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问到自己的大学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刘可威(化名)总会脱口而出:“我的学校有海滩。”
在提问者诧异之时,刘可威会淡淡地补上一句:“确切地说,我的母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威海是一座距离哈尔滨1200多公里的海滨城市,风景优美、空气清新。
“这不是哈工大的一所分校,而是一所货真价实的‘985’‘双一流’大学,是哈工大本部之外的一个校区,哈工大另一个校区在深圳。”刘可威说。
同样将拥有海滩的大学是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本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但在珠海市拥有一片3.57平方公里的硕大校园。这座19年历史的校区还在进行大规模建设,规划中到2020年,校区面积将扩大三倍,直抵海边。
哈工大(威海)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批异地办学的名牌大学校区。1999年大学扩招后,需要安顿大量新生的大学受到了渴望高等教育资源的地方政府的欢迎,开启了一股大学异地办学的高潮,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截至2017年10月31日,160所本科高校开展了异地办学。-甘俊 摄
2012年后,这股热潮愈演愈烈,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31日,160所本科高校开展了异地办学。
今年6月,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管委会挂牌,佛山理工大学赫然在列首批项目名单之中。这所学校将由佛山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合作建设,后者是德国最负盛名的理工类大学,其意义直指破解佛山GDP排名全国前20却没有好大学的现象。
5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在西海岸新区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目前,青岛这座新兴的“大学城”在地高校以及引进的高教机构总数已超50所。
教育部网站今年2月公布的《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101号提案答复的函》明确指出,教育部对高校异地校区办学一直持不鼓励、不支持的基本政策,原则上也不审批设立新的高校异地校区。
“目前开设的招收本科生的大学异地校区都是历史遗留产物。”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李硕豪说。事实上,被地方政府争抢的大学异地校区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统筹定位不够,办学成本较高,缺乏高水平稳定师资队伍等。风风火火20年的大学异地办学热,到了该冷静的时候了。
大学异地办学不同模式
漂亮的哈工大(威海)校园里有一幢幢欧风俄韵的建筑,是上世纪80年代风格的典型代表。198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
这所偏居一隅、男女生比例3:1的大学一开始让刘可威很不适应,“图书馆又小又破,宿舍里没有空调,偏偏又实行小学期制,7月份还要上课”。
这座大学是时代的产物。国务院1983年转批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要求:“建议充分发挥现有高等学校,特别是老校的潜力……可以分出一批教师和干部,采取‘下蛋’办法,举办分校或夜大学,这种分校不只在高等学校集中的大城市办,还应帮助教育基础差的外地城市办,以办专科为主。”
但这一时期,仅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东南大学无锡分校等异地校区面世。
1999年的大学扩招带动了大学异地校区建设,校园面积和发展受限的高校纷纷向城市边缘或者周围城市寻求办学空间。
陈松(化名)是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招收的第二届学生,这片校区1999年9月才正式签订协议,一年后就开始招生。当时的宗旨是建设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山大学,所有本科专业的大一、大二学生在珠海校区学习,大三返回广州校区。中山大学之后,珠海市又引进了7所省内外大学。
“当时的珠海校区挺荒凉,校园周边只有村子。老师们从广州来珠海上课要坐一个半小时大巴,很多老师上完课就回广州了,并不留在珠海校区。”陈松说。
“以低年级本科生培养为主的异地办学模式相对来说不理想。在这种模式下,低年级本科生由于享受不到太多的本部优质资源;对地方政府来说,仅仅低年级学生来此就读,通过异地办学来集约人才和其他资源的愿望,一般来说也很难实现。”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国平说。
2012年5月,中山大学决定将本部院系全部完整回归,把若干新建学院和基础学科留在珠海。
深圳则采取了另一种模式,其引进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最初都只设立了研究生院,招收若干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青岛则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仅清华大学就在青岛设立了大数据、物流等单学科的研究院。
“这种模式下,地方政府和高校之间的需求比较匹配,学科专业和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链接程度比较高,但也存在高端师资比较缺乏,高精学术资源的入驻存在访问式特点,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办学目标和定位不清晰等弱点。”周国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但这对于中西部大学是有好处的,这些大学本部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条件限制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在沿海发达地区设立研究院,甚至高级专家生活基地,有利于破解这个问题。”李硕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地方政府从拒绝到争抢
大学异地校区为何能迅速发展起来?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热情。
1980年代还是隶属于烟台市的县级市威海开了风气之先。《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志》记载,上世纪80年代,山东大学寻求在沿海开放城市建一所分校,结果或是遭到拒绝,或被极力推诿,一些地方以举办高等学校是莫大的负担为由加以拒绝。
威海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据记载,他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联系,希望他们到威海建立分校,并表示原意无偿提供校园用地,并负责把道路、水电等市政干线铺到校园门口”。
“有些地方政府是有远见的,对于地方发展来说,高等教育确实是一块优质资源。”李硕豪说。
同为沿海开放城市的珠海曾打算自主建设珠海大学。时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和校长黄达人2001年撰文回忆,当时有领导曾对珠海大学的筹备工作作过指示:“珠海不要自己办大学。要办大学,可以与内地的大学合作,搬迁或引进一所大学。”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珠海市用了七天的时间组织学习会议精神,深刻地体会到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办成一所高水平的大学的。
此后,筹建中的珠海大学的土地、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被无偿提供给中山大学。珠海市政府分四年每年拨款2500万元支持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建设,并向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教职工发放特区补贴。
名牌大学的到来也迅速给了地方政府以回报。“引入大学是一些地方政府增加人口、发展新区能够快速见效的办法。”李硕豪说。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带动了所在唐家湾地区的周边产业。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教授阎小培2002年撰文介绍,珠海校区采取了政府政策支持、学校提供土地、企业投资建设、学生宿费还钱的开发模式,建设了大量学生宿舍。随着效果的显现,竞争出现了,各地纷纷推出了优惠政策。比如青岛市政府《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指出:对引进的独立法人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第一年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以后根据绩效情况每年补助不低于400万元,连续补助5年;对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来青岛举办校区或分校的,划出专门区域并预留500亩至3000亩建设用地。
此后的威海尽管又引进了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但高校总数至今未超过10所,青岛市则有约50所大学设立了机构。
广东省内的竞争更为激烈。截至目前珠海市共有10所高校,珠海市教育局高职科科长黄惠强2018年5月介绍,这些年无论是欠发达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还是发达的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等,为建高校、发展高等教育都不惜重金,投入甚巨,也纷纷取得明显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佛山本地原本只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两所本科院校,近年来陆续引进了华东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省内高校,吸引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省外高校设立研究生院。
周国平指导的研究生梳理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31日,我国开展异地办学的本科高校共计160所,约占我国所有本科高校总数的12.87%。其中,44所高校参与了跨省异地办学,共产生异地校区54个。
异地办学之考
大学与地方政府也并非总是蜜月期。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2012年开始招生,开始几年的招生计划为3000人,然而,2016年的招生计划被“砍掉”三分之一,只剩下2000人。
公开报道称,这引起宣城市政府对合肥工业大学“单方面”骤减的不满。不过今年5月,校地双方再次举行座谈交流,“超前谋划校区未来发展”。2019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招生计划也已恢复到2500人。
不过,名校异地校区也有办得比本部还突出的。
“哈工大深圳校区的成绩则较为突出。”这位专家称。哈工大深圳校区前身为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201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高考招生中,哈工大深圳校区在广东省计算机类专业的平均分为638.5分,相比之下,哈工大本部的平均分只有617分。哈工大深圳的最低分为629分,高于本部的最高分618分,而哈工大威海校区在广东的最高分则只有596分。
哈工大深圳校区2018年在浙江省计算机类专业的平均分为660.5分,同样高于哈工大本部的平均分654.2分,哈工大深圳校区的最低分659分也再次高于本部最低分657分。横向比较,这个最低分也高于华中科技大学在浙江的最低分658分。
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101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指出,已有的高校异地分校或校区存在一定问题,包括部分高校对各校区统筹定位不够,异地校区办学成本较高,异地办学大多缺乏高水平稳定师资队伍。
陈松的一个同学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后,曾回到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任教,但一年后,便辞职到广州谋职。
所在城市能级直接影响大学教师队伍的稳定。浙江省一所名校参与举办的独立学院人事处人员介绍,几年前学校从杭州迁址到浙江省内其他地级市,结果三年里流失了30名教师。
另一名在某名校珠海校区任教的教授告诉记者,他与该校一开始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但此后一直被要求每年签订一份一年期合同,直到退休。
美国、日本等国同样存在多校区大学,为何没有出现类似问题?“国外多校区大学的各个校区在管理上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比如美国每个多校区大学有一个总系统的执行官,但其对其中一个校园的事务不负有具体责任。国内的高校异地办学独立性较小,管理上以集权为主(大部分都归属于母体高校管理)。”周国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上述教授介绍,很长一段时间,他所在的某名校珠海校区都没有评定教授的资格。
“大学异地办学太多还有一个影响,就是会打破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如果过度鼓励异地办学,中西部高校可能会一窝蜂到沿海发达地区设立校区,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李硕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