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电(记者孙仁斌)一把古琴、一方茶盘、一把紫砂壶,坐在自己的紫砂工作室里,“90后”大学毕业生孙宏凯给记者倒满一杯茶。四壁的博古架上摆满了造型各异的紫砂壶,聚光灯下,发出幽淡的光。琴韵悠悠,这个年轻的创业者讲述起他的创业故事。
孙宏凯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南公营子镇王爷府村人,1993年出生的他从小就被教育努力学习,将来走出乡村。2012年,孙宏凯考上了沈阳建筑大学,家里拮据的经济条件无力负担他的学费。开学前,孙宏凯进城当保安、在烧烤店当服务生。“家里帮不上忙,你得为自己的生活操心。”上大学后,除了学习专业课,孙宏凯也一直在琢磨做点小生意,解决自己的生活费。
大学毕业实习,孙宏凯去北京一家建筑工地做安全员,每天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简易工棚里。休息时,他望着城市里的万家灯火,常想起生养自己的辽西小城喀左,想起自己从小生活的村庄。
“在北京那几个月,我感到留下来很难。我不怕吃苦,但付出同样的努力,在小城市也许收获会更多。”毕业时,孙宏凯和涌向大城市的同学们逆流而行,悄悄回到了家乡喀左。
“一开始不敢告诉父母,大学毕业别人都进城了,我又回来了,怕他们面子上不好看。”孙宏凯借住在县城姐姐家中。拿着大学毕业证和简历,在县城转了将近一个月,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不能在姐姐家吃白食,孙宏凯决定从底层做起,用在大学积攒的一点钱,买了一辆平板三轮车,到县里的水果批发市场上货,沿街叫卖水果。第一天开张并不顺利,200多斤葡萄一天没卖出几斤,到晚上全烂掉了。
“别人都是凌晨2点多去上货,一大早就上街卖了。我是早上七点才去上货,进来的都是别人挑剩下的。顾客不爱买,又容易变质。”孙宏凯反思说,从那时起,他每天凌晨2点起床上货,卖到晚上七八点,水果生意一点点好了起来。寒冬里沿街叫卖,孙宏凯的腿受了寒,如今,一到冬天就会隐隐作痛。
儿子卖水果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父母的耳朵里,孙宏凯和父亲进行了一次长谈:我不想在城市里飘着,那里没有根,我希望在家乡做一番事业。卖水果是积攒社会阅历的过程,不是我最终的归宿。
父母最后同意了他的想法。只是原本打算给他介绍对象的媒人听说大学生成了水果贩,从此再不登门。“大家都觉得大学生回村里,挺没出息的。”孙宏凯说。
卖了近一年水果,一个偶然的机会,孙宏凯接触了紫砂壶制作。喀左本地出产紫砂矿,近几年,县里大力发展紫砂产业。“我的家乡正在建设紫砂壶特色小镇,我想这是一个机会。”他就到朋友的紫砂壶厂帮忙做销售。
刚起步时,紫砂壶销路不好。凭借着一股闯劲,孙宏凯带着自己公司的4大箱产品坐长途客车辗转到沈阳参加茶博会。凭借着多年做小生意积累的销售经验,4箱紫砂壶3天时间销售一空,给了镇上制壶师傅们很大的信心。
2016年4月,孙宏凯成立了自己的隆源紫砂壶工作室,聘请了在宜兴制壶10多年的师傅李忠太做老师,同时招聘20多名本地的制壶师加盟。为鼓励紫砂产业发展,县政府无偿提供了近300平方米的工作室供他使用3年。
借助多年的销售经验和熟悉网络电商,孙宏凯把产品卖到北京和河北、辽宁的多个城市,如今订单不断。
孙宏凯和父亲在镇上又开办了一家包装厂,生产紫砂壶包装盒。这个“90后”创业者经营的两个小企业就带动了30多名村民就业。
38岁的村民王立红经过培训掌握了紫砂壶制作技艺。2017年,她加盟了孙宏凯的工作室,如今,每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我每天照顾两个孩子上下学,剩余时间做壶,时间比较自由,一个月收入这些钱,补贴家用足够了。”
“小伙子有股子韧劲儿,他也确实喜欢这个行当。”66岁的李忠太一边帮忙制壶,一边传授孙宏凯制壶技艺。对这个学生他很满意。
孙宏凯也渐渐爱上了这门老手艺:“在桌前一坐,整个人就安静下来。我想,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我的未来规划就是把紫砂壶的技艺传承好,在我的家乡,一样有属于青年人的无限风光。”
(责任编辑:武淳)
网站编辑:王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