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排名供考生参考,提高考生对各地高校强度的认知,有助于2020年高考志愿申报时的选择,信息仅供参考。
1、蚌埠学院历年全国排名【校友会版】
在校友会版本排名中,蚌埠学院2020年全国排名第600名,2019年排名第680名,排名上升了80位。
年度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省内排名 |
2020 | 蚌埠学院 | 600 | 25 |
2019 | 蚌埠学院 | 680 | 29 |
2018 | 蚌埠学院 | 659 | 28 |
2017 | 蚌埠学院 | 657 | 29 |
2016 | 蚌埠学院 | 681 | 29 |
2015 | 蚌埠学院 | 690 | 29 |
2014 | 蚌埠学院 | 617 | 23 |
2013 | 蚌埠学院 | 654 | 26 |
2、蚌埠学院历年全国排名【最好大学版】
在最好大学版本排名中,蚌埠学院2018年全国排名第590名。
年份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2019 | 蚌埠学院 | 暂无 | 蚌埠学院 | 安徽 |
2018 | 蚌埠学院 | 590 | 蚌埠学院 | 安徽 |
2017 | 蚌埠学院 | 暂无 | 蚌埠学院 | 安徽 |
3、蚌埠学院在安徽省内排名【校友会版】
在安徽省内大学排名中,蚌埠学院2020年排名第25名,排在蚌埠学院前后的分别是池州学院和亳州学院。
校友会2020安徽省大学排名 | ||||
名次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2 | 合肥工业大学 | 48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3 | 安徽大学 | 117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 | 安徽师范大学 | 135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5 | 安徽农业大学 | 183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6 | 安徽工业大学 | 238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7 | 安徽建筑大学 | 244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8 | 安徽理工大学 | 257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9 | 安徽财经大学 | 275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0 | 合肥学院 | 344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1 | 淮北师范大学 | 351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2 | 安徽工程大学 | 396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3 | 滁州学院 | 423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4 | 皖西学院 | 438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5 | 安庆师范大学 | 441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16 | 合肥师范学院 | 474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7 | 阜阳师范大学 | 483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8 | 黄山学院 | 489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19 | 安徽科技学院 | 503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0 | 巢湖学院 | 51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1 | 淮南师范学院 | 548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1 | 铜陵学院 | 548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3 | 宿州学院 | 556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4 | 池州学院 | 58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5 | 蚌埠学院 | 60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6 | 亳州学院 | 632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安徽医科大学 | 240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390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
蚌埠医学院 | 44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皖南医学院 | 49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
安徽艺术学院 | 600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蚌埠学院简介
蚌埠学院(Bengbu University)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于2004年在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蚌埠职工大学合并筹建更名升本为蚌埠学院。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截至2019年10月,该校学校占地面积1128亩,校园建筑面积37万m2,申报待建3.10万m2,固定资产总值6.5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2亿元,纸质图书136.77万册、电子图书75.21万册。学校现有5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七个学科门类,设有14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全日制在校学生14627人。学校现有教职工883人,其中专任教师66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2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教坛新秀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