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点支持和鼓励植根中国文化沃土的原始性、独创性的学术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始创新体系。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新的基础条件和整体环境明显改善,优秀人才和成果不断涌现,但 人多而不优、量大而不强 ,开创性、革命性、颠覆性成果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源于本土并引领国际科技发展的原创性学术思想和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基础领域的世界级研究平台相对匮乏,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因此,高校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在我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推进 双一流 建设的进程中,把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重大原创性理论和颠覆性技术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为建设科技强国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基础研究是实现原始创新的重要载体。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体系的源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高校要更加自觉主动地强化 从0到1 的原创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地(平台),提高承担重大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的比重,有重点地部署瞄准世界学术前沿的长线研究项目,并积极参与重大国际科学合作计划。党和政府应鼓励和支持高校自主布局基础研究,遴选一批重大原创性基础前沿科学问题和 卡脖子 关键核心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项目;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通用科研仪器的设计研发,强化科研手段创新,打造一批支撑原始创新的科学工具;促进科教深度融合,引导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努力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设计新方法、发现新现象,全面培育源头创新能力。
人才梯队是推动原始创新的根本保证。对高校而言,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支撑原始创新的核心要素。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构建有利于持续推动原始创新的人才梯次结构。一方面,要加速汇聚一批立足本土又具有国际水准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聚焦关键领域和 卡脖子 的痛点,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实现科技创新的换道超车。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青年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实践证明,青年时期是科学家最具创新力的黄金时段,许多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重大突破与发明,是一流科学家在青年时期做出的。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能否促进青年科学家群体释放创新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科技竞争的胜负和民族发展的未来。高校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潜能,使其成为助推中国科技变革的先锋力量。
高质量发展是激发原始创新的现实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动选择和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要求必须把原始创新成果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要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链完善资金链,集中资源、形成合力,激发各类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彰显科技创新的倍增效应。强化原始创新成果的培育、孵化与转化,引导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力求将关键核心技术应用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为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技支撑。
国际化是促成原始创新的必由之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强弱除了依赖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更取决于其能否融入世界创新体系进而发挥支撑引领作用。要充分把握科学技术的时代脉搏,以全球视野前瞻布局与世界顶级的研究机构、高校、政府、企业合作,从国家层面有选择地推进实体化海外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在不改变海外人才既有科研条件、生活环境前提下,迅速实现国际化人才汇聚并为我所用。强化与国外高科技研发体系的互动,借力国际创新资源,打造国际科技创新研发网络,将国际最新研发成果和技术融入我国原始创新体系,产出越来越多的 中国技术 和 中国智慧 ,助力国家迅速实现从 中国制造 向 中国创造 的转变。
文化氛围是孕育原始创新的深厚土壤。纵览古今中外,科学技术的革新总是与人类思想的解放、文化文明的演进交织在一起。诸多带有原始创新的重大成果都扎根于独特的国情、文化和传统。要重点支持和鼓励植根中国文化沃土的原始性、独创性的学术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始创新体系。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勇于探索、崇尚创造、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把诚信作为底线和基石,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和学风建设,加大对科研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力度。探索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构建起支持创新、保护创新、鼓励创新和有利创新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