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高校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参与清朗网络空间建设
传播网络正能量 争当中国好网民
■ 本报记者 陈蔚林 周元
实习生 曾中笑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利用网络学习、交友、游戏、购物、发表言论,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在潜移默化中受着网络的影响。
省文明委日前印发的《关于在全省广泛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工作方案》,将“网络文明行动”列为其中一项重点内容。近年来,为了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清朗网络空间建设,我省各高校已经在省文明委、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作出了不少尝试——
在制度建设方面,海南大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先后出台了《海南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海南大学净化舆论环境专项整治方案》《海南大学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一方面推动落实网络实名制,一方面对网络信息发布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充分利用各学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对网络不文明行为及不良校园网贷等造成的危害进行广泛宣传教育。
在队伍打造方面,海南师范大学5000余名大学生自发组成网络文明志愿者团队,积极在网络上发声,引导正确舆论潮流。以校团委新媒体中心学生干部为核心的网络舆情观察员队伍,每天观察网络事件并及时将舆情上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对此舆情的反应和态度。该校还制定和完善了《海南师范大学上网用户守则》,明确要求学生实名上网,且一个账号只能在一个终端上网,督促学生养成文明上网习惯。
各高校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网络文明主题活动。比如,海南大学邀请海口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相关负责人到校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主题宣讲会;海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校园网贷专题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全校排查校园不良网贷情况并发放《海南师范大学校园贷风险告知书》1.8万余份。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还成为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省教育厅日前认定的第一批海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由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三亚学院等学校优秀教师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占到很大比重,全省高校学生都可以登录海南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各高校更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进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海南师范大学发挥全省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优势,组织多方力量编写和推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视听读本》,学生只需要拿出手机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十九大精神;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则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组织386名师生党员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网址链接进入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测试题库进行测试,形成了以考促学、真学真用的浓厚氛围。
据了解,省教育厅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广大师生积极践行开展“中国好网民”系列活动,文明上网、阳光跟帖、理性发言,传播正能量,筑牢网络空间行为规范底线。当前,各地各校正在拟定具体实施方案,引导师生积极参与清朗网络空间建设,共同营造出健康的网络文明环境。
(本报海口12月2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