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包含高校简介、专业介绍、招生计划、招生人数、报考条件、学费标准、宿舍条件、奖助学金等相关信息,考生报考前一定想知道清楚。一般来讲,计划招生人数是不变的,但可以因为生源质量很高而追加招生指标,一般不削减指标。考生在确定所报考的院校时和填报专业志愿时,要仔细阅读2024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简章。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夏季高考招生简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学校夏季高考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有关规定,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学校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部门、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三条学校名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条学校国标代码:14066
第五条学校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东区博爱七路25号;邮政编码:528400
第六条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第七条办学性质: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第八条办学类型:全日制
第九条学校主管单位:中山市人民政府
学校业务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第十条毕(结)业颁证:按国家招生管理规定录取并取得本校正式学籍的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达到毕(结)业要求者,颁发相应普通高等学校毕(结)业证书。颁发证书学校名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毕(结)业证书。退学者,视具体情况发放肄业证书或写实性学习证明。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十一条学校设立由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组成的招生工作委员会,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和广东省招生委员会有关普通高校招生政策,负责制定学校招生简章、招生计划、招生办法并组织实施,建立监督协调机制,处理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第十二条学校教务部为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招生日常事务工作。
第十三条学校设立由学校领导和纪检部门组成的招生工作监察小组,对招生工作全过程实施监督。在录取期间成立信访组,安排专人负责考生和社会的信访、申诉、投诉处理工作。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十四条学校录取批次为专科批次(高职专科批)。
第十五条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及有关要求均以生源省(区、市)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第十六条学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并开办“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实验班”。试点专业实验班通过广东省夏季普通高考招收学生,与学校其他专业同批次录取,单独院校专业组招生,单独编班。试点专业实验班学生按五年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三年高职学段学习,各项考核合格,并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获得学校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书。通过转段选拔考核合格的实验班学生进入对接本科院校试点专业学习两年,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可获得对接本科院校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非试点专业实验班学生,不得转入试点专业实验班学习。对接本科院校与专业见下表:
序号 | 试点高职专业名称 | 招生 计划数 | 本科高校名称 | 对应本科试点专业名称 |
1 | 分析检验技术 | 30 | 肇庆学院 | 精细化工 |
2 | 电梯工程技术 | 50 | 岭南师范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3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40 | 岭南师范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4 | 产品艺术设计 | 35 | 广州南方学院 | 公共艺术 |
5 | 家具艺术设计 | 35 | 广州南方学院 | 公共艺术 |
6 | 动漫制作技术 | 50 | 广州南方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 |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七条学校遵循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严格遵守教育部、省(区、市)招生办公室的有关招生录取政策和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考生高考成绩为基本依据,综合衡量德智体美劳,择优录取。
第十八条在省(区、市)招生委员会按照普通类(历史类、物理类、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美术与设计类)分别划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分类录取。
第十九条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等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成绩要求:
在广东省报考专科层次院校及专业,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对应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须合格。具体要求以广东省当年招生录取工作文件为准。
其它省(区、市),根据生源省份相关招生政策执行。
第二十条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区、市),学校可根据各省级招生办公室公布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及生源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调档比例。
第二十一条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最低分数线,符合学校提档要求的情况下,依据考生成绩、专业志愿,以及学校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第二十二条普通类(历史类、物理类、文科类、理科类)专业分档时,根据各省(区、市)投档规则出档后,实行“专业志愿优先”原则,根据考生填报专业志愿顺序,按考生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排序录取。考生投档总分排位相同时,优先录取已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考生。在无排位或排位分的省(区、市),投档总分相同时,按照普通高考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历史类、文科类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类、理科类为数学、语文、外语。
第二十三条美术与设计类统考专业分档时,根据各省(区、市)投档规则出档后,在考生符合专业要求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志愿优先”原则。
采用以“高考文化总分和术科统考分数”合成的综合分作为投档总分出档的省(区、市),根据考生所填报专业志愿顺序,按考生投档总分排位情况从高到低录取。考生投档总分相同时,按照考生排位择优录取。当考生排位相同时,优先录取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考生。
未按综合分出档的省(区、市),根据生源省份相关招生工作规定出档后,学校将根据考生所填报专业志愿顺序,按考生高考文化总分从高到低录取。当高考文化总分相同时,按术科统考分择优录取。
第二十四条考生所填报的所有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时,若服从专业调剂,按考生投档总分从高到低调剂到同一院校专业组内计划有空额且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业录取;考生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第二十五条学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需慎重报考。
第二十六条有关加分或照顾录取政策,按各省(区、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录取体检标准
第二十七条学校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对残障的考生,若其生活能够自理、符合所报专业要求,且达到有关录取标准,则予正常录取。
学校招生专业对考生身体素质的具体要求详见各省(区、市)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第二十八条新生入学后,学校以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依据,对新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对经复查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予以转专业或取消学籍。
第七章 新生注册和复查
第二十九条经学校夏季高考招生录取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缴交学费注册手续,逾期未注册者,作自行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第三十条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将对学生进行政治、文化、健康等方面的复查。对在报名和考试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纪违规行为者,将按规定取消学籍。
新生入学时须核验学校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证明,复查相关工作按广东省招生办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第八章 收费标准
第三十一条学校收费标准按《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通知》(粤发改价格〔2016〕367号)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 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的通知》(粤发改规〔2021〕10号)公布的标准执行。
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收费标准按《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收费管理的办法》(粤发改规〔2018〕7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执行。
学费标准:普通类专业学费5250-6410元/生·学年;艺术类专业学费8000-10000元/生·学年;中外合作专业学费18000-19000元/生·学年(国外学习期间学费以国外合作学校规定标准收取);
住宿费:1000-1600元/生·学年。
第九章 资助学生政策
第三十二条国家助学贷款、国家三金等资助项目按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等相关规定执行,学校另设有学校奖学金、优秀毕业生、校园之星等多种奖学项目,设有特困生学费减免、校内勤工助学等各种助学项目。
第十章 招生工作的咨询、监督与申诉
第三十三条招生咨询及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760-88269288
传 真:0760-88268370
电子邮箱:zs@zspt.edu.cn
学校网址:https://www.zspt.edu.cn/
招生网址:https://www.zspt.edu.cn/zs/
第三十四条招生工作的监督与申诉
接受纪律监督与申诉的联系部门:纪检室
联系人: 袁艳
监督电话:0760-88720519
电子邮箱:jjs@zspt.edu.cn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章程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审查通过,适用于学校2024年夏季普通高考专科招生工作,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六条本章程由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部解释。本章程若与国家和各省(区、市)的规定不一致,则以国家和各省(区、市)的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