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19日,第42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ACM-ICPC)全球总决赛在北京大学举行。4月19日,经过5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共计4支参赛队荣获金牌,4支队伍荣获银牌,5支队伍获铜牌。其中,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吉如一、2017级本科生洪华敦、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丁力煌组成的北京大学代表队,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罗国杰教练的带领下奋力拼搏,于全场比赛倒计时30秒时绝杀G题,共破解8题,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荣获第42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金牌,追平了北京大学在2014年获得的历史最佳成绩,为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本届赛事为北大120周年校庆的起首之作。
国内高校方面,清华大学排名第7,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8,均获得银牌。俄罗斯高校包揽了大赛前两名。其中,莫斯科大学作为全场唯一破解9题的队伍,获得世界总冠军;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获得第二名。
本届大赛由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承办,共有49935名来自全球六大洲的111个国家和地区、3098所高校的选手报名参赛,共有140支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队伍从各大洲区域赛脱颖而出,晋级全球总决赛。
4月15日晚,各参赛队伍陆续完成了签到注册,并参加了由北京大学组织的欢迎晚宴。4月16日为赞助商活动日,选手们参与了由方正集团、JetBrains等赞助商组织的研讨会与展示会,并于晚上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看了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承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协办,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社承担演出的“承·Musicode”——第42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欢迎音乐会。程序语言和音乐一样是全人类共享的语言,学习编程也和学习音乐一样是每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本次音乐会旨在欢迎来自六大洲51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个团队的参赛选手,在古典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中向全球精英学子展示中国音乐、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4月17日上午,选手们前往居庸关长城参观游览。“不到长城非好汉”,选手们在攀登长城的过程中领略了中华人民的勤劳智慧与中国文化的的独特魅力,也激发了在比赛中奋力拼搏、努力进取的高昂斗志。
4月17日下午,比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组委会执行主席Bill Poucher、执行副主席Jeff Donahoo、古巴驻华大使H.E Miguel Angel Ramírez Ramos,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刘阳,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生玉海等嘉宾出席活动,与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媒体一同见证大赛的开幕。
Bill Poucher首先介绍了比赛的赞助商与合作伙伴,并向晋级总决赛的选手们表达了真挚的祝贺,期待他们在比赛中有优异的表现。Jeff Donahoo引用了孔子“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箴言,赞扬了选手们解决困难的渴望与征服挑战的勇气。林建华在欢迎辞中回顾了北京大学信息学科发展的历程,向所有来宾介绍了北大在有关信息科学技术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方面作出的努力,并祝福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们在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这一高规格高水平的平台上学习成长、交流互鉴。万钢代表中国科协向大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教练和队员表示诚挚欢迎。他结合当今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和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鼓励北大和参赛选手们以此为契机努力求索,为全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大会还介绍了本次比赛主要赞助商、区域赛主席及各参赛队伍代表,并颁布了一系列重要奖项,其中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获得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杰出贡献奖,方正集团作为本届大赛的全球钻石合作伙伴获得全球服务奖,商汤科技、快手科技获得本地黄金合作伙伴奖,北京大学1986级计算机系校友郭锐获首位校友捐赠奖,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李文新获得杰出服务奖。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三场精彩的文艺表演。《中华武术》通过太极、长拳、刀术的表演,展示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傣族传统舞蹈《孔雀舞》动作优美曲雅、轻盈敏捷;中国传统节目《舞狮》在铜锣声中舞出热闹喜庆,表演临近结束,狮子嘴中“吐出”一对写有“PKU 2018”“ACM ICPC”的条幅,将气氛推向高潮。最后,Bill与林建华一同为舞台上的狮子“点睛”,赋予其生命和灵性,表达了对大赛圆满成功、选手场上表现“生龙活虎”的美好祝愿。随后林建华宣布本届大赛正式开幕。
经过4月18日一天的练习赛,参赛队伍们逐渐适应了场馆布置与比赛环境。19日上午9点51分,这场堪称“大学生编程领域的奥林匹克”于邱德拔体育馆正式开始。邱德拔体育馆也曾经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赛场地。时隔十年,邱德拔体育馆再度举办“奥林匹克”,颇有意义。比赛期间,各队伍身着队服,共用一台标准配置的计算机,向总决赛提供的11道题目发起冲刺。参赛队可以自由选择解题顺序并对每个问题进行多次提交,答案正确即获得分数,错误的提交将会在该题被成功解答后以罚时形式体现出来。因此,答对题目越多、所用时间、提交错误答案次数越少,则排名越高。
开场13分钟后,来自俄罗斯的超强队伍、“六冠王”圣光机大学(St. Petersburg ITMO University)成功提交F题,成为了本届ACM-ICPC总决赛第一所解题成功的高校。题目解出后,气球作为比赛的重要“吉祥物”也开始入场。据了解,作为ACM总决赛的一项传统,气球被用作答出题目的奖励:每队在正确完成一题后,组织者将在其位置上升起一只代表该题颜色的气球;每道题目的第一支正确解决队伍还会额外获得一个“first to solve”的心形气球。争分夺秒的竞争压力和对准确性的高要求也考验着选手们的心理素质。参赛选手们全神贯注,认真仔细阅读竞赛题目,时而专注思考,时而相互交流,体育馆内不断传出敲击键盘的声音,一个个代表胜利的彩色气球不断升起在参赛队的赛台上。
选手紧张答题
圣光机大学代表队表现抢眼,曾一度以解决4题占据榜首。各高校也不甘示弱,得分榜排名瞬息万变。下午1时20分,北京大学代表队第二次提交第D题代码,得分榜该题区域变为绿色,这意味着代码正确,解题成功。北京大学代表队也就此成为了第一支成功解决7道题的队伍,暂居榜首。下午1时51分,离比赛结束还有一小时,根据比赛规则,得分榜封榜,只显示提交情况,并不显示正确与否。最终得分在下午4时于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的闭幕式现场揭晓。而北京大学在倒计时30秒时提交了第G题答案,也让观众们充满了紧张与期待。
在选手们专注赛场的同时,总决赛新闻发布会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19日中午,Bill Poucher、Jeff Donahoo、高松、李文新与来自方正集团、JetBrains、TWO Sigma、商汤科技、快手科技、Hulu、塞帕思、明略数据、启元世界、Recruit Holdings、MIXLABS等赞助企业的嘉宾共同参与了新闻发布会,在邱德拔体育馆138新闻发布厅接受了新华社、塔斯社、中国日报等三十余家海内外媒体的采访。记者就北大计算机教育状况、ACM赛事题目、评判标准等问题进行提问,Bill Poucher、Jeff Donahoo、高松、李文新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比赛结束后,大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随即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高松代表北京大学向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参赛队伍表示热烈祝贺,并肯定了ACM-ICPC四十多年来为提升计算机学科青年学生的知识技能、促进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服务社会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在致辞中强调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跨界融合创新成为常态,计算机科学在纵深拓展的同时也与其他学科形成综合交叉融合发展的态势,他鼓励在座选手们锐意创新,献身科学,努力成长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随后,Bill Poucher介绍了往届大赛总冠军情况,并邀请UPE执行董事Orlando Madrigal、总决赛裁判长John Bonomo等人颁发了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最快解题奖。
怀进鹏在闭幕式上致辞
随后,万众瞩目的“揭榜”环节开始。在大家紧张的注视中,奖牌榜开始实时计算“封榜”后各队伍提交的题目分数并同步滚动更新队伍排名。一时间榜上队伍你追我赶,现场不时爆发出惊叹声与鼓掌声,紧张热烈的气氛堪比下午的比赛现场。各大奖项揭晓之后,怀进鹏、高松与Bill Poucher等人一起为获奖队伍颁发了比赛奖牌并合影留念。第42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圆满落幕。
正值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本次总决赛的顺利举办更显意义非凡。在当今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正在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北京大学将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学科结构的调整优化,不断产出推动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思想,努力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作出更大贡献。同时,科技创新的难题也呼唤着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更加广阔的合作平台,此次天下英才相聚未名,也鼓舞着北大学子们发奋图强,踊跃争先,为世界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背景介绍: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由国际计算机界权威组织国际计算机学会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简称ACM)主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之一。赛事由各大洲区域赛(Regional Contests)脱和全球总决赛(World Finals)两个主要阶段组成,每个赛季持续时间约9个月,来自全球6大洲、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余所高校的近五万名大学生参与该项赛事。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被誉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奥林匹克。竞赛提倡创新和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在构建全新的软件程序时尽情发挥创意,帮助学生检验自己在强压力下的工作能力,是世界各地计算机程序设计者大显身手的舞台,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展现教育成果的最佳窗口。不论是区域赛还是总决赛,ACM-ICPC都一直受到国际各知名大学的重视,并受到全世界各著名计算机公司的高度关注。该比赛曾在美国的亚特兰大、加拿大的温哥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等世界多地举办。除了比赛的常规流程外,每年还会根据主办国家的文化,在闭幕式晚宴上进行颇具特色的演出活动。
竞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当时在美国德克萨斯TAMU举办了首届比赛。1977年,在ACM计算机科学会议期间举办了首次总决赛,并演变成为目前的一年一届、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比赛。最初几届比赛的参赛队伍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世界范围内的竞赛。特别是自1997年IBM开始赞助赛事之后,赛事规模增长迅速。在1997年,总共有来自560所大学的840支队伍参加比赛。而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迅速增加到840所大学的4109支队伍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长。
北京大学2000年第一次组队参加上海赛区的亚洲预选赛。第一次参加ACM比赛,北京大学的队伍便获得了亚洲预选赛第4名的好成绩。之后从2002年起,北大开始有组织的参加地区预选赛,并于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获得了全球总决赛第11名、第13名、第14名的优异成绩。2014年,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倪泽堃、杜宇飞、罗翔宇三名学生组成的北京大学ACM-ICPC代表队,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总领队李文新、教练罗国杰的带领和指导下,以亚洲第1名、全球第3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总决赛金牌。这是北大自参与这项竞赛以来,首次获得的全球总决赛金牌(一百多支队伍的前4名获得)。
摄影:李香花 曹倩倩
编辑: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