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艺人管洪刚在为现场师生表演核雕。(张嘉奇摄)
活动现场,青岛京剧院的演员在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学生化妆。(米玥茹摄)
活动现场,学生穿上京剧服亲身体验京剧。(张嘉奇摄)
糖画艺人马芳庆正在表演糖画。(张嘉奇摄)
大众网青岛3月12日讯(记者 潘超 通讯员 张明坤 徐芳燕 赵泽鹏 战鑫杰)思传统文化之美,赴非遗展示之约,3月1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思美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体验互动活动在该校国旗广场举行。
来自青岛京剧院、广播电台和手工协会近30名艺人走进校园,现场展示刺绣、粮食画核雕等15项传统文化技艺,现场学生还将通过猜灯谜、传统文化知识问答等6项互动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该校300余名师生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钩雕刻剪感文化之韵
“哇,原来粮食也能作画!”“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可以做出山水、人物、花鸟等不同的画面。”活动现场,粮食画大师郑发端一边作画一边向周围的学生讲解粮食画,他的身边围了一圈的师生。
“粮食画从身边取材作画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该校化学工程学院的宋加激动地说道,“平时大家总是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粮食画不就是最好地实例吗?”
除了粮食糖浆也是作画的良好素材。艺人马芳庆将熬制好的糖浆舀在勺中,在一块光亮明净的白瓷板上进行勾画,勺中垂悬的琥珀色糖丝,在板上翻转舞动,只需一分钟甚至几十秒,糖浆就变成了灵动的画卷。“糖画既好看又好吃,是在是太棒了,能发明出糖画的中国人太棒了。”来自该校文学院的左旭激动地说道。
“一核雕天下,妙刻日月圆,欲香须碎骨,万木最无言。”管洪刚在现场展现了自己从单个桃核的作品到现在的多核作品。“初中时学《核舟记》还感觉只是文人的想象,今天看到管老师才明白这是中国人的匠心。”该校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张乐说道。
一剪一红梅,红红火火,一剪一碗莲,鼓鼓盈盈,学生们似乎都有一颗“剪纸梦”,剪出的是作品,散发的是学生的创作心,剪刀在红纸上穿来绕去,总能够迎来围观者的一阵阵赞叹,“平时没有机会接触,这次学习之后一定会作为兴趣培养。”该校机电工程学院的郭家正在体验了剪纸后表示到。
唱念做打品非遗之声
“快快,我们去那边体验一下京剧服饰。”活动一开始,写着京剧的展板前就吸引了众多的学生。
原来,青岛京剧院铜锤花脸演员于富军,青岛市戏剧家协会会员徐妍,青岛华韵京剧社团长赵风桂等人带学生体验了京剧化妆、表演等艺术。
现场的学生们有的穿上京剧戏服合照、带上头饰,有的化上京剧表演妆容、拿上各种刀、枪、剑、斧在现场教师的指导下有模有样的舞刀弄枪起来。“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我很喜欢。近距离的接触,更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艺术。”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的李莹莹在徐妍的帮助下穿上了穆桂英戏服。
而一旁的越剧展板前,女小生们表演《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男女合演了《山河恋》,学生们被传统艺术的魅力深深地吸引,把展示台围得水泄不通。“之前只是听说过,现在看到了现场表演觉得很震撼,以后可以作为业余活动来发展。”该校化学工程学院的张蕊在观看越剧表演之后说道。
除了京剧与越剧,由刘秀芳老师带来的吕剧表演,让学生们通过通俗易懂的曲调,感受出民间的朴素风气;由蓝天歌舞团则由国家一级演奏员王秉成带队,表演了二胡齐奏《夸山东》,欢快的曲调、激昂的节奏,振奋人心;起源于山东的山东快书表演更是以快节奏击板叙唱为学生带来非凡的视听盛宴。现场学生纷纷表示这些传统非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们的未来要靠青年一代共同传承。
沐心传统思青春之美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的大学生不仅要有颜值,更重要的是要有内涵之美。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和传统文化体验互动,让学生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年轻的力量。”该校校团委曲晓琳介绍道。
而面对记者的采访,现场学生则直呼过瘾。“第一次穿上了京剧的服饰,感觉京剧在自己的生活里活过来了。”机电工程学院的孙晨穿上戏服过了一把戏剧瘾。“自己体验过了以后才感觉出老一辈人对艺术的追求”该校文学院的高凡同样很激动,“刺绣、蛋雕、核雕……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永远的自豪!”
据悉,“思美节”创始于2000年,每年3月份举行,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门为女大学生开设的节日,旨在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提升女大学生品位和身心健康,提高女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和社会竞争的能力。其中,“思美”一词源自英文“SMILE”,寓意“微笑即美”。目前思美节已成为该校关注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品牌活动和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