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我多士,来自远方,气求声应,济济一堂”……8月15日,清华举办2019年开学典礼,3800多名“学霸”同上大学的第一课。
据报道,清华今年的内地学生中,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19.3%。这其中,共有194人通过自强计划获得了30-60分的降分认定,最终106人成功考入清华,认定人数与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另外,清华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273人,比去年增加7人。
一时间,“清华新生中农村生源近两成”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倾斜机制加持下,农村生源比例有所上升
农村生源占比近两成,这个比例或许看起来不是特别高,但与前些年相比,结果已殊为不易。毕竟,早些年清华北大农村生源比例低得可怜。
调查显示,2000年至2011年,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几名学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要知道,那年的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跟现在的比例几乎是倒挂。2013年北大首次公开了新生农村生源比例14.2%,比2012年高1.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2012年的比例为12.5%。
正是这组数字,当年持续引发了舆论对“寒门难出贵子”的广泛讨论。农村生源比例偏低的现象,固然跟农村人口在减少有关,但跟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度等不无关系。
而今,我国城乡人口比例已从2010年的五五开,变成了2018年的六四开。农村人口比例在下降,名校中农村生源的比例反倒“逆势上扬”——去年的数据显示,2018年清华大学新生中,农村学生占17.9%,今年就直接提升到了近20%。这表明,国家专项计划以及清华的自强计划、北大的筑梦计划等着眼于教育公平的政策倾斜机制,正在发挥其作用。
农村学生有了额外的机会去上名校,这种希望本身也会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激励农村及贫困地区坚定“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不放弃向上流动的努力。
农村学生适应名校生活,需要“引路人”
农村生源比例提升,是令人欣慰的现象。但对广大农村学生来说,进名校的道路仍显逼仄。而农村学生跟城市学生的资源获取能力与上升通道途径的差距,也很难一蹴而就地消除。
在高考这场竞赛中,农村孩子的“装备”会相对匮乏:后顾无忧的家境、轻车熟路的父母、高薪聘请的名师、跨洋陪练的外教,对他们来说都是奢望。
而迈过高考这道坎后,成长背景上的有些鸿沟,短时期内很难弥合。在进入清北后,有些鸿沟仍或隐或现地存在着。清华大学曾对“自强计划”学生进行调查,受访者普遍在外语和计算机方面较弱,存在学业上的挫败感和心理上的自卑感。
这提示诸如清北这样的名校,对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的倾斜,既要体现在招生倾斜机制和费用减免上,更要在学业和心理上给其持续关注和援助,让他们通过名校真正打开视野,自信地融入新生活,完成从内而外的蜕变。也就是说,这两成农村生源进入名校,不意味着倾斜性支持的结束。
城市与农村的孩子或许家境不同、特质各异,但在高校里相遇,并不意味着就要争个你强我弱。农村孩子有时候更需要引路人,帮他们打破心中的魔障,在精英如云的名校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而高校和老师们正是最合适的引路人——平等地看待并尊重他们,发现他们的兴趣和闪光点,细心打磨和培养,他们就可能拥有一个更可期的未来。
说到底,比“接纳”更重要的是“培养”。通过精准帮扶,将面向农村学生的升学口径撑得更大,的确很有必要,但不是终点。也只有将精准帮扶也延伸到后续的培养环节,让那些艰难过关的农村学生获得平等的发展机遇,不因出身而自卑、不因迷茫而放弃、不因无助而沉沦,才能更好地助其“自强”、为其“圆梦”。
来源:新京报
实习编辑:吴振莉
大学排名 985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