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全国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民族高等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前身是1941年9月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 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全国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民族高等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前身是1941年9月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 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现任校长为陈理教授。 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建校初至1966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4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3次接见师生代表。1993年学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时,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2001年6月,学校50 周年校庆之际,国务院总理朱?F基同志到校视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同年,胡锦涛、李岚清等国家领导人亲自审批了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上报的《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央民族大学的请示》。2002年6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学校197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大学,1999年成为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民族成分众多的师资队伍。建校之初,一批学界名流,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翁独健、吴泽霖、冯家?N、杨成志、林耀华、傅乐焕、于道泉、闻宥、马学良、王锺翰等到校任教。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为2014人,其中专任教师104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1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9.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71人,硕士学位3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5%。他们当中有王锺翰、戴庆厦、王尧、耿世民、张公瑾、牟钟鉴、胡振华、施正一、刘秉江、马跃、李魁正、杨圣敏、金炳镐、薛达元等著名学者,还有不断涌现的诸多中青年新秀,已渐成学界翘楚。学校目前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全国地方志领导小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上海合作组织中方教育咨询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学科规划和评审机构成员18人,双聘院士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3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6人,学校特聘教授1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带头人近百人。他们具有良好的治学精神和学术风范,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上成就卓著。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围绕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需要,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已发展成为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民族类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学校现有23个学院,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55个本科专业、2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6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学校的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具有雄厚的实力和特色优势,不仅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民族史、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生态学等学科也得到快速发展并具有广阔的前景。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305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225人,少数民族预科生516人,本科生(含预科生)来自55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占57.83%。建校5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各民族毕业生,他们大多数已成为民族地区各条战线的骨干。其中有知名专家学者近千名,少数民族省部级领导干部近百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近千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万余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校现占地面积为37.8万平方米,另规划新校区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58.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余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9.8亿元。拥有各类图书224万余册(含电子图书52万余册),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图书文献资料藏量居国内高校前列。学校出版社是全国民族学科教材和著作的出版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和《民族教育研究》是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全国核心期刊。民族博物馆藏有3万余件珍贵的民族文物,已经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教学实践基地。学校有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满足了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的需要,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两大主题,强化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实施质量立校、学术兴校和人才强校三大战略,全力推进学校的发展建设,为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
中央民族大学奖学金:
奖学金设置 序号 奖励、捐助单位 所设立助学金、奖学金名称 金额 名额 1 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宝钢奖学金 5000元/人/年 9 2 日本UFJ国际财团基金理事会 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奖学金 2000元/人/年 40 3 阿不都热西提 阿不都热西提奖学金 500元/人/年 20 4 新疆教育厅 助学金 45.7万元 新疆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 5 中央民族大学 专业一等奖学金 1200元/人/年 约占非新生总数的5% 专业二等奖学金 800元/人/年 约占非新生总数的15% 优秀学生干部 300元/人/年 约占非新生总数的3% 单项奖 100元/人/年 不限 6 中央民族大学 毕业生专业一等奖学金 1200元/人/年 约占毕业生总数的5% 毕业生专业二等奖学金 800元/人/年 约占毕业生总数的15% 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 300元/人/年 约占毕业生总数的3% 毕业生单项奖 100元/人/年 不限 7 中央民族大学 优秀班集体 30元×班级人数 约占班级总数的5% 8 教育部、财政部 国家奖学金 8000元/人/年 2008年评定157名 9 教育部、财政部 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元/人/年 2008年评定354名 10 教育部、财政部 国家助学金 3000~1500元/人/年 2007年评定2808名 11 北京市 优秀毕业生 500元/人 约占毕业生总数的5% 12 北京市 三好学生 500元/人 16 13 北京市 优秀学生干部 500元/人 6 14 香港信善紫阙玄观 信善奖、助学金 2000元/人/年 200 15 香港郑格如基金会 郑格如助学金 2000元/人/年 130 16 中国北美永新能源有限公司 永新助学金 2000元/人/年 75 17 中国扶贫基金会 新长城助学金 1840元/人/年 143 18 宋庆龄基金会 宋庆龄贫困大学生助学金 3000元/人/年 20 19 宋庆龄基金会 民族英才金正培养基金 3000元/人/年 14 20 毅宁奖助学金 不定 30(仅限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评定) 21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央民族大学项目 3000元/人 100 22 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义卖中心 欧莱雅西部助学金 3000元/人 40 23 中央文明办、各省文明办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 各省文明办为受助学生提供生活费,学校根据相关政策为其减免学费 79 困难生资助办法自建校以来,我校从未发生过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事情。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我校的资助办法和措施主要有: 1.设立数十项奖助学金,其中最高额度为8000元; 2.多方面多渠道设立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实现贫困生的自身劳动价值; 3.设立专项助学基金用于“奖、贷、助、减、补”; 4.可以申请在校期间政府全额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如学生毕业后到符合教育部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条件的中西部边远地区工作,可申请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资助。
中央民族大学就业情况:
建校5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各民族毕业生,他们大多数已成为民族地区各条战线的骨干。其中有知名专家学者近千名,少数民族省部级领导干部近百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近千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万余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