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按1:4000配心理教师、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心理科、2020年所有区市要开通心理援助热线……日前,青岛市卫计委等20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的方案,提出到2020年青岛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课率100%。
高等院校按1:4000配心理辅导教师
据全市第四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2015年全市18岁以上人群各类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6.17%,当前,青岛心理健康服务网络还不健全,心理疾病治疗率低,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短缺,为此,青岛市卫计委、市委宣传部等20个部门制定了《青岛市健康心理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在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方面,提倡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组织社会心理机构向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用人单位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特别是对处于特定时期、特定岗位、经历特殊突发事件的员工,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援助。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要求高等院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并实现双向转诊。2020年,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课率100%。
对于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要通过培训专兼职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引入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为空巢、丧偶、失能、失智、留守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
2020年,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心理科
鼓励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创办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各级政府要支持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通过购买社会心理机构的服务等形式,向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用人单位、基层组织及社区市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逐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并为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服务。
此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重视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医疗机构引进临床与咨询心理、应用心理、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加强精神科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医务社会工作者等综合服务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医患沟通、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等方面优势,强化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重点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抑郁、焦虑、老年痴呆、孤独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处置能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普遍设置精神(心理)科,重点临床科室应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2020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精神(心理)科的比例达到100%。
2020年,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
《方案》提出,到2020年,青岛各领域各行业将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基本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2020年,青岛所有区市要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建立心理援助网络。
《方案》提出,到2020年,80%的居民家庭拥有1份以上心理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60%,城乡社区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的比例达85%,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精神(心理)科的比例达100%,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心理咨询室的比例达80%,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培训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