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就上学> 资讯 > 大学 > 文章

70年前的香山曾有一所大学

更新: 2019-09-16 19:37:06 | 中华网 

锦旗为何缺一角?他用生命捍卫“渡江第一船”

展厅中有一面不完整的锦旗,质地为布质,长20厘米,宽16厘米,一侧被损毁。

这是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06团授予“支前船工”陈玉华的,锦旗的一角在渡江过程中被炮弹击穿。

70年前的香山曾有一所大学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来到了安徽省省会——安庆,开始投入到紧张的渡江准备中。成长在渔民家庭的陈玉华,当年只有21岁,全家靠捕鱼勉强度日。在争取全国解放的大形势下,陈玉华和父亲主动报名,成为“支前船工”中的一员。

渡江前,野战军首长亲自为陈玉华戴上奖章,上面缝有名字、年龄和出生地。纪念馆讲解员说,戴上它意味着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由于陈玉华当时担任的是前锋主攻,首长还特地颁发给他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奖给水上英雄,渡江第一船,一零六团”。陈玉华小心地把这面锦旗缝在了衣服的内里上。

4月21日凌晨2时,106团的渡江号令打响,密密麻麻的船只犹如离弦的箭,直刺江南。作为前锋船,陈氏父子一刻也不敢放松,父亲陈文义掌舵,儿子陈玉华负责扯帆和摇桨,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送军过江。靠岸后,迎接他们的不仅有连绵不断的炮火,还有无数的障碍物和地雷。

为了给后继部队扫清障碍,陈玉华和战士们潜伏在硝烟中,小心翼翼地清除地雷的引线。就在这时,一枚炮弹在他们身边炸响。火光背后只见陈玉华血肉模糊,身上那面“渡江第一船”的锦旗也被炸掉了一角。

渡江战役胜利后,陈毅元帅说:“这坚韧卓绝的渡江准备,把北方人变成了南方人,把陆军变成了水军,把浩荡长江变成了平阳大道,这是奇迹。”

■“八一”军徽如何固定帽子上?周总理拍板用棉线不用铁丝

一对展品被很多讲解员称为“镇馆之宝”。它们是中央军委作战部参谋赵光琛参与设计制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样徽。其中一枚是未使用的式样,一枚是正式使用的式样。

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中共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部领导人在河北西柏坡提出了统一军旗、军徽的问题,并确定由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工作,中央军委作战部参谋赵光琛也参加了这一工作。

1949年4月,周恩来批准了作战部设计的八一军徽图案。赵光琛拿着图纸,到北平前门外西河沿的一家工厂,制作了一枚将五星周边和“八一”二字镀成银色的军徽。

周恩来看过后,说电镀太亮、太耀眼。后来朱德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

于是,赵光琛又制作了一枚涂上黄红两色珐琅釉的军徽样品。周恩来审看后,让赵光琛把军徽缀在帽子上,戴上给他看看。赵光琛说:“帽徽后面穿铁丝的铁片还没有焊上。”

周恩来听后说:“固定帽徽不要用铁丝,铁丝容易扎伤战士的头,还是用棉线固定好。”赵光琛把军徽放在帽檐上,用手按了按。周总理仔细端详了一阵子,满意地点点头。也是由此,帽徽的五角星上多了5个小孔。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开幕,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的命令,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为镶有金黄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亦称“八一”军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正式诞生了。

如今展柜中的两枚样徽,就是1949年4月由周恩来亲自审定的。

70年前的香山曾有一所大学

周恩来亲自审定的军徽样徽

亮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城楼上,八个大红灯笼挂起。毛泽东主席通过“九头鸟”喇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随后,28响隆隆的礼炮声响起。

时隔70年,两个红灯笼、10门礼炮,还有“九头鸟”喇叭在展厅重逢。这些开国大典的“亲历者”背后都有故事。

“九头鸟”喇叭

成功将毛主席的声音传到全国各地

先说“九头鸟”喇叭。开国大典时,国内还没有无线传输技术,城楼上的声音只能通过喇叭扩音,再通过电台的收音装置传到全国。但是天安门广场面积太大,再加上开国大典当天广场上有30万人,普通喇叭音量根本不够。怎么办呢?当时负责转播技术工作的傅英豪想了一个办法,把九个喇叭都焊在钢板上,分成三排,一排三个,俗称“九头鸟”。经过试验,“九头鸟”喇叭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功将毛主席的声音响亮地传播出去,传送到全国各地。

70年前的香山曾有一所大学

开国大典红灯笼

大学排名 href="http://www.93eu.com/list-20-1.html">大学排名 985大学
关键词:香山 一所 曾有 大学生活

站外阅读

热贴排行

最新发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