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瑞哲 彭德倩
在世界各大大学排行榜上,中国高校综合排名逐年攀高。然而,前日在伦敦披露的第三届“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大陆最强五校的排名为何后退?尽管这些名校仍名列全球五十强,但清华大学从去年的全球第3下降到第10,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则分别从第11、第14名下降到第23和第27名。浙江大学从第36名下降到38名,上海交通大学从33名下降到第46名。
“校友成就”中西有别
与前两年相比,今年排名中的“校友成就”指标占比从20%上升到了25%,“校园雇主招聘活动”指标占比则从15%下调到10%,其余3项指标“大学的全球雇主声誉”(30%)、“企业合作”(25%)、“毕业生就业率”(10%)则保持不变。
可见,中国大陆高校的强项指标被弱化了,失分指标却被强化。如全球排名前15位的大学中,仅有清华大学和位列第7的墨尔本大学在“校友成就”指标上得分低于90分,其中墨尔本大学为89.4分,清华大学仅为78.6分。反观全球总排名前三甲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哈佛大学,在该项的得分均为满分100分。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大学的“校园雇主招聘活动”指标得分则明显优于国外大学,在该项排名前十的学校中占据七席。
对“校友成就”的理解,高校就业相关部门人士并不与之相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经晓峰认为,类似英美排行榜中的“校友成就”,主要依据西方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就业观念。比如排名方QS全球教育集团称,QS对超过100个杰出人士排行榜中的上榜人士母校进行分析,这些排行榜涉及各行各业,共涵盖超过3万名有创造力的、富有的企业人士或慈善人士,来分析哪些大学的毕业生在“改变世界”。但在中国,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基本需求,“不能简单地把 ‘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就业比例’作为重要的就业指针”。因此,在经晓峰看来,“校友成就”中西有别,需要参照自己的就业指标体系,并分层分类设立指标。
须更关注学生培养全程
中国高校综合排名上升与就业排名下降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高校必须更加关注学生培养的全程,从招生到就业,面向学生终身的职业发展。
从QS这种全球化的大学排名看,他们高度强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同样也带来高等教育人才输出的国际化。国内高校人才中拥有国际视野、符合通行要求的国际化人才比例并不高。即使从出国留学人员看,其在海外高校读取学位后,真正实现国际化就业的人员也不在多数,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降。
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李粤江坦言,相较于因指标权重改变而上升下降的位次,排名中一些指标的绝对数值,以及在此基础上与其他高校相较的相对位置,也许更值得关注。QS 排名中有一项“合作论文”指标,主要指学生跨校合作研究的数据,从中,学校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科研水平的情况,对其国际化网络的拓展,也能有一定指导意义。
“排名、指标可以成为参考之一,但不能对此趋之若鹜,甚至改变遵循教育规律办学的初衷。”本市一所985高校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一观点并非杞人忧天——在权威排行榜直接影响到政府资源配置、高校生源、社会捐赠的前提下,一些高校也出现了“动作变形”,不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一味迎合榜单标准等。
当前,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校综合排名不少,如近年异军突起的QS榜、历史更久的《泰晤士报》 排名、《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 排名。“不同的榜单,如同多个角度的‘镜子’,挖掘并综合分析数据背后的数据,可作为了解学生成长全过程的信息来源之一。”李粤江说,在学生质量及竞争力领域的排行榜,都会是大学比对教育质量的外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