得好,还非常有见识,有独立意识,沈善宝的诗文和独立思想深深影响了她的后代。
严士瑜“幼怜于亲,得其诗学,亦上承其外大母沈湘佩夫人之余绪也”。严士瑜小时候,她的母亲就亲自教她写诗,她继承了外祖母沈善宝的文学基因,能写一手好诗词。
严士瑜像她的外祖母一样,是晚婚模范,二十七岁才嫁给吕凤歧为继室。晚婚的好处是,她结婚的时候,已经是一位思想上很成熟的女性。
严士瑜像她的母亲一样,在女儿们幼年时,就亲自指导女儿的诗文书画。她的几个女儿本来天资过人,又得到母亲的悉心教导,个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大女儿吕惠如(行名:吕贤钟)九岁能写诗,工书善画。
二女儿吕美荪(行名:吕贤鈖)工诗词,尤精古体诗。
三女儿吕碧城(吕贤锡)七岁能画巨幅山水画,十二岁诗文已成篇,能治印,通音律,是吕家姐妹中最有才华有个性的一个。
四女儿吕坤秀(吕贤满)也能诗善文。
严士瑜为了让女儿开阔眼界,让三女儿吕碧城跟着大姐去舅舅家居住。吕碧城的舅舅严朗轩在塘沽担任盐课司大使,家境宽裕。塘沽邻近天津,风气开明,吕碧城在那里可以接受较好的教育。
事实证明严氏这个决定是英明的,吕碧城从天津走上文坛,走上政坛,成为清末民初最闪耀的女性。
北洋女子师范学堂
3、聚财不如聚才
吕家姐妹姐妹少女时期连遭厄运,她们看着两个异母哥哥,一个自杀,一个病逝,父亲去世,母女被软禁,家产被抢光。她们只好逃离家园,寄居外祖母家。
厄运还没过去。严氏带着小女坤秀在娘家住了几年,娘家也有人对她们不满起来,他们串通盗匪绑架严氏母女。吕惠如闻讯,向父亲的好友樊增祥求救,才把严氏母女救出来。严氏与坤秀不甘受辱,服毒自尽,被县令派人灌药救活。
就这样一个被逼得没有退路的家庭,竟在几年后奇迹般崛起,吕家姐妹不仅解决了生计问题,还让母亲安度晚年。
吕家姐妹崛起,既是赶上时代之浪潮,也因为她们有一项不肖族人与绑匪都抢不去的资本——才气。
才气藏在她们的脑子里,她们随身携带,谁也拿不走。
严氏与那些信奉女子无才才是德的女性不同,她给女儿准备了一份丰厚的精神财富。有形的财富可以拿走,无形的财富没有谁可以拿走。有形的财富会随着动荡离乱越挥霍越少,无形的财富会随着磨难越积累越多。
正是有这些财富傍身,吕碧城姐妹看上去一无所有,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一个隐形的富婆。
吕碧城二十岁从舅舅家跑出来,跑到天津,身无分文,然而,凭着一支生花妙笔,一手锦绣文章,她成为中国最早的女编辑和女性撰稿人,没几个月红透京津文化圈。
人人都说吕碧城运气好,遇到贵人。
若不是她写出来的诗词,作出来的文章,人人服气,贵人就在那里,岂会赏识她?
吕碧城成为职业女性后不久,她的大姐吕惠如、二姐吕美荪也开始从事女性教育工作。后来,她的小妹坤秀也成为最早的女子师范教员之一。
吕家姐妹陆续实现财务自由,母亲也不必受亲戚们的气。1912年,吕家姐妹送母亲到上海居住。此时,吕碧城还不到三十岁,已经成为一个小富婆,她买了几万块钱的署券,这些署券后来增值不少,吕碧城大赚一笔。
民国成立后,吕碧城担任过几年总统府顾问,后来,她辞职南下,到上海做生意,因为有着祖上的徽商基因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她几年间就挣了一辈子花不完的钱,成为货真价实的富婆。
吕碧城建了一座别墅,布置得富丽堂皇,钢琴、壁画,应有尽有。她喜欢锦衣华服,喜欢跳舞,夜夜笙歌,特立独行。
在国内住够了,她就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去留学。
上完大学,她又去欧洲游历,一去数年。
吕碧城一生没有结婚。她有这份底气,靠的是才气+财气。她不需要男人的名气装点她,也不需要男人的钱财养活她。
她还怕男人以结婚的名义骗她的钱呢。很多纨绔子弟不见得比她有钱。
吕碧城的妹妹吕坤秀去世较早,也没有结婚。
吕碧城的二姐吕美荪是吕家姐妹之中最晚去世的。晚年的吕美荪住在青岛,是青岛文化圈的核心人物之一。
吕美荪在青岛的旧居
唯一让我们遗憾的是,吕家姐妹最有才华的吕碧城与吕美荪关系不好,姐妹俩因为一些情感纠葛与生活细节而闹翻。吕碧城晚年信奉佛教,即使如此,她也没有放下嗔念。有人劝她与二姐和好,她说与二姐不及黄泉不相见。
看看吕家姐妹经受的那些磨难,我们也能理解,在那样的屈辱与磨难之中,没有坚韧倔强的个性无法承受,那些带着锋芒的个性是会互相刺伤的。
尽管如此,吕家姐妹在百年前的暗夜将尽时华丽登场,奏响一曲女性独立的凯歌,至今仍让我们钦佩,敬仰。
吕家姐妹的故事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聚财不如聚才。
才华是一个人最靠得住的本钱。
作者:
夜何其,喜欢文史,爱好写作,关注女性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