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3日晚,旅法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小提琴表演硕士李兆麟携手同样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的钢琴演奏家张琳娜,他们做客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星期二艺术沙龙”,以一场法国作品专场音乐会将观众带至遥远的浪漫之都巴黎。
两位艺术家在演出前畅谈了他们在法国学艺的感悟并对当晚的曲目做了深度的解读。
●如法语般温软的音乐
当晚的选曲别出心裁。上半场以德彪西的两首小品《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和《月光》拉开帷幕,紧接着是一部“大作”——法比学派作曲家弗朗克的代表作《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钢琴与小提琴此起彼伏、你来我往,如恋人絮语般心领神会、相互应答地展开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当晚的节目单中最对张琳娜胃口的还属梅西安的《圣婴二十默想之天使的默想》。她解读道,这是作曲家艺术生涯第二阶段的作品,当年发生了诺曼底登陆、法国国内武装起义,琴声中隐藏着隆隆的炮声。它现代派的音乐风格让初次聆听者颇感错愕,但仍引发我们对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哲思产生共鸣。
下半场同样延续了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虚无缥缈,有拉威尔《小提琴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蓝调》和武满彻的《妖精的距离》。作曲家之间存在的师承关系使音乐听来意味深长。李兆麟说,法国音乐无法以“浪漫”二字一言概之,本次音乐会的曲目只是多为他们比较偏爱的浪漫主义后期至现代主义时期的法国音乐作品,而这一期间的法国音乐在西方音乐史中恰是风格鲜明的一页。虽然他的本行是小提琴,但他坦言,最适合表现法国音乐的还是钢琴,因为法国音乐多以和声织体铺垫而成。
两位艺术家称,之所以选择在中山演绎这场法国音乐专场音乐会,一来是两人皆有在法国留学学习音乐的经历,恰好这次受到“艺术沙龙”的邀请。而第二次来中山的张琳娜则表示中山舒缓休闲的城市气氛与巴黎也有几分相似。
●法国音乐教育值得借鉴
这两位同是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的校友如今都回到他们在中国的母校——星海音乐学院任教。比较中法两国的音乐教育,已经回国六年的张琳娜尤为感触。比如,法国是视唱练耳的起源地之一。法国幼儿音乐教育也十分注重视唱启蒙,“法国孩子对和声色彩、大小调变化的认识比我们这里的很多大人还深刻。”此外,法国音乐教育也很注重室内乐合奏,学生通过参加大量室内乐演出获得舞台经验。张琳娜认为“这方面也是中国音乐教育比较欠缺,有的孩子可能独奏能力很强,但在合奏时完全没有办法听到彼此和合奏的效果。”
张琳娜认为,法国音乐教育最值得我们借鉴的理念在于从音乐出发。她从小学习钢琴弹奏,16岁便考入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算是出类拔萃,但也不时会遇见技巧性难题,需要加强练习,但自法国老师教导她演奏需从音乐和歌唱出发后,她感觉许多技巧问题都得以迎刃而解。“问题不在于你练习多少,而是是否从音乐出发。”
如今在中国任教,张琳娜也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多从音乐出发去演奏。她认为,琴童欲想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天赋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要看勤奋。在练习技巧的同时,学习音乐还需去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人生经历。除了音乐,还应多参观博物馆、艺术展,从各个方面提升审美素质,这也是他们在法国留学的最大收获。
图由市文化艺术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