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具有中国特色表达的“中式英语”(Chinglish)一直备受诟病和嘲笑,“long time no see”(中文直译为好久不见)、“be careful to hit your head”(中文直译为小心碰头)等说法不但闹了很多笑话,更让一些外籍人士一头雾水。
还有“四喜丸子”被翻译成“Four glad meat balls”(四个高兴的肉团),连中国的厨师都哭笑不得。
为了规范英文译写,6月20日下午,国家标准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为公共服务领域的英文译写给出了国家版本的“标准答案”。
我们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此次发布的系列国家标准规定了交通、旅游、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医疗卫生、邮政、电信、餐饮、住宿、商业、金融共13个服务领域的英文译写原则、方法和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要遵循合法性、规范性、服务性、文明性四大原则。
为了防止出现“中式英语”,标准提出一般不按原文字面直译。
同时也提出在公共服务领域应该针对实际需要使用英文,不应过度使用英文。
另外,标准还提出要保证译写应用语文明,不得使用带有歧视色彩或损害公共利益的译法。
据悉,由于很多公示语的英文译法不止一种,此次标准给出的推荐译文一般是最常见、最通用的,经过全国数十位中英文专家、行业专家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专家共同讨论、反复斟酌确定。
场所机构名称确定译写规范,专名用拼音,通名用英文。
场所和机构名称是最容易产生翻译分歧的领域之一,什么情况下用汉语拼音,什么情况下使用英文,很多地方存在标准不一的情况。
此次发布的标准明确指出,场所和机构名称一般可以区分出专名和通名,专名要用汉语拼音拼写,通名要用英文翻译,比如“华联超市Hualian Supermarket”,“华联”是专名、用汉语拼音拼写,“超市”是通名、用英文翻译。
但是,也有几种情况例外,包括对于专名本身来源于英文的,比如希尔顿酒店(Hilton Hotel)可以使用英文;另外,对于英文译名约定俗成的,比如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也可以沿用习惯译法。
我们注意到,此次发布的标准规定十分详细,甚至对于字母的大小写、标点符号的使用、空格问题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例如,标准提出,一般句尾不使用标点符号,分句或平行短语之间使用逗号,但结构完整的长句结尾处可用句号。
“要通过制定实施语言文字标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形象。”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标准化工作,推动语言文字更加规范,助力文化交流更加便捷。
我们从发布会上获悉,系列标准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