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今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情况?
“慢就业”并非一些人所理解的“失业”,而是当今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主动选择的“暂时性不就业”。他们原因各异:有的想游览各地,这么多年学业的忙碌,终于可以抓住这个难得的长假放松身心;有的选择支教,去西部艰苦地区学寻找人生价值;有的认为暂时没有适合的工作,继续摸索观望........
"慢就业"折射出青年一代就业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不少“95”后年轻人在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加注重内心体验。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他们在“慢就业”期间遵照内心、自我充电、长长见识、增强本领等,这样的“慢”实则是一种沉淀和积累,对此应当基于理解、尊重。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不影响他人,得到家庭支持,“慢就业”无可厚非。
然而,不论游学、考察还是其他“慢就业”行为,均需高昂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对不少毕业生来说,若不“快就业”以寻得一份工作,那么毕业生就意味着失业。为满足起码的生存生活需求,因此先起跑再找方向,“骑驴找马”式的“快就业”也未尝不可。
不过“慢就业”“快就业”,不原地踏步、得过且过就是“好就业”。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员工,完成角色转换,是每个毕业生绕不开的人生必修课。在社会这所新的大学里,唯有奋斗不负韶华。期待每一个年轻人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坐标,在奋斗拼搏中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