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系列活动,日前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海派面塑、传统戏剧、海派剪纸、中国传统服饰等十个非遗项目,将以展示、讲座、演出、互动等方式在沪上11所高校巡展,让非遗传承迈开青春的脚步。(文汇报12月1日)
据统计,截至目前,上海已建立了73所“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和18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校外实践基地。作为本市“文教结合”的重要项目之一,非遗进高校活动是近年本市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推动非遗保护、宣传和推广的重要举措。,但对于上海这座高校集中的国际化大都市而言,还需要提高非遗进大学的普及面,包括课程设置和活动开展,努力做到全覆盖广普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申城文脉的宝贵财富,现今列入上海市级名录中的非遗项目,累计超过200多种,还在不断增加。上海现有的国家、市、区县三级非遗,平均密度居全国前列,许多项目独树一帜在全国鲜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但上海非遗传承人的老龄化,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牵挂和传承非遗的,不应只是写满沧桑的面孔,校园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非遗项目作为传承上海城市文脉的有效载体,保留乡愁的独特资源,如何使之“活”起来和长久传承,让非遗走进大学,让大学生面对面去感知非遗,接触非遗的“有趣”和“好玩”,进而激发对“非遗”的兴趣和乐趣,无疑是一种有效做法,为“非遗”传承和传播开辟新的路径。
非遗进高校是一件大好事,在肯定这种做法的同时,不能仅局限于现有高校的传习基地和课外实践基地,而应该更加深化与普及,要开设非遗课程,组织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让大学生们更多的参与其中,可选择那些好看、好玩、好参与的非遗项目,送到大学校园,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上海过去的文化传统和非遗作为,努力通过贴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上形象丰富的表演和讲解,去培育非遗的大学生基础人群和文化自觉,让大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成为“非遗”的受众,了解上海“非遗”的文化内涵,能够在校园中面对面地与非遗传承人对话,并得到他们手把手的辅导培训,还可以组建孵化大学生的非遗研习社团,让大学生和非遗传承人结对互动,促使非遗进校园后落地生根,接续传承发展。
在传承中华文化的新时代,上海的教育和文化管理部门,理应在非遗进高校全覆盖进程中,加快速度和力度,开辟在大学传承非遗的新创意,确立申城非遗传承的新起点和新高度,不断开拓上海“非遗”传承保护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